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职院校计算机教学的高效课堂构建策略探讨

2020-12-28郭隆平

电脑知识与技术 2020年31期
关键词:中职院校高效课堂计算机

郭隆平

摘要:在当前信息化的时代下,作为社会人才,不论其专业、层次,都必须要具有熟练的计算机知识及操作技能,这样的人才才有可能得到社会的认可,实现更好的就业与发展,否则的话就难以适应当前的生活、工作乃至学习环境,不论是就业还是个人发展都将面临重重阻碍,不易实现个人价值和自我追求。为此,在如今的中职院校人才教育、培养当中,我们必须要重视并切实做好对学生的计算机教学,构建计算机教学高效课堂,提高教学的效率与质量,使学生能够更好的掌握计算机理论知识及操作能力,从而促进其更好的就业,实現更好的学习、成长与发展。本文基于作者自身的实际教学工作经验与学习认识,首先简单分析了构建中职院校计算机教学高效课堂的必要性,然后主要就中职院校计算机教学的高效课堂构建策略提出了部分探讨性建议,以期能为教育、教学工作的实践提供参考与指导。

关键词:中职院校;计算机;高效课堂;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20)31-0172-02

信息化技术的普及,对社会的方方面面都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和影响,如现代社会的生活、工作和学习,都无一能够离开信息化技术,这进一步带动了社会对人才需求的转变,并对社会教育、教学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作为现代化人才不仅要具备过硬的专业知识、能力,同时还要能够具有熟练的计算机知识及操作技能,这样其才能够更好的适应信息化社会,得到更高的认可,实现更好的发展。

1 构建中职院校计算机教学高效课堂的必要性

在我国的社会人才教育、教学体系当中,中职院校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其需要为社会培养、输送具有高度实用性的技术型人才,满足社会建设、发展对人才的需求,使人才与社会实现同步的、共同的发展[1]。不过,在以往的中职院校人才教育、教学工作当中,我们通常侧重的是对学生的专业知识、技能教学,认为学生只要能够在专业领域当中,具有深厚的理论知识基础,及过硬的操作技能,便可以得到社会的认可,实现个人就业与发展,并对社会的建设、发展起到推动作用。但这样的情况在今天已经发生了改变,即使是一个人在专业领域方面已经取得了一定的学习成就,他也不一定就会被认定为是可用的社会人才,因为在信息化的时代与社会背景下,人才的评价标准有了很大的扩展。作为现代化人才,其既需要具有专业的知识、技能,同时还需要具有信息化、计算机方面的知识和能力,只有这样的人才才能够适应当前的社会生活、工作和学习环境,成为被认可和接受的人才。

在以往的中职院校人才教育、教学中,由于学校和教师将过多的注意力投放在了专业教学上来,所以对于计算机的教学较为松懈,学生方面也并不太重视对计算机的学习,认为这对于其今后的就业没有太多关联,所以中职院校的计算机教学质量和效率确实并不太理想,阻碍了学生的学习、成长与发展[2]。对于这样的情况,在当前的教学中必须要做出改变。要根据学生的发展需求,对计算机教学做出改进与优化,加强对高效课堂的教学探索,通过高效课堂的构建,来提高计算机的教学效率与质量,使学生能够在实现专业知识、技能发展的同时,获得必要的计算机知识、能力提升,这对于学生今后的就业和职业发展来讲,是具有高度必要性的。

2 中职院校计算机教学的高效课堂构建策略

2.1 提高学生对计算机学习的重视力度及兴趣

为了构建中职院校计算机教学高效课堂,作为教师应当首先要提高学生对计算机学习的重视力度,转变学生以往狭隘、不全的认知,帮助学生认识到计算机学习与其今后就业也职业发展之间的关系,从而使学生能够如同对待专业学习一样来对待计算机的学习。再者,在实际的教学过程当中,为了保证课堂教学的效率与质量,教师更要提高学生对计算机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兴趣的驱使下,更加积极、主动的参与到教学中来,全程保持高度的注意力,认真听见、全身心配合,如此便能真正达到提高教学效率与质量的目的,使学生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获得更大的进步与提升[3]。

以中职院校计算机教学中的Excel教学为例,这是非常基础的一项计算机知识、能力,在学生今后的工作当中,可能市场都会用到。但就教学来讲,Excel的教学内容对于学生来讲是较为无趣和枯燥的,其中涉及了许多程式化的数据和公式功能,如果按照传统的教学方法,一开课教师便让学生打开课本,为学生讲解、演示相关的操作,便会大大降低学生学习的兴趣及能动性,难以取得理想的教学效率、教学质量。为了改变这样的情况,在高效课堂的构建中,教师可以巧妙的设置一个课堂导入环节,一开课首先为学生演示一些Excel的趣味化功能,如利用Excel绘画、利用Excel进行一些有趣的数据计算等等,以快速吸引学生注意力,消除教学可能给学生带来的枯燥感,让学生对Excel的学习产生主观兴趣。让学生认识到原来Excel并非那么单调,这样一来在兴趣的驱使下,学生便能够积极、主动的参与到教学中来,全身心的配合教学开展,认真学习、思考与练习,获得快速、显著的进步与提升。

2.2 根据教学内容合理创设教学情景

虽然就计算机专业来讲,其理论知识与操作能力同样重要,但是对于中职院校的学生来说的话,其应当更加倾向于对计算机操作能力的学习,以便在其今后的生活中、工作中乃至学习中发挥出效用。而计算机操作往往是与情景相关的,在不同的情景下需要进行的计算机操作各有不同,为了让学生能够提前适应各种操作环境,形成熟练的计算机操作能力,教师应当尝试根据教学内容创设教学情景,让学生在一定的情景之下来进行相应的学习和练习,让学生为今后的计算机应用做好准备,达到构建高效课堂的教学成效[4]。

如在实际的中职院校计算机教学中,教师可以创设一个学生求职的情景,让学生自己做出求职的定位和规划,如明确自己的理想岗位、理想薪资、理想工作地点等,然后再通过互联网,去全面的搜寻职位信息,找出符合自己意愿的工作岗位,并利用PowerPoint等信息软件,来制作自己的求职简历,将自己所学到的理论知识,进行实践应用。这样一来,学生的计算机和信息技术实践应用能力就可以得到显著的提升,让学生能够真正的学以致用,达到最理想的教学成效。

2.3 基于行动导向组织学生进行合作学习

对于中职学生来讲,其已经具有了较高的自主思考、自主行为能力,因此在计算机教学中,教师应当基于行动导向合理的应用好合作教学模式,组织和引导学生进行合作学习,以此达到提高教学效率、教学质量,构建高效课堂的教学成效。所谓的合作教学,简单来说指的是将学生划分为若干个小组,然后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针对某个问题、某个项目,进行学习行为、探究行为、实践行为探索,这能够将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全面的发挥出来,大大加深学生的学习认知、学习感悟,使学生更加牢固的掌握计算机操作技能。

以计算机的系统安全教学为例,教师便可以尝试应用合作教学模式,以行动为导向,组织和引导学生进行合作学习,让学生自己组建学习小组,可以相邻座位的为一个小组,也可以同一个寝室的为一个小组,以方便小组成员之间的探讨和交流。然后再让各个小组基于课本,结合自身在日常的计算机使用经验,共同探索应当采取哪些方面的措施来保证计算机的信息安全,计算机使用中有哪些行为和风险因素可能导致计算机信息安全受到侵害,以及应当如何规避这些行为和风险因素等等[5]。这样一来,学生的学习认知、学习体验就会更加的深刻,也会更加懂得如何保护自身的计算机信息安全。

2.4 和学生的专业学习相结合

中职院校的计算机教学开展还应当要与学生的专业学习深度的结合起来,以计算机教学达到促进学生专业学习、发展的效果,让学生的进步、提升更加全面,这样的教学才算得上更高效。不过,在教学实践当中作为计算机教师需要对学生的各个专业具有一定的了解,抓准各个专业对计算机知识、能力的需求,这样才能实现有机的教学结合。

以会计专业的中职院校学生为例,在对他们进行计算机教学的过程当中教师应当配置好软件平台,如各类主流的财务会计信息化软件系统、进销存系统、企业ERP系统等等。教师还要加强对学生的思想教育引导,让学生可能认识到信息技术的重要性,不能仅仅注重传统会计专业知识、能力的学习,还要注重会计信息化技术知识、能力的学习,这样才能更好的适应未来专业工作要求。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更需要将一些使用的计算机操作技能教给学生,保证学生能够在全新的信息化工作平台上,正确、高效的处理相关会计事务,熟练的掌握各项技能、技巧。如从实际的信息化会计工作情况来看,对于工资、固定资产以及成本和应收款项等专项会计事务的处理,都是非常普遍的、基础的,要求学生能够在上岗后,立即进行业务操作,因此教师便需要在保证学生掌握了传统处理方法的基础上,结合常用的财务会计软件,对学生进行信息化工作平台上的操作方法讲解,使学生熟悉相关的原理、流程和方法。再者,为了使学生能够在职业上获得更高程度的认可与更好的发展,教师还应当尝试引入供应链管理系统的教学,这也是现代会计信息化的基本工作内容,如关于存货管理、库存管理、销售管理以及采购管理等,都是在教学中教师应当教会学生的,而且应当通过虚拟的项目,引导学生进行实际的操作、练习。除此之外,还有一些更加常规的会计信息化技能,如数据排序、数据统计、图表生成等,教师更是要加强对学生的训练,使学生能够自如的进行正确操作[6]。

2.5 重视对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

在中职院校的计算机教学中,教师除了要帮助学生掌握计算机的相关理论知识及操作技能之外,更要对学生的信息素养进行引导,这一点同样是非常重要的。如果学生只是掌握了计算机的知识与技能,但是却缺少信息素养的话,那么他们就依然难以适应社会,不能将所学的知识、技能正确的、有效的应用于实际,甚至可能会受到错误、扭曲的影响,走上歧路。

为此,在实际的教学中,教师一方面是要指导学生客观认识网络世界,学会辨别网络信息的真假,不能轻信谣言,更不能在网络上传播谣言或其他的负面内容[7]。另一方面还要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网络道德感,不能借着网络这个“屏障”,干一些有损道德甚至触及法律底线的事,如不能谩骂、攻击他人,尊重网络知识产权,不能随意复制、盗用他人的知识成果等等。最后是要教会学生正确、高效、合法的获取自身所需的信息,如在其自身的专业学习过程当中,应当学会如何通过计算机网络获取到学习资料和最新的专业科研成果、发展趋势,增强学生查找、评估、有效利用、传达和创造具有各种表征形式信息的能力,并由此扩展学生对信息本质的认识,最终使学生形成良好的、全面的信息素养。

3 结语

当前,信息化技术已经全面、深入的渗透到了社会的方方面面,将人类社会带入了信息化时代,计算机、互联网已经成为了人们学习、生活与工作中的常态,如果缺少了良好的计算机操作能力、信息素养,就难以适应未来社会,不论是日常生活、社交還是求职、工作,都将面临很大的阻碍和难题,这就变向提高了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标准,不论一个人的专业知识、技能如何,都必须要同时掌握良好的计算机操作能力、信息素养。为此,如今中职院校人才教育、教学工作的开展,必须要对计算机教学予以更高程度的重视力度。尤其是作为教师来讲,其更需要对计算机教学做出科学的改进、优化,构建高效课堂,提高计算机的教学效率与质量,从而使学生能够更好的掌握计算机理论知识及操作能力,促进其更好的就业,实现更好的学习、成长与发展。

参考文献:

[1] 韦婵娟.信息化背景下的中职计算机教学改革研究[J].电脑知识与技术,2020,16(15):181-182.

[2] 杨英.中职计算机教学中提升教学有效性的方法研究[J].科技创新导报,2020,17(3):184-185.

[3] 叶春琼.探索关于中职院校计算机教学的几点反思及教学改革[J].通讯世界,2019(11):275-276.

[4] 李志华.中职计算机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西部素质教育,2019,5(18):121-122.

[5] 张善魁.中职计算机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价值提升策略[J].现代营销(信息版),2019(9):91.

[6] 林粼.从学科反思的角度看中职院校计算机基础教学的发展建议[J].课程教育研究,2019(4):24.

[7] 张文胜.中职学校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存在的问题和解决方案探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8(47):18-19.

【通联编辑:李雅琪】

猜你喜欢

中职院校高效课堂计算机
计算机操作系统
基于计算机自然语言处理的机器翻译技术应用与简介
信息系统审计中计算机审计的应用
中职院校Flash动画精品课程的设计与开发
Fresnel衍射的计算机模拟演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