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春季肉鸡常见流行病的综合防控
2020-12-29于翔
于 翔
(义县畜牧兽医发展服务中心,辽宁 义县 121100)
冬春季是家禽养殖中流行病易集中高发的时期,在肉鸡养殖过程中,关注冬春季肉鸡常见的流性疫病发生情况及传播条件,及时采取有效的综合措施,对于提高流行病防控的效果是具有重要意义的。为保证肉鸡养殖的安全性,减少流行病所带来的经济损失及食品安全问题,本文对冬春季肉鸡主要流行病类型及综合防控措施展开探讨。
1 肉鸡冬春季主要流行病类型
肉鸡养殖过程中,会受到多种流行病的影响,其中很多在冬春季节容易高发,因而冬春季节也是肉鸡养殖疾病防控的重要时期。肉鸡冬春季节较常见的流行病主要包括低致病性禽流感、新城疫、慢性呼吸道疾病、传染性支气管炎等。这些疾病在具体发病症状及流行特征上各有差异。
1.1 低致病性禽流感
全年可流行,集中发病期在深秋至次年初春期间,主要感染群体为三周以上肉鸡,但各年龄段肉鸡均有发病可能。患病鸡在临床表现上以轻度的呼吸异常为主,同时可见白色稀便排出,肾脏、气囊可出现病变症状。低致病性禽流感本身致死率不高,但在并发或继发其他流行疾病情况下,可能导致致死率上升。
1.2 新城疫
全年可流行,冬春季气候变化易导致发病率升高,整体感染率较高,2~5周龄肉鸡发病率最为易感,在各地肉鸡养殖中,新城疫都是冬春季主要防控的疫情之一。患病鸡的临床症状主要为精神不振、闭眼、颜面发紫、厌食、稀便、口腔出现黏稠分泌物,急性发病个体可能突然死亡,部分个体会出现瘫痪症状,致死率较高,并可与其他流行病并发,增加肉鸡死亡率。
1.3 慢性呼吸道疾病
全年可流行,冬春季易集中发病,寒冷气候可增加发病率,病程整体较长,常规药物治疗不易见效。患病鸡临床症状上主要为呼吸困难、气喘、呼噜、眼睑肿胀、流泪等。同时呼吸道出现黏稠分泌物,易导致栓塞。
1.4 传染性支气管炎
冬春季集中高发,其他季节也可发病,容易出现流行,30日龄以下鸡群发病率更高。发病特征复杂,存在多种不同病型,治疗防控具有一定复杂性。患病鸡临床症状根据病型差异有所不同,普遍症状为呼吸异常、咳喘、口腔有黏性分泌物等。同时出现其他组织器官损伤,多数损伤为可逆性。
2 肉鸡冬春季流行病的综合防控策略
2.1 改善养殖环境,减少舍内传染
肉鸡冬春季流行病的传播大多与养殖环境条件有关,如养殖密度过大、养殖环境卫生条件较差、空气流通性不足等。因此,在实际养殖过程中,还需对养殖环境加以改善,合理安排养殖密度,保证鸡群规模,保证个体活动空间。同时加强鸡舍通风光照,确保空气流通性良好,降低空气飞沫、尘埃传播病毒的几率。及时做好鸡舍清洁和消毒工作,清除鸡舍内粪尿、垃圾,防止病毒通过这些中间渠道,传染健康鸡群,并加强环境灭菌消毒工作,以实现有效防控。
2.2 严格落实检疫,提高防控效力
严格的检疫也是防控冬春季肉鸡流行病的关键要点,在肉鸡养殖过程中,应严格按照相关检疫规定,全面落实检疫工作,在疫病高发期,通过检疫及时排查疫情,并做好早期预防措施,降低疫情爆发几率,提高可控性。同时,肉鸡引进过程中,在产地和接收地均要严格执行检疫程序,避免患病或带毒肉鸡、鸡蛋、雏鸡通过跨区域引入造成大面积流行蔓延。
2.3 注重科学饲喂,强化鸡群抗病力
鸡群自身抗病能力对流行病防控效果也有着很大影响。在肉鸡养殖过程中,养殖户应注意饲喂的科学性,提供优质饲料,并进行科学配比,保证饲料营养的均衡性,并确保能够满足肉鸡健康发育的需求。在此基础上适当利用药物、疫苗混合饲料、饮水进行饲喂,通过饲喂强化肉鸡免疫能力,增强鸡群整体抗病能力,防控流行性疾病的发生。
2.4 做好应急处置,防控损失扩大
冬春季肉鸡流行病疫情出现后,养殖场应及时做好应急处置工作,第一时间上报地方动物防疫部门,同时对病鸡进行隔离,清理相应鸡舍,将健康鸡群转移至洁净安全场地,并对病鸡出现场地进行整体连续的消毒灭菌工作。同时,根据具体流行病特征,对患病或疑似患病肉鸡进行淘汰扑杀,并实施无害化处理。此外,还要在地方动物防疫部门指导下,开展应急免疫接种,对健康鸡群及未出现症状鸡群进行相应疫苗的免疫接种,降低死亡率,有效控制损失。
2.5 合理选用药物,控制疫病发展
针对患病鸡应及时采取药物治疗,如低致病性禽流感的治疗可采用禽速建、氨基比林注射液、维生素等药物混合肌注进行治疗。新城疫可采取抗病毒重要体育高效敏感抗生素搭配饲喂进行治疗。慢性呼吸道疾病,可食用泰乐菌素和金霉素等药物进行有效治疗。鸡传染性支气管炎可通过饲喂氨茶碱片或肌注青霉素、链霉素进行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