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探Micro-lectures在《营养与食品卫生学》教学中应用设计
2020-12-28刘慧龚茁段丹
刘慧 龚茁 段丹
《营养与食品卫生学》是从预防医学角度研究营养和饮食与人类健康关系的科学,是现代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保证社会人群健康、增强体质、延长寿命等有重大意义。该课程内容细琐,课时较少,传统授课不能透彻解析每个知识点,同时预防专业学生学业繁重,学习时间少。如何切实改善传统教学中的不足,解决历年来教学中的困难,随着短视频的普及,是否可以通过这一途径与教学结合,成为现下教师教学研究的一大热点。
国外微课程的设计及应用情况
随着计算机网络的出现,学校想运用线上教学资源普及知识,在1960年爱荷华大学附属学校首先提出了“Micro-lecture(微課程)”,利用章节内容形成系列课程。智能电子产品发展,有助于学生离开课堂也能够学习,这一目的使得微课程迅速发展。1990年代开始,美国、墨西哥、新加坡等国家提出“60秒课程”“一分钟演讲”的方式将原本数十分钟的课程中繁琐的教学内容凝练重点,形成数分钟的微型视频,不仅使学生注意力集中,同时还能辅助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20世纪,可汗学院由萨尔曼.可汗(Salman Khan)创建的非盈利组织,利用简单的工具手写板、录屏软件等录制上千个微课视频,借助网络平台,发布在公共网络,极短时间内引起全世界范围的轰动,给现下传统教育与信息化教学的教学改革提出了新的创新及思路。
国内微课程发展情况
2010年“微课程”概念由李玉平、胡铁生率先提出,基于现有教育信息资源利用率较低的现状,率先提出以“微视频”为中心的新型教学手段,以新课程为标准,按照教学大纲及教学实践要求,针对教学环节中的知识要点,开展教学活动时与各种教学资源的有机组合。2012年中国微课网由国家教育管理信息中心主办,同年提出发展目标:全国各地区教师均可免费共享中国微课大赛所有参赛作品与资源。方芳等利用微课程在医学生物学课程中实施,学期末发放调查问卷发现89%的学生对该学科更感兴趣,92%的同学提高了主动学习的热情及更容易掌握重难点知识内容。微课程在国内外受到热捧与研究因为这已是时下的一种新型教学模式,时间短、主题单一、结构完整、教学目标明确、支持多种学习方式。
微课程应用在《营养与食品卫生学》可行性分析
微课程在《营养与食品卫生学》应用。预防医学学科课程的网络资源较为丰富,如:网易公开课、中国公开课,国家精品课程资源网、慕课(MOOC)、Courser等网络资源仅有部分相关章节,常规教学视频多见时间为40-50分钟,分章节内容连贯讲授,学习时间长,部分章节全英文讲授、定期开课,错过授课时间就不能再继续学习。据调查研究发现,学生在没有监管的情况下,超过15分钟,注意力就易于分散,教学效果远差于传统面授教学,优势变劣势。
“微课程”这一特点恰巧可解决现下这些问题,由于它短小精悍,让人在短时间内掌握一个知识点或解决一个小问题,而且文件容量较小,便于储存,可以通过只要有终端设备如智能电子产品、手机、ipad等便可获取学习资源,利用任何碎片化时间如:排队,课间,乘车,睡前睡后等短暂时间来学习,逐个微课学完形成微课程后,最终达到了完整一系列知识内容的获取及构建。符合“新时代”“新学习”方式的发展需求。
微课程在《营养与食品卫生学》教学设计。目前微课程应大多停留在阐释其理念与应用前景上,特别是《营养与食品卫生学》的微课程的设计及应用探讨寥寥无几,如何切实落实微课程在传统教学中的发展及应用,解决历年来教学中的困难,将微课程有效嵌入学科教学改善传统教学,为微课程的应用研究提供实验鉴定需求也迫在眉睫。
(1)微课程章节确定。总结归纳现下国内外微课程在《营养与食品卫生学》资源开发情况,梳理重点章节如:营养学基础中各类营养素的生理功能,缺乏过量的临床表现,膳食中的影响因素等,根据一线教师自己创作,结合社会实践需求,提炼课程中的重、难点,呈现方式多样化。
(2)微课程选题设计。根据教学大纲要求、教授对象特点进行选题。微课程选题要精练,教学目的明确。可用在课前内容作为知识的引入,可课后针对专业科技前沿内容的拓展,也可作为教材解读、实验方法传授、教学经验等技能方面展示。
(3)设计录制脚本。做好选题的教学设计,可融入案例、答题以动画和真人像等方式,借助手机、照相机、手持DV、录像机等进行录制、或者录屏APP进行翻录(注明来源),注意录制过程中容易出现杂音、镜头推拉等问题,要避免影响微课录制编辑效果,其次视频剪辑、配音、调色、字幕、片头片花等,可通过对教师进行专业培训,提高其制作水平进行解决。
微课程制作不仅是教学资源技术开发,还涉及微课程的应用和评价等,这些问题需要在实践中探索解决。构建《营养与食品卫生学》优质的微课程,促使学生乐于学习,提高自主学习能力并具有推广至其它学科的价值。
作者简介:刘慧,讲师,研究方向: 生物活性成分研究
基金项目:湖南省教学改革研究项目(2016)400号848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