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结节性皮肤病诊断
2020-12-29周莉媛陈斌裴超信邵靓王强车从成丁梦蝶
周莉媛 ,陈斌,裴超信,邵靓,王强,车从成,丁梦蝶
(1.四川省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四川 成都 610041;2.四川省绵阳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四川 绵阳 621000;3.四川省三台县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四川 三台 621100)
牛结节性皮肤病又称牛结节疹、牛结节性皮炎,是由痘病毒科、脊椎动物痘病毒亚科、山羊痘病毒属的牛结节性皮肤病病毒(LSDV)引起的一种急性、亚急性传染病。牛是LSDV的天然宿主,各年龄和品种的牛均易感,发病率在2%~45%,死亡率一般在10%以下。节肢动物的机械性间接传播被认为是LSDV传播的主要途径。病牛临床特征是发热、消瘦,淋巴结肿大,皮肤水肿,局部形成坚硬的结节或溃疡,其皮张鞣制后具有凹陷或孔洞,利用价值大大降低。
1 临床症状
患牛头、颈、躯干、四肢皮肤有散在的直径约1~2 cm的硬结节,结节处皮温较高,触之牛痛感明显。病牛精神、食欲无明显变化。
2 实验室诊断
2.1 实验材料 采集病牛血样及口、鼻拭子和结节创口拭子。
检测试剂:牛结节性皮肤病病毒实时荧光PCR检测试剂盒。
2.2 病毒DNA提取 样品处理后使用核酸提取试剂盒(磁珠法)和核酸自动提取仪进行核酸提取。
2.3 实时荧光PCR反应 严格按照检测试剂说明书操作。反应体系:无菌无核酸酶水5.9 μL,PCR 反应液10 μL,荧光探针2.1 μL,模板DNA 2 μL,总反应体积20 μL。反应条件:95 ℃2 min,循环95 ℃5 s,60 ℃35 s,共40次,每次循环的第二步(60 ℃ 35 s)收集荧光信号(报告基团“FAM”,淬灭基团“None”)。
2.4 结果判定 阳性对照Ct 值≤30 并出现特定的扩增曲线,阴性对照无Ct值并且无特定扩增曲线,实验结果成立。被检样品Ct值≤36并出现特定的扩增曲线,为牛结节性皮肤病病毒阳性。被检样品均呈阳性。
3 小结
牛结节性皮肤病病毒与山羊痘病毒、绵羊痘病毒同属山羊痘病毒属,三者基因组的同源性高,羊痘病毒属的病毒可产生共同的中和抗体,故依赖血清学方法较难鉴别该属病毒,常规检测方法不能对早期发病动物进行快速准确的诊断。采用实时荧光PCR 方法检测牛结节性皮肤病病毒是既快速又准确的检测方法。
为防止该病扩散,应严格按照《牛结节性皮肤病防治技术规范》的要求扑杀病牛并做好无害化处理,同群牛进行隔离,限制牛只、牛产品和饲料及相关用具的移动,圈舍和隔离环境彻底消毒,做好蚊虫的消杀工作,同时对周边养牛场(户)开展排查,限制周边牛只移动交易。必要时,牛可采用山羊痘疫苗(按照山羊的5 倍剂量)紧急免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