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正清风痛宁穴位注射改善类风湿关节炎疼痛的临床疗效观察

2020-12-29史亮亮杨科朋魏叶红金瑛

浙江临床医学 2020年11期
关键词:类风湿关节炎穴位

史亮亮 杨科朋 魏叶红 金瑛

类风湿关节炎(RA)是一种多见的,以对称性小关节肿胀、疼痛为主要临床表现的自身免疫性疾病[1]。具体发病的机制尚不明确,发病率及其致残率均相对较高[2]。RA中医属于“痹症”,为风、寒、湿等诸邪合而成痹。病患常挟体内的湿气下注于关节[3],致使关节筋脉不通、经络瘀阻。从而导致关节疼痛、肿胀,甚至导致关节畸形和运动功能发生障碍。目前西医多采用糖皮质激素、非甾体激素类抗炎药、免疫反应抑制剂等治疗[4],其副作用大。本文探讨正清风痛宁穴位注射治疗慢性类风湿关节炎的疗效。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择2018年6月至2019年10月本院RA患者56例,男12例,女44例;年龄33~76岁。均符合1997年美国风湿医学联盟分类诊断标准及2010年ACR/EULAR发布的美国RA分类诊断标准[5]。且关节疼痛VAS综合评分>6分的关节炎急性发作患者。排除合并重要脏器损害及严重慢性病、孕妇、支气管哮喘及对青风藤药物过敏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28例。观察组男8例,女20例;平均年龄(53.78±7.82)岁。病程(17.15±2.02)年。对照组男4例;女24例;平均年龄(56.65±8.78)岁。病程(15.38±2.38)年。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给予甲氨蝶呤口服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正清风痛宁无菌注射液(湖南正清制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进行穴位注射,穴位注射的部位:双侧足三里为主要穴位,联合疼痛关节周围穴位如阿是穴。3次/周,4周为1个疗程。操作方法:消毒局部皮肤后,用2.5ml注射器抽取1ml药液,将注射器针头垂直刺入皮下,针头上下反复插捻,病患局部有酸胀感得气后回抽针筒无回血,逐将1ml无菌注射液缓慢推注,注射完毕后立即针头拔出,予无菌干棉签按压针眼处。

1.3 观察指标 分别在治疗前、治疗4、12周后,比较两组VAS疼痛评分及血沉、C反应蛋白、类风湿因子等指标。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3.0统计软件。计量资料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的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VAS疼痛评分比较 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VAS疼痛评分比较(±s)

表1 两组患者VAS疼痛评分比较(±s)

注:与治疗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比较,#P<0.05

组别 n 治疗前 治疗4周后 治疗12周后观察组 28 7.02±1.01 3.21±0.86* 2.18±0.65*#对照组 28 7.11±1.22 4.36±0.92* 3.46±0.87*

2.2 两组患者血沉比较 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血沉比较[mm/h,(±s)]

表2 两组患者血沉比较[mm/h,(±s)]

注:与治疗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比较,#P<0.05

组别 n 治疗前 治疗4周后 治疗12周后观察组 28 41.14±1.01 9.04±0.86* 4.22±0.65*#对照组 28 42.03±1.22 13.11±0.92* 9.18±0.87*

2.3 两组患者C反应蛋白比较 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C反应蛋白比较[mg/L,(±s)]

表3 两组患者C反应蛋白比较[mg/L,(±s)]

注:与治疗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比较,#P<0.05

组别 n 治疗前 治疗4周后 治疗12周后观察组 28 38.02±1.01 20.21±0.86* 5.18±0.65*#对照组 28 36.11±1.22 21.36±0.92* 8.46±0.87*

2.4 两组患者类风湿因子比较 见表4。

表4 两组患者类风湿因子比较(±s)

表4 两组患者类风湿因子比较(±s)

注:与治疗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比较,#P<0.05

组别 n 治疗前 治疗4周后 治疗12周后观察组 28 151.06±1.01 112.21±0.86* 48.18±0.65*#对照组 28 145.11±1.22 123.36±0.92* 65.46±0.87*

3 讨论

类风湿关节炎是一种慢性自身免疫性炎症性疾病,发病率及其致残率较高,《内经》中指出风寒湿合为痹[6]。中医认为痹症反复发作,气血津液闭阻经络,流滞于肌肉、关节、骨骼,成痹症反复发作的一个重要病理基础,导致病症日久不愈。研究表明,青风藤具有祛风除湿、通经活络的治疗作用,有明显的抗炎、调节免疫的作用。正清风痛宁注射液是从防己科植物青风藤的根和茎中提取的生物碱单体而制成的中药制剂[7],具有抗炎、消肿、免疫抑制等治疗作用,是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有效药物之一,广泛应用于临床,已取得显著效果。针灸穴位注射是将针刺术与药物注射相结合的外治疗法。通过针刺相关穴位,可以有效地疏通人体脏腑经络,调理人体脏腑气血,达到预防和治疗类风湿疾病的目的。王海瑜等[8]研究表明,通过对足三里等穴位注射药物对RA疼痛取得良好的疗效。

本资料结果显示,两组治疗4、12周后,患者VAS评分、外周血指标(ESR、CRP、RF)均下降(P<0.05),且治疗12周后观察组外周血指标低于对照组(P<0.05)。这是由于通过针刺穴位后,起到疏通血脉和经络、调理脏腑和气血的作用,加之与药物相结合充分发挥其疗效。药物在腧穴上停留持续时间延长,使药物经皮肤腠理吸收,调理机体的功能得到良性循环。综上所述,正清风痛宁穴位注射,较单纯使用甲氨蝶呤药治疗起效快,作用直接持久,副作用小,操作简单,经济安全,能明显缓解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的疼痛程度,降低外周血炎症指标。

猜你喜欢

类风湿关节炎穴位
治类风湿关节炎得戒烟
非布司他治疗痛风性关节炎的疗效
低血压可以按摩什么穴位
Red panda Roshani visits Melbourne Zoo vet
影响穴位埋线减肥效应的研究进展
关节炎的“养护手册”
穴位埋线法治疗肥胖症的中西医机制研究进展
类风湿因子阳性是得了类风湿关节炎吗
夏季穴位养心
类风湿因子阳性就是类风湿关节炎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