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匠精神:深藏于中华民族基因中的精神密码
2020-12-28
“择一事终一生”的执著专注,“干一行专一行”的精益求精,“偏毫厘不敢安”的一丝不苟,“千万锤成一器”的卓越追求……这些工匠精神的内核,早已存在于中华民族的基因之中。
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上指出,在长期实践中,我们培育形成了“执著专注、精益求精、一丝不苟、追求卓越的工匠精神”。迈向新征程,扬帆再出发,亟待一大批具有工匠精神的劳动者挥洒汗水、奉献智慧。
推崇工匠精神已成为社会共识。“择一事终一生”的执著专注,“干一行专一行”的精益求精,“偏毫厘不敢安”的一丝不苟,“千万锤成一器”的卓越追求……在中国,“工匠精神”古已有之。“匠,木工也。”今天作为文字的“匠”,早已从木工的本义演变为心思巧妙、技术精湛、造诣高深的代名词。精益求精、一丝不苟等工匠精神的内核,早已存在于中华民族的基因之中。
“道法自然,合于天道”
商周时期,中国社会創造力已呈现繁盛之态,有“百工”之盛。到了战国初期,鼎鼎大名的《考工记》里将社会职位组成分为六种:王公、士大夫、百工、商旅、农夫与妇功,所谓“国有六职,百工与居一焉”。在战国时代,除了有诸子百家争鸣造就了中华民族思想熠熠生辉,持续迸发的工匠精神也筑牢了中华民族百业兴旺的根脉和地基。那个伟大的时代,还诞生了鲁班这位世界级工匠。
在国人心中,鲁班集工匠、技术家、发明家于一身,把工匠技艺发挥到了极致,已成为“工匠精神”的典范。在这位“祖师爷”的诞生地,有无数美好的传说至今仍在流传。传说北京白塔寺白塔的裂缝是鲁班给修补好的,山西永乐宫是鲁班建造的,四川大足北山石像是鲁班雕刻的,杭州西湖上的三潭印月是鲁班用来镇压黑鱼精的香炉的三只脚……虽说这些传说有很多演绎的成分,但无可否认的是,鲁班已成为一个特定的符号。
“道法自然,合于天道”,工匠的最高境界便如是。自古以来,大国工匠们把对自然的敬畏和虔诚倾注于一双双巧手,让中国制造独具东方风韵。
中国从来就不缺乏能工巧匠,除了技艺精湛的鲁班,“游刃有余”的庖丁,还有很多在今天看来并非专业的工匠人。在那个遥远的年代,他们运用独有的聪明才智和工匠精神,雕刻了一个时代的特质。他们中,有铸造出“稀世珍宝”编钟的曾侯乙,有发明地动仪的张衡,有发明木牛流马的诸葛亮……他们成为后世工匠们毕生的追求。
工匠们缔造了中华辉煌的造物文明
历史上,勤劳而智慧的工匠们缔造了中华辉煌的造物文明。
农耕时代,中国一直是全世界最大的产品输出国,中国的丝绸、瓷器、茶叶、漆器、金银器、壁纸等精美的产品,是世界各国王宫贵族和富裕阶层的宠儿。
中国的产品曾一度被西方世界顶礼膜拜,能够使用有着浓厚东方风情的产品,一度成为西方上流社会彰显身份的象征。比如,中国红茶曾成为欧洲皇室贵族的标签。法国著名小说家小仲马在《茶花女》中描述:“你连中国红茶都喝不起,还算什么贵族?”
1717年,波兰国王奥古斯特二世和普鲁士国王进行了一场令人大跌眼镜的交易,向世人展示了什么叫“为爱痴狂”。他用600名全副武装的龙骑士——一支曾经为他建立功业的精锐部队,与普鲁士国王交换了151件康熙年制的瓷器。尽管它们当时并非古董,但一件中国瓷器仍然价值4名壮士!
精益求精,成为民族文化的重要支柱
中国书法、中国画、雕塑、手工艺术品目前仍是世界各地博物馆引以为傲的镇馆之宝,还在不断刷新当代全球拍卖纪录。自丝绸之路开启,中国古代能工巧匠们所生产的“作品”,一直都在影响着全世界。
千百年来,中华“大国工匠”们,用他们的双手和智慧,创造了令西方高山仰止的古代科技文明,由他们聚集起来的工匠精神也不断酝酿、发酵,直至成为中华民族文化重要精神支柱之一。
无论在庙堂上还是江湖间,每一个时代的工匠们也成为那个时代先进生产力的代表。由他们发出来的工匠精神,也成为社会的核心价值观之一。韩非子《五蠹》提到率先民“构木为巢”的有巢氏和“钻燧取火”的燧人氏,均是因为拥有了独门技艺而得以“王天下”。唐朝后期的敦煌文献《二十五等人图并序》用了这样的文字来描述传统工匠:“工人者,艺士也,非隐非仕,不农不商……虽无仕人之业,常有济世之能,此工人之妙矣。”这是对能工者、善工者的歌颂,对工匠精神的至高认同。
而在民间,工匠精神同样获得了广泛的认同与尊重,诸如“良田万顷,不如薄艺在身”“技多不压身”等说法不胜枚举,工匠文化渐渐成为民间信仰的重要组成部分。正是出于这种朴素认知,民众愿意学手艺,愿意将手艺练得精益求精,潜移默化中也孕育了中国工匠独特的敬业精神。
《礼记·大学》曰:“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在新时代语境下,从古老而朴素的文化源头重新出发,工匠精神正成为新的时代热词。而热度的背后是一场新的出发,工匠精神正开创着全新的天地。
(人民网、《国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