规模化羊场的常见疫病及其防治对策研究
2020-12-29康敏娟
康敏娟
(河北省保定市唐县动物防疫监督站军城分站,河北保定 072350)
0 引言
随着畜牧业的不断发展壮大,羊的养殖规模逐渐扩大,商品化程度不断提升。当前,养羊业已经成为畜牧业中的重要内容,是促进收入增长的主要渠道之一。在规模化羊场运营中,一旦饲养不当或防控技术滞后便会引发疫病,为养殖场带来巨大经济损失,因此加强日常防治工作意义重大。
1 羊场常见疫病类型
1.1 羊痢疾
该病为急性传染病,在羊养殖中较为常见,多发于出生后1~3d的羔羊群体。一旦某地发生该病,未来几年内当地3周龄内的羊感染该病的概率便会提升,以亚急性与慢性为主。羊在感染该病后会出现食欲不振、腹泻、日益消瘦等症状,如若未能及时治疗致死率便会提高。
1.2 消化道线虫病
该病症主要由寄生在羊胃肠中线虫引发,在羊患病后大多为混合感染,引发该病症的线虫类型较多,病羊的主要表现为胃肠炎、体型消瘦、下痢、贫血等等,重度感染者甚至会死亡。对于不同类型线虫感染的危害程度不尽相同,所呈现的症状也有所区别,属于主要的寄生虫病之一,待发病后将会给饲养者带来极大经济损失。
1.3 瘤胃积食
该病症主要因瘤胃急速扩张,内部填充过多食物导致溶剂增加,食物停滞在胃中导致消化不良。在患有该疾病后,病羊的嗳气减少或停滞,瘤胃疼痛且坚硬,蠕动减少甚至停止。此外,如若羊食用过多的谷物导致消化不良,碳水化合物在胃中分泌大量乳酸,容易引起酸中毒。
1.4 羊肠毒血症
该病症属于急性传染病,因魏氏梭菌的不同血清菌株感染而成,死亡率相对较高。在羊养殖中,如若羊的消化道感染、饮食被污染等均易引发该病,且不分年龄段,2周龄内的羊群属于高发群体,且致死率较高。
2 羊场常见疫病的防治措施
2.1 科学选择建设地点
首先,羊场建设位置的选择十分重要,应综合考虑外界环境对羊场的影响,确保羊群能够健康成长。对此,应尽量选择与居民区和交通要道相距超过1000m之处,保障羊场交通便利、光照充足、通风顺畅,且与其他饲养场保持一定距离。其次,羊场内部设计,应对场内外进行隔离,在场内划分生活区、生产区与脏污处理区,确保污水道与饮水道相互独立不受干扰。在生产区中,设置母羊舍、羔羊舍、育肥舍与活动场所等等,均要做好相应的通风与保暖措施。此外,羊舍与地面之间预留20cm的距离,确保每只羊的活动范围超过1m2。
2.2 定期开展消毒工作
羊场应定期开展消毒工作,将病原体控制在20%以内;利用清水清理羊舍可使病原体降低50%;利用消毒类药物喷洒羊舍,可消除90%以上的病原体。采用无害化方式对尸体与粪便进行处理。在羊疫病期间,应适当增加消毒次数,可利用浓度为0.5~1.0%的菌毒敌、浓度为10%的漂白粉以及浓度为4%的福尔马林等进行消毒,对疫病进行有效的预防。在寄生虫发病期,还应有针对性的开展驱虫工作,尤其是在春秋季节,应及时处理粪便、杀死虫卵。在使用驱虫药剂时要注意用量,以免对羊只造成伤害。
(1)肠毒血症。通常为病羊服用20g磺胺胍,每日一次。待病程结束后,立即接种疫苗。以皮下或者肌肉注射的方式,注射羊厌气菌病三联苗,剂量为5mL。
(2)羊痢疾。通常采用复方碳酸氢钠、磺胺脒等,以肌肉注射的方式注入160万IU青霉素。注射生物血清羊疫血抗,对羊舍进行清理和消毒,注重病羊的营养补充。
(3)羊快疫。每年春秋两个季节接种疫苗,每次1mL。初次可注射80~160IU的青霉素,以肌肉注射的方式,每天注射三次,连续注射3~4d;也可服用磺胺嘧啶,剂量为0.1~0.2g,每天服用两次;也可以采取头孢、羊速清与干扰素相结合,连续服用2~3d即可见效。
2.3 做好疫苗接种与饲养工作
为了提高羊群整体免疫力,防止疫病的产生。在实际工作中,羊场应制定健全的疫病防疫制度,采取预防为主、治疗为辅的原则,根据当地常见的羊病类型与多发季节制定相应的疫苗接种制度,并严格按照规定进行疫苗接种,确保疫苗接种及时。在羊养殖中,还应注重日常饲养管理,羊的精神、呼吸、食欲与运动状态等方面进行观察,一旦发现异常情况便要及时检查。当确定患病时,应采取合理措施解决。如若羊群中某只出现感染性疾病,则应立即将其隔离,切断病源,做好防控与消毒工作,避免疫情范围扩大。同时,还应为病羊合理搭配饲料,提高其免疫力。在羊繁殖中,应选择健康种羊孕育后代,并搭配多样化饲养方案,为母羊繁殖提供充足的营养。
3 结论
综上所述,在规模化羊场经营中,很容易因个别羊只患病感染其他羊,由此产生严重的经济损失。为了提高疫病防治效果,饲养者应提早做好预防措施,通过科学选择建设地点、定期开展消毒工作、做好疫苗接种与饲养工作等方式,使病羊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提高自身的抵抗力与免疫力,将羊群患病率降到最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