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宫的由来
2020-12-28
少年宫是儿童课外学习娱乐的场所,该词源自苏联,是苏联为培养、发现天才儿童,帮助学校开展校外活动的场所,兴起于20世纪30年代初,最有影响力的是列宁格勒的日丹诺夫少年宫。它建于1751年,是一座名副其实的“宫”,原为沙皇家族使用的宫殿,拥有三百多间房屋和大厅,可容纳两万多名儿童。1935年,苏联中央书记处书记日丹诺夫提议将这座宫殿改建为教育新一代的场所,当地200多所工厂为少年宫捐赠了车床器材,科学院捐赠了实验仪器,出版局赠送了图书。1937年,以日丹诺夫命名的少年宫落成,从此每天免费开放,即使在二战期间德军包围列宁格勒时,少年宫也没有停止活动。在苏联其他地区,沙皇时代的皇宫和贵族府邸、俱乐部等大型豪华建筑,往往优先供儿童活动使用,“少年宫”一词也就流传开来。至1937年,苏联完成第二个五年计划时,已为儿童建立起了864所少年宫和俱乐部。
1949年后,中国一批批专家学者、社会知名人士组团访问苏联,考察少年宫往往是苏联方面安排的必备项目。少年宫建筑之宏伟、活动之丰富、设备之完善,令访问者惊叹。许多人从苏联回国后写文章、写信给报社和相关部门领导,呼吁尽快在国内建立少年宫。
1953年1月,结束欧洲访问的宋庆龄在回国途中应邀前往苏联,回国后立即着手创办少年宫。宋庆龄在抗战时期就发起成立了儿童救济机构,并担任中国福利会主席,在新中国发展少儿福利事业是她的夙愿。
在各方支持下,1953年5月31日,在庆祝儿童节的晚会上,中国福利会少年宫宣布开幕,这是新中国第一所成建制的少年宫,宫址是宋庆龄亲自选定的上海延安西路64号“大理石大厦”。
中福會少年宫初期的管理模式和部门设置几乎全盘学习苏联,苏联也派专家来上海给予支持,并捐赠了价值8万卢布的礼物。大至机床,小至模型配件,各地少年宫不仅选址青睐洋房,内部装饰也照搬苏联,图书馆挂高尔基(苏联作家)画像,生物实验室挂米丘林(苏联园艺学家)画像,宣传画、宣传标语来自苏联,新年晚会还有圣诞老人登场。
上海创办少年宫后,北京作为首都也开始行动。考虑到选址应该尽量在市中心,组织者先看上了故宫的慈宁宫,故宫博物院院长吴仲超认为慈宁宫小院太小,不利长远发展,推荐荒废已久的景山公园。市委领导和苏联专家一致认为,景山公园位置和建筑规模都很适宜,决定将公园的园林部分开放供市民参观,寿皇殿宫群及东北、西北部则由北京市教育局和市团委办少年宫。
1956年元旦,改建粉刷一新的寿皇殿挂起牌子,时任北京市副市长吴晗宣布少年宫开幕,“北京市的少年儿童从此是这座宫殿的主人”,康克清、李德全、叶圣陶、翁独健、高士其等文教界知名人士到场庆贺。
新中国成立初期条件有限,为了让更多的孩子上学,全国中小学开始推广“二部制”,学生分成两拨,上下午轮流上课,大批学生课余无事。为了解决校外教育问题,1956年,团中央召集全国各地校外工作者开会专门研究少年宫教育,讨论认为,中国不可能完全照搬苏联模式,应该结合各地实际情况发展少年宫。随后中央加大了对地方少年宫的指导和投入,为表示重视,国家领导人纷纷专门前往少年宫视察。毛泽东、周恩来、朱德、刘少奇、邓小平分别去北京市少年宫参观,欣赏儿童演出。少年宫和小规模少年俱乐部、少年之家在各地逐渐兴起,从1956年到1965年,全国建成少年宫170余所,覆盖港澳台之外的全国所有省、区、直辖市,各级政府部门和企业团体都向少年宫提供捐助,即使财政实力有限的地区,少年宫也开办得有声有色。
时至今日,少年宫仍是儿童社会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来源/《国家人文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