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职学生课余体育锻炼的现状调查与对策

2020-12-28潘媛媛

职业·下旬 2020年10期
关键词:现状调查中职学生体育锻炼

潘媛媛

摘 要:本文对南京六合中等专业学校学生课余体育锻炼意识、锻炼时间、锻炼形式以及影响锻炼的因素、父母体育锻炼意识进行了调查分析,并针对问题提出相关改进策略。

关键词:中职学生    体育锻炼    现状调查

本文运用调查问卷、访谈等方法,对南京六合中等专业学校(以下简称学校)学生课余体育锻炼的现状进行了深入调查,旨在了解学生课余体育锻炼的现状,并采取科学的改进措施合理引导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确保每一个学生从中受益。

一、调查对象与方法

(一)调查对象

以学校高一至高三201名中职学生(男生101人,女生100人)和他们的父母为调查对象。

(二)调查方法

1.文献资料法

查阅了5本学校体育教育和课余体育锻炼方面的文献和著作,如《课外体育锻炼》《体育与健康》,并做了系统解读和摘录。

2.调查问卷法

编制了“学生课余体育锻炼”问卷,共发放问卷402份,收回402份,回收率100%,问卷经过有效度检验,符合调查问卷的要求。

3.访谈法

从被调查的学生中,随机抽取20名学生,以访谈方式进一步了解课余体育锻炼的状况。

二、调查结果和分析

本次调查从课余体育锻炼意识、锻炼时间、锻炼形式以及影响锻炼的因素、父母体育锻炼意识五个方面展开,结果如下。

(一)学生课余体育锻炼意识

本调查分别从“认为课余体育非常有必要,应该每天坚持”“课余锻炼可以有,可以没有”“排斥课余锻炼”三个角度了解被调查学生的课余体育锻炼意识(见表1)。

调查结果表明 :高达34.8%的学生完全排斥课余体育锻炼,几乎没有课余锻炼习惯,而42.3%的学生则认为课余锻炼可有可无。

由此可见,学校学生体育锻炼意识淡薄。因此,体育教师首要任务就是应着力提升学生对体育锻炼重要性的认识。

(二)学生每周课余体育锻炼频率和每次锻炼时间

调查结果如下(见表2)。

第一, 44.8%的学生课余时间从不参加体育锻炼,仅有4.0%的学生每周锻炼5次及以上。第二,仅有3.9%的学生每次锻炼时间能保证40分钟以上。第三,32.3%的学生每周能锻炼1~2次,但是每次锻炼时间明显不足,62.2%的学生每次锻炼时间都在20分钟以下。

锻炼身体贵在坚持,锻炼间隔时间过长或者锻炼负荷较低都收不到良好的健身效果。1990年国家教委颁布的《学校体育工作条例》中明文规定:“普通中小学校、农业中学、职业中学每天应当安排课间操,每周安排三次以上课外体育活动,保证学生每天有一小时体育活动的时间(含体育课)。”但从调查结果看到,学校学生体育锻炼频率低,且锻炼时间短,难以取得运动效果。

(三)学生课余体育锻炼形式

通过访谈得知,有锻炼习惯的学生运动项目比较单一。男生经常参加的运动项目是篮球和足球,而女生经常参加的运动项目则是舞蹈和健美操。访谈中,有学生指出学校体育课可供选择的运动项目太少,运动积极性得不到提升。

调查结果表明,学生都喜欢选择需要群体性参与的运动项目,女生则更重视体育锻炼的塑形作用。

(四)影响学生课余体育锻炼的因素

表3的调查数据可以给我们一些启示。

有29.4%的学生之所以不喜欢体育锻炼,是因为他们根本找不到适合自己的锻炼方式。

分析其原因,首先是中職学生深受唯分数论的影响,认为考到好成绩才是一个学生最大的成功,而体育成绩突出可能被人讥讽为“头脑简单,四肢发达”。中职学生本身文化底子就非常薄弱,自卑心理造成很多学生不愿意运动。

其次,德育教育、技能大赛、升学就业是中职学校开展学生教育的重心工作,体育学科往往得不到学校自上而下的重视。

再次,无节制地电子产品使用,占据了学生大量课余时间。从表格中可以看到电子产品诱惑大,导致学生没有精力参与到体育锻炼中。

(五)父母体育锻炼习惯

常言道,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然而,表4的调查表明,41.3%的父母只是偶尔锻炼,26.9%的父母从不锻炼,他们没有给孩子树立良好榜样。

三、调查结论

第一,中职学生课余体育锻炼意识淡薄,锻炼对学生而言,是学习和生活中的次要因素,是一件附属品。

第二,中职学生课余体育锻炼频率过低,甚至有部分学生从不进行体育锻炼。

第三,中职学生缺乏科学合理的指导,学校体育运动项目设置陈旧、形式单一,无法调动学生的运动兴趣。

第四,影响学生课余锻炼的主要影响因素有5个:项目不合适、没有场地器材、缺乏指导、害怕同学笑话、电子产品诱惑大。

第五,没有运动氛围的家庭,很难培养出一个热爱运动的孩子。

四、加强课余体育锻炼的主要对策

(一)发挥课堂主阵地的引领作用

教师应以新课改的理念为指导思想,积极探索体育课程现状改革,重视体育课程,以课堂为阵地,从学生需求和愿望出发,开展形式活泼、受学生欢迎、具有学校特色的体育课程。着重从思想上引领学生,从习惯上培养学生,行动上指导学生,科学引导学生参与体育锻炼,帮助学生养成肯锻炼、能组织、会锻炼的终身习惯。

(二)创新体育课程组织形式,成立形式丰富的体育社团

影响学生课余体育锻炼其中一个因素就是学生找不到适合自己的项目。近几年,学校已经成立啦啦操、足球、羽毛球、排球、跆拳道、武术等社团,在社团教学中,学校先重点培养一批有体育特长,且有一定组织能力的体育尖子生,这部分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负责课余体育锻炼的组织和实施工作。实践表明,社团可以极大地丰富课余锻炼形式,营造健康向上的运动氛围,促进学生持续锻炼习惯的养成。

(三)加大经费投入,增加体育设施

学校管理部门应设立专项经费用于场馆建设和维护添置体育器材,在学校建设规划中明确体育场地的适当比例,为中职学生体育锻炼提供必备的基础设施条件。根据学校体育运动设施、器材配备情况,逐步改善学校场地和器材情况。在课余时间,学校运动场所和器材可以制定相应的借还制度,应向中职学生常态开放,以便课余体育锻炼更好地开展。

参考文献:

[1]成月祥.提高大学生参加体育课及课外体育活动兴趣的方法[J].体育科研,2000(12).

[2]吕进.中职学校学生体育锻炼现状研究[J] .科技视界,2013(8).

[3]朱玉芳.学生体质健康的影响因素与学校体育的应对[J] .体育学刊,2006(3).

(作者单位:南京六合中等专业学校)

猜你喜欢

现状调查中职学生体育锻炼
浅谈中职英语单词教学策略
浅谈如何在语文课堂上激发中职学生学习的主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