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孔雀迁地保护及其物种文化浅论
2020-12-29郁强李广龙徐伟涛
文/郁强 李广龙 徐伟涛
绿孔雀是我国珍稀濒危原生物种,被誉为“鸟中大熊猫”,在传统文化中具有重要价值,绿孔雀迁地保护及后续观赏利用等可持续生态产业的开发,对于繁荣地区经济,推动传统文化回归具有重要作用。本研究旨在经过实地调研,提出从绿孔雀迁地保护、人工复壮到发掘与绿孔雀相关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思路。
绿孔雀(Green Peofowl)是体型最大的鸡形目雉科鸟类,国家Ⅰ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在中国的传统文化和生态系统中都占有重要地位。绿孔雀在中国仅分布在云南省的中部、南部和西部地区,主要生活在沿河谷两岸的热带、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中。
绿孔雀种群濒危原因分析
绿孔雀为我国Ⅰ级保护动物,2012年,世界自然保护联盟( IUCN) 将绿孔雀列为全球濒危( EN) 物种等级。绿孔雀在历史上曾经广泛分布,包括湖南、湖北、四川、广东、广西,云南等地,甚至在西藏和河南,均有记录。根据滑荣、崔多英撰写的报告《中国绿孔雀种群现状调查》【野生动物学报,2018,39(3)】,中国现存野生绿孔雀种群数量约235-280只,种群数量比20多年前800~1100只(文贤继等,1995)的调查结果明显减少。分布地区由1995年云南省的32个县(市),急剧缩减至现在的13个县。
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绿孔雀栖息地减少及非法捕猎等因素,绿孔雀的栖息地缩小、退化和破碎化现象日趋严重,绿孔雀在我国的种群数量呈下降趋势,现存种群呈小家族群点状隔离分布,导致种群之间被隔断,难以形成基因交流,是造成绿孔雀濒危的最重要原因。
此外,由于人工饲养的外来物种蓝孔雀时有逃逸现象发生,两种孔雀之间没有生殖隔离,且后代可育,产生的杂交后代污染了绿孔雀的DNA,使绿孔雀的遗传多样性明显下降,也是导致这一物种濒临灭绝的原因之一。
保护绿孔雀的生态意义、社会意义与文化价值
绿孔雀的生存现状揭示了随着现代文明的发展,脆弱的自然生态链与高速发展的人类文明之间越来越复杂紧密的关联,也说明了当前我国物种保护工作和科普宣传工作前所未有的艰巨性和迫切性。在新的历史时期,如何用与时俱进的科学方法进行濒危旗舰物种保护,是摆在野保工作者面前的重要课题。
从生物多样性的角度来讲,保护绿孔雀不仅是保护单一种群,更是对当地生态系统的保护。通过保护绿孔雀,可以保护栖息地多样、完整的植被系统,以及与它相伴而生的大量野生动物物种,有着极为重要的科研价值和生态价值。
从国家保护工作层面来看,绿孔雀是旗舰物种,可以作为地区保育的主题物种,其魅力赢得人们的喜爱和关注,对于一般大众具有特别的号召力和吸引力,通过对绿孔雀旗舰物种的保护,可以促进大众对野生动物保护工作的关注。
从文化层面来看,保护传统文化与保护濒危物种同样重要。抢救绿孔雀,而后通过对绿孔雀物种的保护工作,深入发掘并整理绿孔雀文化,对于我国传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具有极其重大的意义,历史影响深远。
绿孔雀物种相关历史和文化
绿孔雀有三个亚种,分别是:Pavo muticus imperator 云南亚种(帝王孔雀),Pavo muticus mutic 指明亚种(爪哇绿孔雀),Pavo muticus spicifer 印度亚种(缅甸绿孔雀)。其中,我国需要进行大力保护的是中国独有的云南亚种。
几千年来我国本土的孔雀物种只有绿孔雀云南亚种,直到上个世纪50年代才从印度等国引入蓝孔雀。由于各地动物园普遍没有将蓝孔雀和绿孔雀分隔饲养,造成两种孔雀大量串种,加之蓝孔雀的适应性更好,繁殖率更高,由此,外来物种蓝孔雀逐渐取代了绿孔雀的地位,野外绿孔雀基本消失。这个隐秘的变化促成了如今人们在动物园看到的几乎都是蓝孔雀,同时我国与孔雀相关的传统文化艺术传承也产生异化——我国文艺作品中的孔雀形象被蓝孔雀占据,但广大公众对此一无所知。
作为中国的本土物种,绿孔雀因其靓丽的羽色广受各朝代诗人的吟咏。绿孔雀与亚洲象同为佛教物种,在佛教文化和中国传统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与中国虎一样,是华夏文明的图腾动物,在我国多个民族文化历史中均得以体现,其中包括书画、舞蹈、诗歌、戏剧、工艺品等艺术形式,是我国现存宝贵的世界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绿孔雀这一旗舰物种濒危导致相关传统文化遭到异变,从我国的古代字画与当今国画中的孔雀形象对比,以及我国传统孔雀舞和现代风格的孔雀舞中孔雀形象的表现差异中可以看出。
有着1300年历史的傣族文化是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传统孔雀舞(模仿对象时绿孔雀)是傣族舞蹈的重要体系,傣族孔雀舞的身体语言中有许多源于佛教,派生自印度舞蹈的原生语汇。了解孔雀舞,也就基本上了解傣族的历史文化、宗教信仰。傣族素有信奉小乘佛教的传统,佛经中孔雀是人首鸟身的“雀女”,由于小乘佛教追求超凡脱俗、人生智慧和空灵的境界,与孔雀静态的娴雅温顺和动态的优美灵动不谋而合,于是人们以孔雀翎献佛,跳孔雀舞求吉祥,孔雀舞成为傣族舞文化与审美的表征之一。傣族的《召树屯》、泰国的《玛诺拉》和印度佛经《素吞本生经》有相近处。
随着绿孔雀的踪迹消失,现代舞者失去模仿原型,随处可见的蓝孔雀成为舞者模拟对象,直接导致舞者的体态、动作和速率与传统的孔雀舞处发生质的改变,高科技舞美效果的加入,都使现代孔雀舞不再体现宁静、圣洁等傣族民族文化精髓,更加类似于注入孔雀元素的现代舞。孔雀舞的传统与现代流派之争由来已久,但是很少有人意识到,正是由于绿孔雀这一珍稀物种的濒危,才几乎导致一场民族传统文化的濒于失传。
除了舞蹈领域,在我国的绘画、雕刻等艺术领域,我国传统的孔雀艺术形象也早被蓝孔雀外形取代。因此,保护绿孔雀也就是在保护我国传统文化的多样性,是在保护宝贵的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
大力加强绿孔雀保护工作
就地保护方面要加大力度 。主要是加强云南省已发现绿孔雀栖息地的保护,尽快建立绿孔雀自然栖息地保护区。重点是防止占用和开发;加强进出人员管理,严厉打击盗猎行为;加强人工饲养物种管理,在绿孔雀分布区禁止人工饲养蓝孔雀,防止其逃逸导致绿孔雀种群基因污染;通过对林区少数民族原住民家庭进行贫困帮扶和科普宣传,帮助当地人提升生存技能,使其减少对极度濒危物种绿孔雀的栖息地争夺,树立保护意识。
在迁地保护方面要与时俱进。鉴于当前野生绿孔雀的濒危程度,迁地保护是确保基因资源安全的必要手段,需要提上议程。重点在于借鉴已有迁地保护模式和经验。我国在濒危物种迁地保护方面,已经有大熊猫、朱鹮等非常成功的案例。特别是大熊猫的迁地保护,不但使得物种繁衍问题得到了解决,而且还产生巨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基于绿孔雀数千年来在我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地位,以及其他鸟类无法超越的审美价值,绿孔雀完全可以成为我国继大熊猫之后下一个可以带来巨大社会关注和经济社会效益的动物明星。通过迁地保护手段进行绿孔雀的抢救工作,完全有模式可循,也具有非比寻常的重要意义。
大力加强绿孔雀保护科普宣传。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大会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即将在中国举办,可以通过绿孔雀的保护救助和文化象征意义为切入点,依托城市郊野公园,通过教育科普、专家互动等形式,面向公众,进一步普及我国珍稀濒危野生动物保护知识,提高全社会对于野生动物保护事业和生物多样性重要性的认识。通过将绿孔雀保护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进行科普宣传,拉近公众对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的距离,加大公众对于野生动物保护的热情,增加城市公众在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及野生动物保护工作的认识和参与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