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短期胰岛素强化治疗糖尿病的临床疗效观察

2020-12-28翟序艳

中国实用医药 2020年19期
关键词:糖尿病

翟序艳

【摘要】目的观察采用短期胰岛素强化治疗糖尿病的临床疗效。方法80例糖尿病患者,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44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口服降糖药进行治疗,治疗组患者采用短期胰岛素强化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病情控制情况及治疗前后空腹血糖(FBG)、糖化血红蛋白(HhAlc)水平。结果治疗组患者病情控制总有效率为90.91%,高于对照组的75.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FBG、HhAle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FBG、HhAlc水平均低于本组治疗前,且治疗组FBG(6.9±2.5)mmol/L、HhAlc(7.1±1.6)%低于对照组的(8.3±3.O)mmol/L、(9.2±2.9)%,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短期胰岛素强化治疗糖尿病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常规口服降糖药治疗,可控制病情,改善患者的血糖水平,值得在临床进行推广。

【关键词】短期胰岛素;强化治疗;糖尿病

DOI: 10.14163/j.cnki.ll-5547/r.2020.19.044

当今糖尿病是被全球性关注的健康问题,其发病率呈现出逐渐增长的局势。随着人口老龄化、生活方式的转变、肥胖人群增长,患病人数也随之增多。这主要是环境、年龄、遗传及生活方式与其他影响因素的关系,在临床实践中,其症状表现为多尿、多食、多饮、肥胖等,近年来,中老年人患糖尿病的越来越多,其特点是糖尿病病史5-20年,身体瘦弱,血糖控制差。[1]。在2型糖尿病患者中有些患者以胰岛素抵抗为主要症状,多为胰岛素抵抗促进胰岛素敏感性逐步地降低,其血液中胰岛素的增加补偿了胰岛素抵抗,但相对于患者高血糖状态,其胰岛素分泌保持在不足状态[2],这一直是临床治疗实践中重要研究课题之一。现结合文献分析糖尿病采用短期胰岛素强化治疗的临床效果,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本院2015年1月-2019年1月收治的88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44例。治疗组中男32例,女12例;年龄28-75岁,平均年龄(51.0±23.5)岁。对照组中男30例,女14例;年龄26-74岁,平均年龄(50.0±24.0)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诊断标准依据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会制定的糖尿病诊断标准[3]:①有典型的症状和突出表现并FBG水平≥7.0 mmol/L或餐后2h血糖水平≥11.1 mmol/L;②不具有典型的症状和突出表现,检测FBG水平≥7.0 mmol/L或餐后2h血糖水平≥11.1 mmol/L应复查,仍然具有结果超过上限值可确诊为糖尿病;③非典型症状并检测结果仅FBG水平≥7.0 mmol/L或餐后2h血糖水平≥11.1 mmol/L,糖耐量试验结果2h检测血糖水平≥II.I mmol/L者可诊断为糖尿病。

1.3纳入与排除标准纳入标准:病程<15年,使用降糖药治疗3个月左右仍未取得控制血糖的理想效果的患者。排除标准:患有严重胰腺炎病情出现并发症,严重泌尿生殖系统疾病尿道炎、膀胱炎、附件炎、盆腔积液、子宫肌瘤、子宫内膜炎等疾病,药物禁忌证以及重度高血压重患者。

1.4方法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口服降糖药进行治疗。给予二甲双胍500 mg餐后口服,1次ld;血糖监测4-5次/d。治疗组患者采用短期胰岛素强化治疗,给予患者门冬胰岛素30注射液6-14U/次,于每日三餐前皮下注射,血糖监测5-7次/d.依据监测指标调整胰岛素剂量,确保患者的FBG水平保持在4.4-7.0 mmol/L,非空腹状态下血糖水平10 mmol/L,剂量依据血糖指数进行调整。直到患者血糖水平达到标准,两组患者均治疗2个月。

1.5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比较两组患者病情控制情况及治疗前后FBG、HhAlC水平。观察两组患者治疗2个月后的效果,经临床诊断符合實际卫生组织提出的糖尿病判定标准[4],对糖尿病病情改善情况设置为理想控制、较好控制、控制不良3个等级。理想控制:无糖尿病症状,并FBG水平<7.2 mmol/L,餐后2h血糖水平<9.9 mmoUL:较好控制:糖尿病症状基本消失并FBG水平为7.2-8.3 mmol/L.餐后2h血糖水平9.9-11.1 mmol/L;控制不良:糖尿病症状仍伴随,并FBG水平>8.3 mmol/L.餐后2h血糖水平>11.1 mmol/L。总有效率:(理想控制+较好控制)/总例数×100%[5]。1.6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对研究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X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病情控制情况比较治疗组患者病情控制总有效率为90.91%,高于对照组的75.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两组患者治疗前后FBG、HbAlc水平比较治疗前,两组患者FBG、HbAlC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FBG、HhAlc水平均低于本组治疗前,且治疗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讨论

糖尿病(diahetes mellitus. DM)为临床常见疾病之一,属于慢性疾病,对患者的消耗极大,给患者的健康、安全带来极大危害。患者多因临床表现为糖、蛋白质、脂肪代谢紊乱等导致摄人不足、吸收不良或过度损耗营养素等引发营养不足症状。当血糖和组织中的糖含量上升时,已经发展到酸性环境导致组织抵抗力降低阶段,抗体形成受阻并免疫功能下降,白蛋白减少[6.7]。随着糖尿病病程的延长,胰岛B细胞功能逐渐下降,血糖水平的稳定靠单纯口服降糖药难以取得。因此,胰岛素成为临床上公认的有效治疗方法。虽然降糖药口服可在正常范围内控制血糖水平,但对内皮细胞功能和胰岛B细胞功能保护效果不佳,甚至有对细胞功能不利的因素。采用短期胰岛素强化治疗能够提升人体胰岛B细胞的正常分泌,有效控制高血糖症状,促使胰岛B细胞功能修复,减少胰岛素抵抗,有效保护患者内皮细胞,预防高血糖引发的并发症,提升短期治疗效果[8.9]。

猜你喜欢

糖尿病
中医治疗糖尿病的疗效观察
论Ⅱ型糖尿病的形成与调治
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尿酸与糖尿病肾病的相关性
抽烟增加糖尿病并发症风险
跟踪导练(一)(5)
抽烟增加糖尿病并发症风险
年轻瘦人糖尿病增多
糖尿病患者患癌几率高
Ending teen smoking
11月微博活动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