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疗小组在护理风险管理中的临床效果分析
2020-12-28代婷婷刘静张英
代婷婷 刘静 张英
【摘 要】目的:对静疗小组在护理风险管理中的效果进行探究。方法:按照抽样原则对我院2018年3月~2019年5月期间接診的68例患者开展研究,根据电脑随机法分为对照组、研究组,均34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研究组在此基础上加入静疗小组,比较两组干预效果。结果:护理后,研究组不良事件发生率、非计划性拔管率低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基于静疗小组的护理指导,可减少不良事件,降低非计划性拔管率,值得优选。
【关键词】护理风险管理;静疗小组;应用效果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83(2020)11-0206-01
对于静脉输液患者而言,护理风险的存在易导致不良事件,降低输液效果,造成护患纠纷[1]。近些年,静疗小组的成立、运用有效解决了静脉输液中因护理风险所引起的不良问题,提高输液质量,优化治疗效果[2-3]。为了进一步明确静疗小组在护理风险管理中的可行性,现对我院应用静疗小组管理的患者临床情况进行探究,如下。
1 资料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研究符合医学伦理委员会的基本原则,并且所欲患者知晓研究,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现按照电脑随机法对我院68例患者进行分组,对照组34例,男18/女16,年龄25~60岁。研究组34例,男20/女14,年龄28~60岁。经比较,确定两组基线资料无差异。
1.2方法
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即评估血管条件,确定穿刺部位,建立静脉通路,按医嘱进行对症治疗,此期间重点观察患者穿刺部位及其周围皮肤情况,一旦发现异常问题,立即配合处理。
研究组采取基于静疗小组的护理指导,如下:(1)成立静疗小组,成员为护士长(组长)、若干名护理人员(组员);由护理部组织统一培训,包括静脉穿刺理论知识、技能及静脉输液护理风险因素,以及各类药物的渗透压、禁忌症、不良反应、pH值等,确保提高自身对药物外渗应急处理能力;(2)加强病房后巡视,及时发现需调整液体的危险因素,联系医生配合处理;掌握静脉留置针的规范使用流程、PICC导管定期维护重要性、CVC日常维护必要性、敷贴的选择及应用等,避免发生静脉炎;③于PICC门诊实习、参与专家组织的定期集体授课座谈会,进一步丰富自身专业知识;④结合医院具体情况,完善、改进静脉治疗的相关制度及操作标准;⑤静脉输液不良事件发生后,立即反馈至相关管理部门,并且分析、讨论不良事件发生的原因,积极采取解决措施,降低护理风险。
1. 3观察指标
统计两组不良事件(药物外渗、静脉炎等)、非计划性拔管率。
1.4统计学处理
选择软件SPSS25.0为工具,计数资料用2检验,计量资料用t检验。(P<0.05)为检验标准。
2 结果
两组不良事件、非计划性拔管率对比: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不良事件发生率、非计划性拔管率均降低P<0.05,见表1。
3 讨论
静脉输液治疗作为临床上的常用给药方式,包括静脉留置针、PICC导管等,减少穿刺次数,保护血管,满足治疗需求。值得注意的是,静脉输液治疗过程中如果护理不当,则会导致一系列不良事件,增加非计划性拔管几率,造成输液失败。所以,如何做好静脉输液治疗的护理服务显得尤为重要。
静疗小组,一般是指负责输液治疗的护理人员组成专业小组,借助自身娴熟的专业技能、扎实的专业知识,为患者提供高质量护理服务[4]。赵彩云等[5]人已证实,静疗小组可降低静脉输液治疗中的护理风险,保证输液质量。本文结果显示,研究组不良事件发生率、非计划性拔管率均较对照组低,说明常规护理指导下,护理人员缺乏对静脉输液知识的认识,加之护理人员未严格落实相关规程及准则、未明确特殊药物的给药途径,便会增加并发症静脉炎、药物外渗等不良事件风险,加重患者痛苦。而静疗小组则可以通过组织护理人员参与相关业务培训,进一步增强自身护理人员综合素质,提高业务能力,使其在工作中严格控制、监测、管理静脉注射治疗各环节,从而减少静脉输液相关不良反应。
综上所述,静疗小组在护理风险管理中的效果是值得肯定的,可推广。
参考文献
[1] 王晓楠.静疗小组在产科护理风险管理中的作用[J].中医药管理杂志,2019,27(22):184-185.
[2] 连亚霞.静疗小组对临床护理工作的影响研究[J].中外医疗,2019,38(33):165-167.
[3] 辜茜娟,卢致辉.静疗小组在神经外科护理风险管理中的作用探讨[J].基层医学论坛,2019,23(15):2214-2215.
[4] 张观玲.静疗小组对静疗工作的影响效果观察[J].中国现代医生,2018,56(34):156-158.
[5] 赵彩云,向军莲.静脉输液治疗小组在护理风险管理中的应用价值[J].智慧健康,2018,4(32):74-75+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