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智慧的表达

2020-12-28严阳

思维与智慧·上半月 2020年12期
关键词:唐太宗陛下坏人

严阳

唐人吴兢的《贞观政要·卷二·论纳谏》中记载,贞观初年,唐太宗李世民与黄门侍郎王珪在宴会上交谈,当时有个美人在旁边侍候——此人本是庐江王李瑗的爱姬,李瑗败事后,被籍没入宫。唐太宗指着她对王珪说:“庐江王荒淫无道,杀害了她原先的丈夫而把她占为己有。如此这般暴虐,他怎会不灭亡呢?”王珪离座说道:“陛下认为庐江王夺取她是对了呢,还是不对?”唐太宗说:“哪有杀人而夺取其妻的道理!你却问我对不对,这是什么意思?”

故事到这里,我们其实对于唐太宗“收编”庐江王李瑗的做法是否妥当,应该一清二楚;不仅如此,我们对于王珪向唐太宗提出的问题,到底是出于什么用心,以及他对这问题到底是怎么看的,也应该心知肚明。但是,鉴于王珪面对的是皇帝——虽然他是一个相当开明,并以善于纳谏闻名于后世的皇帝,可皇帝毕竟是皇帝,谁都知道一旦惹毛了他,一旦他翻脸不认人了,那么,后果将会是十分严重的。所以,王珪一方面要表明自己的立场和观点,另一方面也要充分注意唐太宗的感受,选择合适的表达方式。而他在这里,向唐太宗抛出问题,可以说是他“引王入彀”的第一步:让唐太宗先行表态,否定庐江王李瑗的做法,进而为下文他“类推”、否定唐太宗的做法做好了必要的铺垫。

接下来王珪是怎么做的?他先把前面的话题搁在一边,与唐太宗讲起了自己看到的《管子》一书中的一段故事:齐桓公到了郭国,问那里的父老:“郭国为什么会灭亡?”父老说:“因为郭君喜欢好人而厌恶坏人。”齐桓公说:“照你所说,他是个贤君啊,怎会灭亡呢?”父老说:“不是这样,郭君喜欢好人却不能任用,厌恶坏人却不能摒弃,所以灭亡。”紧接着这个故事,王珪把问题拉回了现实:如今庐江王李瑗的这个妇人还在陛下左右,所以我猜测陛下的心意认为这样做是对的,陛下如果认为不对,那就是所谓知道邪恶而不能摒弃了。”——意谓唐太宗明明知道“收编”庐江王之妻不对但却不能收手。

王珪是不是很厉害?他所担任的黄门侍郎这个官职,是皇帝的近臣,负责的是其日常机要,接触皇帝的机会很多。所以,他对于唐太宗喜欢阅读史籍以史为鉴的习惯十分了解。因此,他投其所好,也从史籍入手,从《管子》中所讲的一段与今天发生在唐太宗身上十分相似的事儿入手。最终,他由昔日郭国灭亡,源于郭君“喜欢好人却不能任用,厌恶坏人却不能摒弃”,自然而然地得到了唐太宗今天这样做与郭君相类——“知道邪恶而不能摒弃”的结论。而郭国被灭无疑是让唐太宗最为警醒的事儿:他之所以对于臣子的“谏诤”喜闻乐见,根本原因在于他希望看到的唐朝的长治久安,避免前朝由治而乱的“周期律”的重演。

王珪對唐太宗的此番谏诤,是不是有胆有识,设计精巧?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所以,唐太宗听罢大为欣喜,夸他讲得好极了,并马上命令把这个美人送还给她的亲族。因此,我们是不是可以说,对于唐太宗来说,胸怀和气度很重要;而对于王珪来说,智慧的表达与勇气同样重要?

(编辑  余从/图 雨田)

猜你喜欢

唐太宗陛下坏人
Chapter 5 An important visitor第五章 一位重要的来访者
唐太宗慧眼识马周
陛下
唐太宗 善听劝谏
坏人长什么样
唐太宗慧眼识马周
警察教你识坏人
为何称“皇帝”为“陛下”
短文三则
父与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