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当代互联网社会中的“皮格马利翁情结”

2020-12-28易韬威

戏剧之家 2020年35期
关键词:亲密关系

易韬威

【摘 要】“皮格马利翁情结”是心理学上的一个重要概念,它曾在不同的领域以不同的内涵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本文试以网络文学作品《看不见的女友》为例,介绍当代网络中“人与非人”的亲密关系中的“皮格马利翁情结”,并分析其社会学上的起因。在当代社会中,人类的情感观念发生了转变,同时随着社会的发展及互联网的进步,这种亲密关系离人们的生活也越来越近。认识并理解这种情感,有助于人们理解并面对这个多元化的现代社会。

【关键词】“皮格马利翁情结”;虚拟伴侣;亲密关系

中图分类号:C912.6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20)35-0180-03

青年作家“里八神”曾经在网络论坛上发表一篇小说《看不见的女友》,在网络上引起了一阵热议,2012年2月,知名导演易小星将该小说改编成同名微电影上映。这篇小说曾发表于期刊《喜剧世界(下半月)》2012年第五期,讲述了一个男青年因为一时兴起,在同租的室友与同事们面前假装自己结交到了女朋友后的一系列生活。[1]

尽管已经过了8年,小说在网络上仍然保持着较高的热度,在微博、贴吧、豆瓣等平台上引起了许多读者的强烈共鸣。这一网络文学作品长久的生命力背后体现出的是当代年轻人在面对人际交往、择偶观念上的一些困境与思考。

一、“虚拟伴侣”下的“皮格马利翁情结”

在小说里,男主人公“虚拟”出一个假想的女友,并维护着这段并不存在的恋人关系,从而影响到其与室友、同事、亲人之间的交往。这一故事情节的源头可以追溯到古希腊罗马时代的皮格马利翁神话。在经过小说作者的现代化表达后,这一情节引发了两千年后当下年轻读者群体的强烈情感共鸣,可以看出这一类故事所拥有的长久生命力与艺术价值。

在古罗马诗人奥德威的《变形记》(Metamorphosis,1-8)中,塞浦路斯雕塑家皮格马利翁认为凡间女子道德败坏,因而不愿与她们结婚。他以精湛的技艺雕刻了一尊心目中完美的少女像,视其为爱人,并以全身心的爱意投入其中。爱神维纳斯为其感动,赋予了少女像生命。[2]而这一类故事随着历史的不断发展,已不再局限于恋物情节,参与其中的包括了“人格化的物”,甚至脱离物质实体,扩展到“人格化的虚拟物”。小说中所描绘的“看不见的女友”,表现出的就是一个不具有实际载体的“女友”概念,不再指向某一具体实物,而是指代一种不同于单身生活的生活方式。

(一)传统意义下的“皮格马利翁情结”

19世纪与20世纪之交,精神分析和性病学的发展将“皮格马利翁情结”(德语词汇Pygmalionismus)一词引入了学界的视野。这一概念直接导向的结果包含两个方面的内容:其一是心理学上的“皮格马利翁效应”(Pygmalion Effect),后来也称“期待效应”,用来比喻教育者对学生不同的期待在学生身上所造成的不同影响;其二是人与非生命人像的性爱,但这一方面的研究由于社会与伦理上的压力,并没有受到足够的重视。在当时的学界看来,“皮格马利翁情结”是一种应当治疗的、性心理上的错位现象,与恋尸、猥亵尸体等行为相关。在当代学界的探讨中,则更倾向于讨论这一情结所反映的“恋物”倾向。[2]

实际上,与非生命物的爱和“恋物癖”并非完全相同。恋物是通过物品或者身体部位得到心理上的满足,而我们所探讨的小说背后反映出的情感现象,它的对象则更多的是人格化的物,甚至是没有现实载体的抽象人格。在时代的发展下,这种情感也在不断发展分化,呈现出各种不同的特点。所以我们也有必要在更广阔的背景下来看待这种广义的非人之恋。

(二)不同角色下的无机造人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外国文学文化研究中心的程林在《“皮格马利翁情结”与人机之恋》一文中提到了九种不同的非人亲密关系,对应了九种无机造人的性质,分别是生理性、被动性、两极性、角色性、替代性、审美性、精神性、虚拟性和消费性。这九种关系互有交叉,共同维持着“人与非人”之间的亲密关系。[2]

我们试以《看不见的女友》为例,对这种人与非人的关系进行分析。这位“看不见的女友”不存在现实生活实体,同时小说的主人公也清楚认识到它并不存在于现实生活中,不能直接作为人类情感欲望的承受对象而作出反应。它的“人格”是伴随着主体的活动而存在的。相比于有形的“非人”,这种无形的“非人”有着更加强烈的精神分裂特征。作为性欲承受者的被动性、作为性别角力工具的两极性特质被模糊化了:“看不见的女友”是以主体的活动为前提的,“她”存在于主人公周边的人对主人公的认知当中。

作为被选中的交互对象,这一类“看不见的女友”扮演着与主体不同的角色。这种自我传播的行为类似于一种对内心秩序的协调。在小说的情节中,这种情感得以维持的原因是主人公认为维持这种秩序的代价很低,而且能够为其带来一种新奇的体验——不仅是对自己而言,而且还有周围人对自己交流的转变。主人公从一个并不存在的女友身上获得了恋爱的感觉——一种对于真人的、情感上的补偿。

但是相比于具备有形实体的“非人”,这种无形的女友并不像皮格马利翁的大理石雕像,能够带来审美上的补偿。这种完全取決于主体的行动与认知中的人格具备着典型的唯心主义特质,这也就决定了它在审美上只能被视作一种自恋过程,而无法实现对现实中男女间亲密关系的审美意义上的替代。这也是这种无形之恋难以持久的原因之一。

相对的,作为极端的单项情感模式,这种无形之恋的精神性得到了相当程度的强调。小说里的主人公能够清楚地认识到“她”并不存在,所以在小说的结尾,主人公也能够从这段感情中抽身离去。假设主人公像皮格马利翁一样沉浸在一种狂热的情感之中,精神性上的满足开始替代审美性上的满足,虚拟的满足开始替代现实的满足,这种情感就有可能一直持续下去。

随着社会的发展,这样的情感已经有了很好的参考对象,这就是在肉身退出下的虚拟伴侣。程林的研究中以二次元偶像“初音未来”为例,展现了一种颠覆性的维度——人与虚拟人的关系舍弃了身体接触的满足感,以精神上的融合为追求。实际上,像“初音未来”一样的二次元角色,本质上具备着参与情感构建的消费性商品属性。由于资本需要将角色作为商品推向更广的消费人群,这样的虚拟伴侣常常伴随着种种争议。比如说在二次元文化研究领域内常引起讨论的“软色情”问题,标志着在与虚拟伴侣的亲密关系中,虽然肉身退出,却并不意味着肉体上的欲望退出。相反,这种欲望作为消费文化中的一部分,促进着这种情感的商业化表达。而《看不见的女友》中的假象女友,虽然不具备消费性商品的属性,但是也因此而难以持续,主人公在失去新奇感后,便从这段亲密关系中抽身而去,解除了周围人的误会。

二、当代背景下的“虚拟伴侣”

(一)“虚拟伴侣”的新发展

小说《看不见的女友》2012年就已经在网络上广泛传播,它本可以像那个时代众多繁杂的网络文学作品一样慢慢沉寂,但事实上,这个故事至今仍然有着长久的生命力。究其原因,它所反映的这一现象近年间不断有着新的发展。

由前一章节我们可以看到,这种虚拟亲密关系难以持续的关键在于小说中“完全由自己决定”的设定,亲密关系的主动权完全掌握在某一方手中的话,自然难以长久。而抛去这个关键因素,仅仅提取出“虚拟伴侣”概念,那这个概念近年来年一直有着新的发展。

从2014年下半年起,一个新的网络职业“虚拟恋人”开始进入人们的视野,一批陌生人情感社交应用开始兴起。人们在网络上付出金钱,即可得到“恋人”的关怀,无论是情感上的倾听与安慰,还是陪伴带来的满足。行业尚不规范,不可避免地“染黄”,经过有关部门的整顿后生意也不再红火。但这一职业的短暂火爆却暗示着年轻人在情感交往上的巨大需求——需求着亲密的情感,却忌惮着代价;需求着情感上的安慰,却忌惮着付出的代价打乱已有的生活。[5]

为什么年轻人忌惮着情感上的付出所带来的代价呢?这其中存在着两方面的原因,一个是过高的风险,一个是可选的替代。

过高的风险既有现代年轻人情感脆弱的因素,更大的方面则是现实生活上的压力。爱情如果走向破灭自然会令人伤心,如果走向婚姻同样会让人面临巨大的生活压力,而哪怕维持恋人的状态,也会让人面对不确定的未来而心生疲惫。生活上、工作上,年轻人面对着养家糊口或是谋求发展的巨大压力,恐怕也无暇再付出一段真挚热烈的情感,更别提在本已紧张的生活上承担着情感失利带来的打击。

在小说里,同事们认为主人公“失恋”后,对他表现出的种种关怀,其实就反映着社会对失恋的普遍认知:失恋是需要关怀的痛苦与不幸,而不是一段感情的自然结束。乃至于后来主人公所认识的相亲对象,也自然地认为主人公内心的空虚是“失恋”留下的创伤,哪怕主人公实际未曾有过恋爱,更别提失恋,却也好好地体会了一把失恋的感觉。

在这样的现状之下,年轻人寻找替代的恋人也是情理之中了。最有代表性的例子就是偶像文化的发展。21世纪中国的偶像文化,在经历了前十年“超级女声”等选秀节目的摸索之后,借鉴日韩等国的经验,已经走出了一条十分成功的商业道路。日韩等国发达的偶像文化构建在本国年轻人高工作压力与低欲望社会的背景之下,其商业化特征十分明显,无论完美还是真实的男女友形象,始终都紧贴粉丝群体的兴趣期待,消费性特征明显。在商业化资本的力量之下,只要有需求,就会有紧贴需求的产品出现。

(二)虚拟世界与亚文化的兴起

小说完成的2012年正值移动互联网发展的浪潮来临。8年后的今天,虚拟的网络世界与现实世界的距离越来越近,當初看起来可能还有些新奇的“虚拟伴侣”,现在也变得不那么新奇了。

“虚拟伴侣”最鲜明的特性就是虚拟性,而这一特征在当前的网络文化中尤其明显。无论是将完美的异性形象寄托在虚拟的动画或者游戏角色上、从中获取情感寄托的二次元爱好者,还是憧憬着优秀的偶像并为之付出情感的“追星族”们,曾经的网络亚文化越来越多地出现在主流的视野当中,这也是当前网络环境日趋多元与包容的体现。

偶像文化与二次元文化发达的日本社会可以为我们带来一些启示。日本泡沫经济瓦解后,“终生雇佣”和“年功序列”制度下,原本衣食无忧的日本年轻人遇到了严重的工作问题,非正式雇佣和啃老族大量出现,失去生活目标的“尼特族”(Not currently engaged in Employment, Education or Training)兴起。年轻人的生活观念也出现了两重转变,安于现状的保守意识增强,无欲无求的年轻人增多。即使努力也得不到回报的物质现实面前,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开始转向追求精神层面的满足。这一结果就是“低欲望社会”的出现。[3]

而在中国,近年来也出现了像“佛”与“丧”的亚文化现象,全国结婚率与生育率连年下跌,晚婚、慎婚甚至走向“单身社会”,成为了越来越多年轻人的选择。[4]

在这样的环境背景下,年轻人越来越不愿将情感寄托在善变又难以掌控的他人身上,自然就会发生将情感寄托于“非人”的转变。

三、总结

人与“非人”的情感,本质上还是具体的人与抽象化的人格之间的情感,这种情感曾经被认为是一种病态的怪癖,但如今已经有越来越多的人试图将他们的情感寄托在抽象化的人格之上,这种现象有着复杂而深刻的社会文化背景。如果这种情感能够帮助人们面对越来越大的精神压力,确实很难说这是一种坏事;但如果它令人沉迷其中难以自拔,甚至难以区分假想与现实的边界,那也是一件令人悲哀的事情。去面对和认识这种现象,了解其特征,才能更好地认识我们的精神与物质生活。

皮格马利翁的神话已经有几千年历史,而这一神话的内涵变迁一直在与时代的变化相呼应。封建时代的人们,惊叹于皮格马利翁上可通神的情感付出,以此作为艺术家的创作标准,希望也能创作出栩栩如生的艺术品;工业革命后,人们开始注重心理学的发展,并从这一神话中得到了教育心理学上的启发,认识了期待在教育中的重要作用;而今天,社会的发展与互联网的进步,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去重新审视曾经被认为是性扭曲的这种亲密关系,为古老的神话赋予新的意义。

参考文献:

[1]里八神.看不见的女友[J].喜剧世界(下半月),2012,(05):38-39.

[2]程林.“皮格马利翁情结”与人机之恋[J].浙江学刊,2019,(04):21-29+2.

[3]师艳荣.中国“佛系青年”在步日本年轻人后尘?[J].世界知识,2019,(16):70-71.

[4]周凤梅.低欲望社会症候下佛系亚文化群像的认同危机与身份建构[J].中国图书评论,2019,(11):45-52.

[5]周凤婷.虚拟恋人:爱与怕的无处安放[J].小康,2015,(06):78-79.

猜你喜欢

亲密关系
Outpatient hybrid endoscopic submucosal dissection with SOUTEN for early gastric cancer, followed by endoscopic suturing of the mucosal defect: A case report
亲密,别陷入相处误区
你若不离不弃 我必生死相依
暴力 亲密关系中的致命毒瘤
你为什么不愿意走入一段亲密关系?
如何建立良好的亲密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