欠练
2020-12-29韩大爷的杂货铺
●韩大爷的杂货铺
大约是在中学阶段的一次文艺汇演,老师叫我和几个伙伴编排一出小品。当时我们几个孩子在这方面称不上才华横溢,但还是挺擅长的。两三天的工夫,搞出一个剧本,几个人凑一起排练了两遍,虽说有些地方的词儿还不太熟,一些细节也偶尔会出现一点儿状况,但无伤大雅,基本可以拿出手了。
一天下午,老师过来审我们的节目。我们表演得还算顺利,中间有过两次失误,还有一个包袱没抖响,但大伙都拍着胸脯跟老师保证:“这只是排练而已,大家都没有拿出最佳状态,一些瑕疵在临场发挥时,一定能靠彼此的随机应变盖过去。”但老师似乎并不相信,只是严肃地说:“再练!”我们就又练了几遍。
二审的时候明显比第一次好很多,结果得到的仍然是一句:“不错,接着练!”
第三次可以说是轻车熟路,闭着眼睛都知道哪个演员站哪个位置。这回总行了吧?!
老师终于满意了,给了我们一番鼓励。解散之前,他憨笑着说:“如果还有时间,正式上台之前,你们再排练个两三遍……”
我和小伙伴们都崩溃了。其中一人站出来说:“老师,内容不好的话您直说就行,可以改本子的。”老师连连摇头:“内容很好,哪儿都不用改。就是缺练。”
另一位同学也压不住火了,扯着嗓子喊:“老师,您不懂幽默吧,这东西不能练太多的,越练会感觉越尴尬,好笑的地方都不好笑了。”老师答:“我懂,你们练就是了。”
就这样,我们在最后上台前,仍然硬着头皮在后台练啊练。
那次演出规模比较大,我们毕竟只是孩子,又都是从小地方来的,压根儿就没见过这阵势,一个个都吓傻了眼。在我们节目之前的几个节目,看上去莫名地有些僵硬,效果也一般。
轮到我们上台表演了。我感觉从台下到台上的几级台阶仿佛都是扭曲的,脑海中一片空白,想必大家也同我一样。然而从开演的第一秒开始,奇妙的事情发生了:一句句台词像流水一样泄了出来,每个包袱都是铺平垫稳,一出必响。我感觉大脑好像已经罢了工,可身体还在自动运转。
那是我第一次感受到气场的存在。观众席的上方就像悬着一团热浪,随着我们表演的节奏前后左右地摇摆。偶尔有那么几秒,观众还能和我们呼应互动,连笑声的长短都是那么合适。
记得最后谢幕的一刻,我们站成一排,我发现每个鼓掌的观众眼睛都是黑亮黑亮的。台上的我们在哆嗦,那感觉不是紧张,而是兴奋。
那真是一次终生难忘的体验,加深了我对幽默的理解。原本我也以为幽默是一种天赋,之后我发现,当然,天赋多少要有一点儿,但更准确地说:幽默,是一种熟练。
(选自“简书”,有删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