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近劳模: “桐山鸿雁”吴义阳
2020-12-28何娟
何娟
“走上安基岭,左右还是岭。露水浸湿腰,芭茅割断颈。”这是安徽省安庆市太湖县桐山地区传唱多年的一段民谣,邮政投递员吴义阳几乎每天都奔走在这条长达108公里的山路上,上桐山、过将军山、奔天花坪、走莲花寨,分赴当地9个行政村,21年风雨无阻,直抵大山深处“最后一公里”。
在太湖县邮政分公司北中支局,吴义阳负责的邮路路途最长、路况最差。从业21年,他亲历邮政投递从步班、自行车班、摩托车班再到汽车邮班的进化史,也见证着这条路、这座山翻天覆地的变化。
“前4年是自行车,后来骑了11年摩托车,现在开上小汽车了。”谈到那些年的骑行经历,今年49岁的吴义阳只道当时还年轻,只字不提过往艰辛,但村民们却记忆犹新。“2012年基本都修水泥路了,2017年又拓宽了一次,但还是有些陡坡、Z字形的弯道,很多外地人和本地新手司机都不敢以身试险。”村民王西成告诉记者,山间行路难,人迹罕至野兽出没,冬天道路结冰大雪封山,夏天则多发泥石流、山体滑坡等地质灾害。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吴义阳却总是大山里最亮眼的一抹绿。
“他把外面的好东西都带到了大山里,他给我们带来了希望!”村民张先友现在是当地知名的电商,还是邮政站点的负责人,做生意小有成就,但他仍保留着山里人淳朴的本色。“山货在城里很受欢迎,以前都是托朋友帮忙卖,现在用电脑、发快递,就能让我们的土特产卖得更多、走得更远。”张先友坦言,他以前完全不懂微信、抖音、电商,甚至连发朋友圈都是吴义阳教的。吴义阳不仅热心帮他拓展销售渠道,还鼓励他去注册商标、打造品牌,助力他走上规模化的经营道路、建立专业化的运营模式。张先友还提到,遇到销售旺季,吴义阳总会热心帮着商户们打包快递,甚至自费购买材料帮老年人包装鸡蛋、咸菜,只为确保农产品保鲜、保质、保证时效走进城市客户、山村游子的餐桌上。
这条邮路上,乡亲们从外面网购进来的家具家电、鞋服食品等各色商品日渐繁多,山里的茶叶、茯苓、野生葛根粉、干菜、腊肉、土鸡蛋等特色农产品也都相继走出去。据统计,2019年,吴义阳负责投递的快件超过7万件,揽收量接近1万件。“实际数据应该更多。”这一点,村民们或许比他更清楚。
电商兴起、物流发达,但大部分快递行业都选择止步于山脚下、村门口,只有中国邮政,仍然坚持送到每一户村民的家门口。因为路途遥远出行不便,村民的很多中通、韵达、申通等快递经常都是由吴义阳开着中国邮政的车子带上山,同事朱翠也对此印象深刻,“只要车子装得下,吴师傅基本都不拒绝,还经常给人当免费司机。”吴义阳的邮车给村民提供了很多方便,还总在特殊时期为大家开辟了一条绿色的生命线。村民黄合飞回忆道:“有一次,我打电话的时候他已经开车在半路上了,我那个是着急用的药品,但不是邮政的快递,多亏他不辞辛苦折回去帮我送过来。”吴义阳表示,当地的水泥路现在已经修到了每一户村民的家门口,他希望将来每一份快递都能直接送到村民手中。
山区迈入互联网时代,那些订阅报刊的客户也让吴义阳轻易不敢懈怠,书信时代的温存与感动更是支撑他在岗位上坚守的信念与力量。
在交通和通信并不发达的时期,吴义阳曾多次受村民委托存取大额现金,把手机、电脑等贵重的电子设备拿下山维修,顺带采购新鲜的水果、应急的药品。今年疫情期间,吴义阳仿佛又回到了七八年前,他不仅热心做代购,还自掏腰包给居民购买防疫物资,积极宣传抗疫的知识和政策。“以前經常找不到人,送邮件需要到处跑路多方打听,遇上极端天气或者加班忙碌不能下山回家,很多村民给我提供过不少便利。2008年冬天,我从山上摔下卡在树桩上,在冰天雪地里被困了两个多小时,也是路过的村民救了我。”在吴义阳看来,只有相互信任互相帮助,才能彼此温暖。
除了派送商品快递、文书、信件,通过邮政订阅报刊也是很多大山居民的传统。其中,一位年近六旬、常年订阅4份报刊的老人令吴义阳印象深刻。“有一次,有个记者全程跟拍我的工作,路上耽误了些时间,我没能在平常固定的时间点把报纸给老人送去,他又不愿打电话催促,担心影响我开车。远远看到老人坐在门口等,见到我依然很热情,我内心十分自责。”
吴义阳明显感觉到,近些年,山村里的孤寡老人日渐增多,但邻里间守望相助、相互帮扶的善意却日渐凝聚。“有个老人的儿子在外打工,发生车祸伤势严重,当地派出所寄来的邮件是我送过去的,老人不识字,我念给他听,念完他就晕倒了,村长、村支书听到消息马上赶来照顾,后来还陪着老人一同外出处理这件事。”
2007年,当地一位年轻人罹患肝癌,远在北京的亲戚通过邮政寄来特效药,吴义阳收到消息就联系县邮政局,申请绿色通道,第一时间配送药品。然而,他还没走进患者家门,就听到悲痛欲绝的哭声。“那个特效药只能缓解疼痛,但我还是很懊悔,为什么当时不能更快一点!”患者妻子和孩子痛哭的画面,吴义阳直言终生难忘,“职业生涯的每一天,都在提醒我,我必须更快一点!”
人生是减法,很多人见一面就少一面,年近半百的吴义阳更是深有体会,但他还是一心想要跑出“加速度”。在村民眼中,吴义阳是绿色天使,是桐山鸿雁,是信任的代名词,是流动的信息站,但同时,他也是普通人的丈夫和父亲。
“我在烧火+憨笑表情包。”通过微信与吴义阳约采访时间的傍晚,得知他正在厨房帮妻子一起准备晚饭,隔着屏幕都能感受到来自大山里柴火饭的烟火气。彼时,吴义阳刚从省会合肥参加完“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重要讲话”的会议回到老家。从合肥市到他的家乡安庆市太湖县北中镇,全程需要将近5个小时。安徽是劳务大省,很多青壮年劳动力都选择外出务工。被问到在本地工作是否意味着有更多的时间陪伴家人、照顾妻儿,吴义阳表示,其实不然,“正常情况下,我们是每周休息半天,周末、节假日反而更忙,过年最多就放两三天假。”
在人民大会堂被授予“全国劳动模范”荣誉称号,吴义阳深感肩负的责任和使命更大了,但也发自内心地认为,“军功章”有妻子的一半,“有些村民很热心,难得下山一趟还来我家看看,向我的妻子表示感谢。渐渐地,她几乎没再抱怨过我工作忙、挣钱少,自己默默分担家务。”
妻子的支持和理解让吴义阳感怀在心,但说起孩子,他还是觉得内心有愧。吴义阳的儿子今年高二,正值青春期。疫情期间,孩子有了较多接触手机、网络的机会,成绩明显下滑。“疫情期间很多人宅在家里,但我却比平常更忙,疏于对孩子的关注和陪伴,他考试排名下降,我有很大的责任。”吴义阳告诉记者,虽然长期早出晚归,见面的时间不多,但在沟通交流方面,父子俩早就达成默契——互相给对方“写信”,放在彼此可以看到的地方。现在,不论多忙、下班多晚,吴义阳都尽量抽空多陪孩子。
这些年,吴义阳平均每年都要给大山深处送去三四十封录取通知书,目送一批批大山的孩子以学生的身份走进城市,再以全新的面貌回到家乡。“有一户山民家里3个孩子,我给他们老大送通知书的那天,户主还坚持给我50块钱,还有20个土鸡蛋,这肯定是不能收的!”山民一家人的喜悦和热情让吴义阳记忆犹新,他也期盼着,明年能在第一时间拿到儿子的高校录取通知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