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生态旅游的意义及对策探究
2020-12-29陈涛
陈 涛
生态旅游作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途径,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具有重要意义。 近年来,生态旅游凭借独有的优势,进一步彰显了其在带动产业发展、帮助农民脱贫致富、吸纳当地就业等方面的重要作用,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必然选择。
一、发展生态旅游的意义
以生态旅游为主导的新兴产业可以对高耗能、高污染等“三高”产业形成制约,有效消除相关产业带来的环境污染、生态环境恶化等问题。 发展生态旅游既有利于生态环境的保护,又有利于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对优化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具有重要作用。
(一)有利于改善环境质量,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生态旅游作为新兴旅游形式, 是针对旅游业对环境的影响而产生的全新旅游业, 重在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可持续发展。 生态旅游强调干净整洁的生活环境和健康文明的人文环境,倡导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将环境质量纳入考核范畴, 在生态旅游的开发上注重对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生态旅游有利于实现人、自然和社会的协调发展,是践行生态文明的有效路径。 同时,生态旅游有别于传统旅游,在于它具有寓教于游的功能,生态旅游者在参与旅游的过程中,接受了生态文明教育,培育了生态文明理念,提升了生态文明素质,增强了对自然环境的保护责任, 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旅游带来的次生环境破坏。 发展生态旅游,有助于不断改善生活环境质量,有助于保护自然生态资源,有助于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迈上新台阶。
(二)有利于优化经济结构,促进经济持续增长
目前我国经济结构不合理的问题尚未从根本上解决,产业结构仍需不断优化,旅游业在经济转型升级中显得越来越重要。 一是发展生态旅游能够带动一二产业的发展,将经济效益拓展到各个区域,实现三大产业的协调发展。 二是发展生态旅游有利于提高资源的利用率, 改变传统产业及传统经济增长方式对资源的利用方式,达到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双赢。 三是发展生态旅游业有利于传统价值观念的转变。 当地居民由传统第一产业的发展朝着产商旅结合发展的模式转变,实现经济结构转型升级,促进经济社会又快又好发展。
(三)有利于增加就业机会,推动社会和谐发展
随着现代旅游业的蓬勃发展, 生态旅游作为新兴的旅游消费方式, 已成为贫困地区脱贫致富的有效手段,担负着促进协调发展的功能。 通过发展生态旅游可引导贫困地区居民充分利用优势生态旅游资源,发挥创新创造能力,将生态资源转变为生态经济,有效转移农村劳动力,实现经济落后地区快速脱贫致富,逐步改善经济发展不平衡现象。 同时,发展生态旅游业能够为城乡提供大量就业岗位和就业机会,让更多人可以就近就业,稳定社会秩序,促进社会安定,实现可持续发展。
(四)有利于升级旅游产业,优化旅游消费结构
生态旅游作为一种低消耗、低污染、低投入、高效益的无烟产业和朝阳产业, 对旅游产业转型升级发挥着积极作用。 发展生态旅游,有利于实现旅游业的整体转型, 促进旅游业由资源消耗型转变为资源节约型产业。 同时,生态旅游对科技水平、从业人员素质和管理方式有一定要求,有助于科技含量、服务质量、配套设施水平和整体消费水平的提高。 发展生态旅游业有助于改善旅游市场的消费模式, 有助于旅游产品的开发利用,有助于旅游产业的整体布局,必将促进消费结构的合理优化。
二、发展生态旅游的有效路径
生态旅游是直接带动农村经济发展、 拉动农民增收的金钥匙。 因此,要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要求,不断丰富和完善生态旅游的发展方式。
(一)重基础设施,抓服务质量
在生态旅游发展中, 基础设施建设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只有完备的基础设施建设,才能更好地服务生态旅游的发展。
1.完善交通网络。一是加快公路、铁路、水运等各交通方式的相互协调、合理布局,逐步构建大交通格局,实现旅游道路通达、顺畅。 二是加强道路修建改造,加快推进道路建设,升级改造旅游环线路等。 三是加快旅游引导系统建设,在各交通道路建立旅游交通标识,开通旅游专线,为游客提供便捷服务。
2.完善接待设施。 一是建立旅游接待中心,为来往旅客提供风景区及旅游相关信息, 为旅客提供便捷的服务。 二是完善食宿设施建设,重点进行星级酒店、宾馆的建设,加快发展经济型酒店、家庭旅馆等,形成以星级酒店为接待主体、其他食宿设施为补充的格局。 三是完善娱乐服务设施, 进一步配备适合消费群体需要的游乐场,编排具有民俗风情的文艺演出,打造具有文化底蕴的主题街。
3.完善环保设施。 在景区建立垃圾处理厂、污水治理厂,及时对生活垃圾、生活废水进行处理,确保生态旅游“低碳、环保”;加强森林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实施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治理水土流失、土地石漠化,保护生物多样性,加大对自然景区、森林公园的保护力度。
(二)重人才培养,抓队伍建设
优秀的生态旅游专业人才已成为生态旅游发展的重要力量,推动旅游产业的转型升级。 生态旅游开发过程中建立合理的旅游人力资源体系十分重要。
1.夯实培训基地。 学校是人才成长的摇篮,是实施人才培训的基地。 生态旅游专业人才的培养离不开各类院校的职业培训和旅游专业教育, 学校在旅游人才的培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要不断加强培训基地的建设,增强硬件设施配备,为旅游人才的培养提供良好的外部环境;要加强与学校的沟通,根据生态旅游发展需要开设相关专业课程,培训对口专业人才,提升学校的培训水平。
2.创新培训方式。 培训方式的多样性,能够提高培训的效果。 采取“借助外力”的方式开展培训,通过邀请旅游行业的专家学者到旅游开发地开展讲学, 给旅游工作者提供学习先进理论和经验的机会;采取“就地转化”的方式开展培训,通过旅游管理组织部门进行岗位培训, 在内部完成对生态旅游区开发建设规范要求的学习,完成生态旅游经营管理理念的学习;采取“自我提高”的方式开展培训,通过阅读旅游相关书籍、学习旅游规划典型案例等开展培训, 培养旅游工作者自我学习、自我提升的能力。
3.完善培养机制。政府及旅游主管部门要将旅游人才的培训作为重点工作来抓。 加快制订各地旅游人才培养方案和从业人员素质提升方案, 全面开展教育培训,提升旅游从业人员的素质和服务能力;加快制定各地旅游人才培养激励机制, 在旅游行业中营造良好的激励环境,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充分肯定行业先进工作者的劳动成果,提升员工的荣誉感和归属感,防止人才流失;加快制定人才引进机制,树立正确的人才引进观念,突破传统思维的束缚,通过公开选拔、行业推荐等形式,广纳旅游人才。
(三)重自然生态,抓环境保护
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旅游发展的基础和前提,因此,在生态旅游的发展过程中, 应尊重自然, 珍惜生态资源,着力抓好环境的治理和保护工作。
1.加大宣传教育。一方面,对游客进行宣传教育,树立生态文明意识,培养良好的出游习惯,推动游客文明出行,减少不文明行为对环境造成的破坏;另一方面,对旅游开发者进行宣传教育,在旅游资源开发过程中,尊重自然生态资源的生长规律, 严格考虑环境的承载能力,做到“少破坏、不破坏”。
2.加强环境治理。 组织相关部门联合对旅游景点、宾馆酒店、道路及周边环境等开展全面检查和整治,加大清扫保洁力度。 对因观光游玩造成的人为污染进行集中治理,还自然生态以良好的面貌,改变已有的破坏现状。
3.建立预警机制。启动景区环境预警机制,对景区环卫情况进行实时监控,对存在的环境威胁及环境破坏现象进行及时排查,防止生态环境遭受破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