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肥猪传染性胸膜肺炎的诊治
2020-12-29李永强河南省驻马店市上蔡县动物卫生监督所463800
李永强/河南省驻马店市上蔡县动物卫生监督所 463800
1 病史调查
本地区某育肥猪场,存栏猪数量为2200头,160日龄,体重大概为100kg。猪场一共有猪舍4栋,每栋有存栏猪500余头,猪场为漏粪地板。经过观察发现猪群整体表现好,每天采食量为3kg左右,体重每天都在增加,没有气喘猪只,只能偶尔听见咳嗽的声音。在6月5日发现死亡10头猪,死亡之前育肥猪生长良好,没有出现临床疾病症状,发现时就已经死亡。发病之后对猪场内的10头猪测量体温,发现体温正常。此外,死亡猪只出现鼻腔流血的症状,同时有泡沫流出。结合猪场现场的情况,对发病猪进行紧急的药物注射,使用一定量的林可霉素肌肉注射一次,每头猪5mL左右,同时使用一定浓度的卡巴匹林钙。
2 临床症状
6月6日接诊之后,经过现场勘查发现,猪舍采取推拉窗自然通风的方式,养殖场内部有氨气味,猪只采食量正常。经过仔细的勘察发现,养猪场采用的水泥三孔料槽底部有饲料的积存,同时一些饲料已经发霉变硬。对养殖者进行询问后发现,猪只在死亡前饲养良好,发病的猪只出现高烧和趴卧不能站立的情况。6月6日上午又出现4头死亡猪只,死亡的猪只和前日表现基本相同,鼻孔有血色泡沫。
3 剖检病变
对死亡的4头育肥猪进行剖检可以发现,这4头猪都具有传染性胸膜肺炎的典型病变症状,如气管内有血色泡沫、肺脏部位出血症状、淋巴结肿大等。
4 处理措施
结合死亡猪的临床症状以及剖检分析,可以诊断该养猪场的猪只出现传染性胸膜肺炎疾病,为此必须采取科学的处理方案。
4.1 饲养管理为了更好的防治该病,可以通过关闭窗户、提高风速、增加通风量的方式来降低养殖场内的氨气浓度。此外,重视对养殖场的清洁和管理工作,及时清理饲料槽,将发霉变质的饲料清理干净,避免猪只误食。为猪只提供干净的饮水,促进猪只的健康成长,降低疾病发生的概率。
4.2 猪群用药该猪场从发病到再次出现死亡呈现发病急和死亡率高的情况。为此,没有选择见效慢的粉剂和休药期较长的针剂药品,而是结合患病猪只的体重使用青霉素,每头猪注射一次。
5 猪群转归
经过一系列的饲料管理和药物干预之后,该养猪场的猪只患病死亡率明显降低,病程大概为5d左右。
6 处理措施复盘
通过调查之后发现,该养猪场在6月5日发病之后并没有及时的联系兽医。经过询问之后发现,该场养殖员结合自身的经验直接采取林可霉素肌肉注射的方式对患病猪只进行治疗。但是林可霉素对治疗该种疾病的效果不是很好,因而耽误了治疗的最佳时机。在6月6日养殖场得到处理方案之后,实际处理的时间是6月7日,从而耽误了最佳的用药时机,造成在6月7日这一天又有13头猪只死亡。为此,在确定诊断和给出治疗方案之后必须采取及时的医治措施,避免出现必要的经济损失,影响养殖户的经济收入。
7 讨论与总结
7.1 致病因素养猪场会出现大量的传染性胸膜肺炎放线杆菌,一旦猪只受到外界刺激的话很容易暴发。在每年的春夏之交,昼夜温差比较大,不能科学的调节养殖场内温度的话,很容易造成该病的发生。为此,必须采取科学的通风措施,保证猪场合理的养殖密度。此外,还应该控制养殖场内的氨气含量,保证空气流通。
7.2 控制措施该养猪场在发病之后采取药物治疗,而没有重视对猪舍环境的改善,尤其是造成应激反应的条件没有及时消除,在一定程度上延长了病程,从而影响了猪只的健康。为了更好的控制该病,可以使用青霉素或者是阿莫西林等药物,在育肥阶段结合猪只的体重选用。尤其注意在临近出栏时不要使用休药期长的药品,避免在猪肉中残留大量的抗生素类药物,影响食品的安全,进而影响销售。该养猪场使用的药物为青霉素,青霉素的主要优点就是休药期短,效果比较好,同时价格低廉,尤其在育肥的后期阶段,青霉素是比较常用的紧急用药。
7.3 疫情预警发生传染性胸膜肺炎时,采取及时有效的措施非常重要,一旦发现猪只出现呼吸困难,应该改善养猪场内的通风环境,让空气保持流通。其次,结合猪只发病的情况和初步诊断选择针对性的药物,提高防治的效果。
7.4 类证鉴别传染性胸膜肺炎急性发病时具有一定的症状,如病程短和呼吸急促,多数情况下不会发生咳嗽,严重的话可能出现急性猝死,虽然发病时体温会升高,但是不易被察觉。此外,猪只早晨有明显的咳嗽症状,下午或者是中午咳嗽的情况会减轻,不影响采食量,不易被察觉。在多数情况下,该病不会造成急性死亡,有呼吸急促和气喘的情况,持续的时间比较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