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远视性弱视治愈后近视的相关因素研究
2020-12-28唐云户
唐云户
【摘 要】目的:探讨分析儿童远视性弱视治愈后近视的相关因素。方法:2019年4月至2020年4月,一共有58例儿童原始性弱视治愈患儿在本院复诊,根据复诊结果将58例患儿分为两组,其中近视组有20例患儿40眼,正常组有38例患儿76眼,统计患儿的各项信息,采用统计学方法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近视组患儿的首诊年龄、遗传关系、首诊远视屈光度、首诊眼位、戴眼镜依从性与正常组存在明显差异(P<0.05)。首诊年龄、遗传关系均为儿童远视性弱视治愈后近视的独立危险因素,首诊眼位、首诊远视屈光度、戴眼镜依从性、每天户外活动时间为儿童远视性弱视治愈后近视的保护因素。结论:明确儿童远视性弱视治愈后近视的危险因素,在治疗儿童远视性弱视后,指导患儿准确规避危险因素,不断增加保护因素,可促进疾病正常治愈,可预防治愈后近视。
【关键词】儿童远视性弱视;治愈后近视;遗传关系;首诊远视屈光度
【中图分类号】R77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83(2020)11-0273-01
弱视属于儿童常见眼病,主要发生在3岁至6岁儿童群体。若在此时进行给予有效治疗,可有效患儿的弱视,可有效避免弱视对患儿学习、生活造成的影响。再者,随着年龄的增长、学习压力的增加,很多患儿会在治愈弱视后发生近视,严重影响患儿身心健康的同时,妨碍患儿健康发育[1]。再者,临床有研究[2]明确指出,儿童远视性弱视治愈后近视患者与正常近视患儿比较,弱视治愈后患儿的近视程度往往更严重,其视觉质量往往更低。为有效降低儿童远视性弱视治愈后近视,分析治愈后近视的相关危险因素,制定相应的预防策略是非常有必要的。基于此,本研究对2019年4月至2020年4月在本院复诊的58例儿童原始性弱视治愈患儿展开了相关研究,详细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2019年4月至2020年4月,一共有58例儿童原始性弱视治愈患儿在本院复诊,根据复诊结果将58例患儿分为两组,其中近视组有20例患儿40眼,男孩11例,女孩9例;年龄在3岁-6岁,平均(4.53±0.41)岁。正常组有38例患儿76眼,男孩19例,女孩19例;年龄在3岁-6岁,平均(4.50±0.43)岁。两组患儿的基线资料对比,P>0.05,但有可比性。
1.2方法
统计患儿的各项眼科治疗信息(患儿首次就診的年龄、临床治疗方法、玻璃体腔深度、远视屈光度、眼轴长度、远视性弱视的实际治愈时间、远视屈光度、首诊眼位等等),同时通过本院自制基础信息调查问卷,指导患儿、家长一起填写问卷,问卷内容有患儿姓名、年龄、出生时间、每天户外活动时间、每天近距离用眼时间、日常作息情况。父母是否具有近视等等内容。
1.3观察指标
患儿的单因素分析与多因素分析。
1.4统计学方法
所有研究数据均应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2 结果
2.1患儿的单因素分析结果
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近视组患儿的首诊年龄、遗传关系、首诊远视屈光度、首诊眼位、戴眼镜依从性与正常组存在明显差异(P<0.05)。详情见表一。
2.2患儿的多因素分析结果
多因素分析显示,首诊年龄、遗传关系均为儿童远视性弱视治愈后近视的独立危险因素,首诊眼位、首诊远视屈光度、戴眼镜依从性、每天户外活动时间为儿童远视性弱视治愈后近视的保护因素。详情见表二。
3 讨论
人从新生儿至成人,这一阶段眼睛需经历一个极为漫长的正视化过程中,但是远视屈光不正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不断降低,直到人成年,此时远视会接近正视状态[3]。正常来说,患儿远视正视化过程的速度与远视程度存在密切关系。但随着临床对儿童远视性弱视进一步了解,临床发现很多儿童远视性弱视治愈后会有近视现象。尤其是轻度远视患儿,主要是因为患儿看近物时,远视眼可有效弥补眼睛的调节功能,可改善视网膜物象清晰度,可增加视觉刺激[4-5]。但是,儿童远视性弱视治愈后近视依然会对儿童的生长发育造成影响,因此辨别分析儿童远视性弱视治愈后近视的危险因素、保护因素,增强保护因素,改善危险因素,促使治愈后近视现象减少时非常有必要的。
由上可知,明确儿童远视性弱视治愈后近视的相关因素可减少治愈后近视现象。
参考文献
[1] 李汉珍.儿童远视性弱视矫正后近视化的临床分析[J].世界临床医学,2017,11(7):142.
[2] 曹雨金,钟晖,陈仁典, 等.不同屈光状态下弱视儿童治疗效果的临床观察[J].临床眼科杂志,2018,26(3):262-264.
[3] 崔春梅.屈光不正性弱视学龄前儿童发病特点及与年龄的相关关系分析[J].医药前沿,2018, 8(7):59-61.
[4] 张素雅.12岁以下屈光不正性弱视儿童的发病调查及弱视训练对其调节功能的影响[J].医学临床研究,2017,34(7):1353-1355.
[5] 赵博文,付晶,洪洁, 等.屈光参差性弱视儿童双眼视觉状态[J].中华眼视光学与视觉科学杂志,2018,20(12):731-7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