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道路雨水收集与利用策略分析
2020-12-28王勇
【摘要】水资源循环开发与运用,是可持续性生态城市打造的主要形式。为此,本文首先对市政道路雨水收集与利用策略进行了系列阐述,其次是通过局部结构设计、收集流程分析等方面,探究市政道路雨水收集与利用方法,以达到明确资源运用要点,促进城市建设活动实施的目的。
【关键词】市政道路;雨水资源;收集与利用
雨水收集与利用,是城市水循环结构体系中的重要构成部分,它具有关联范围广、资源转换形态多元等特征。为实现城市绿色化建设,技术人员就要结合当前城市发展的实际情况,科学进行市政道路雨水收集与利用方面的要点梳理。
1、市政道路雨水收集与利用的研究价值
雨水收集与利用,是城市水循环结构中的分支,它主要是针对城市雨水的利用和排放情况进行对应收集,进而实现绿色化建设与开发的目标[1]。尤其是在当前可持续性发展的状态之下,做好市政道路雨水收集与利用工作,已经成为了推进城市环境绿色化发展的主要方式,这是从发展趋向理论层面,对其分析价值进行阐述。同时,传统的市政雨水处理体系,以集中性汇聚型排水的方式进行收集。此种雨水处理方法不仅会造成资源浪费,更会增加城市排水通道的压力,影响城市发展。结合当前城市发展中的问题,对于道路雨水收集和利用策略的对应研究,可彻底解决历史遗留缺失,实现城市环境绿色化建设的目的。
2、市政道路雨水收集与利用策略
市政道路雨水收集与利用策略的实施要点可归纳为:
2.1雨水收集结构局部规划
市政道路雨水收集和利用结构规划期间,应尤为注意其中的几个点:
其一,雨水口。这一部分负责进行地面上的雨水收集,并联合过滤设备,确保收集到水源的清洁度。一般来说,市政道路雨水口部分首先要运用雨水篦子进行垃圾拦截,然后运用过滤器在地下进行沉淀,一般过滤设备的直径大小应在4-6mm为最佳,且过滤器设计为可方便取卸的抽屉式结构,以便于拆卸灵活操作即可。
其二,滤井设计。滤井是由最初的渗透井改进后所形成。从结构设计角度而言,滤井与雨水口部分与底部所设定的果壳过滤器相互关联,水口部分有灵活的带孔管道,它可以保障渗水井部分的布水调节能力的调节,以确保地面收集到的雨水可以迅速进行收集回流(如图1)[2]。比如,市政道路雨水调节部分,完全可采取降水量调节法,增加城市雨水系统的雨水收集和过滤分配的能力。
其三,雨水蓄水和调节池。这一部分主要用于日常雨水的积累和调节,以确保在城市雨水量增加的情况下,地面水源和地下存储之间保持相互协调的状态。
即,市政道路雨水收集结构局部安排过程中,注重局部化雨水调节方面的掌控,可为后续雨水资源收集局部结构规划,提供更为协调、有序的设备保障。
2.2雨水收集与利用流程
城市雨水传输系统部分操作与分析期间,分析系列操作利用基础流程的掌控关键,也是确保资源科学运用的重要条件。结合国内城市雨水传输与改革的基本状况,可将雨水收集与利用的流程归纳为:(1)将收集到的雨水经过弃流装置,初步进行水体过滤;(2)经雨水弃流处理过的资源,可通过路面、或者房屋表面径流,进实现绿地雨水净化存储管理;(3)雨水收集系统,对即将沉淀的水源进行过滤、消毒:(4)一部分雨水用于人工湖中的水源补给,一部分作为城市中水进行循环运用;(5)在雨水收集区域内,进行渗水、铺装式结构设计,这样方可确保在雨水资源综合处理的过程中,实现清洁、干净的雨水转换。
雨水收集与利用一般流程管理过程中,为实现城市建设,自然资源利用与城市开发活动之间的有序承接,就要做好雨水收集和管理方面的一般流程因素的综合掌握。但我们必须清楚的是,雨水收集与利用活动,需按照一定规则推进,方可实现事半功倍的探索效果。
2.3雨水科学运用与规划
雨水运用与规划系列活动实施期间,为确保社会资源综合运用,依据雨水收集量和收集情况的深入性研究,做好多重管理资源的统筹安排,也可以达到实现事半功倍的探索状态。
2.3.1雨水量计算
市政雨水处理系统综合分析期间,为很好的将水资源运用起来,应结合雨水量的多少,科学做好雨水收集和处理系统资源收集方式的选择,再依据雨水水量的多少,对应进行水源应用方式的确定。具体而言,首先,市政雨水处理结构最优化安排过程中,一方面利用大数据进行市政雨水资源的收集情况评估,一方面实行雨水资源运用方式分析,这样方可达到雨水收集与运用系列活动综合规划。其次,一般按照屋面管道1-3mm的标准进行评估,可对一次性水源集中量进行分析。最后,如果雨水总量较多,后续雨集中作为人工湖的水源补充、或者是城市中水循环资源。如果市政雨水总量相对较少,收集到的雨水,可直接在沉淀后作为市政道路绿化水源[3]。
2.3.2雨水直接回收策略
雨水的直接回收与利用,城市道路雨水回收中,是最直接、也是水循环实践形态最主要的实践形式。其一,雨水循环与综合利用期间,应依据地域性降水量的大小,确定雨水直接回收的形式。其二,雨水直接回收利用,在于结合地区水源方面的差异,进行回收雨水方面的安排。
比如,某城市进行雨水回收利用系列工作实施过程中,为实现雨水回收资源综合利用,当地实践群体就将其工作实施要点归纳为:(1)对当地年降水量、雨水PH值等方面进行勘察,分析雨水是否可以在沉淀后直接运用;(2)如果当地为雨水充足地区,且雨水PH值符合普通用水标准,雨水沉淀后可创建一条单独的雨水传输渠道,以实现城市道路雨水在日常用水中的循环融合。如果雨水积累区域的水源资源一般,可将雨水与地区过滤用水结合处理后,再进行资源综合利用。
雨水直接运用过程中,注意雨水回收量的多少、以及雨水回收的应用方式,科学进行应用形式的调节,是彰显城市道路雨水回收价值的重要方法。
2.3.3雨水综合回收策略
雨水综合回收法,是指结合城市发展的基本情况,在各个部分都设定雨水收集和循环利用的窗口,以达到有雨水资源分散化、集中化过滤处理的目的。
比如,某城市进行雨水回收开发与处理期间,为适应当代社会发展需求,水资源管理部门给予的雨水回收建设方案为:(1)在城市地下管道结构上,一方面设计专业的雨水径流积累渠道,将城市雨季产生的雨水进行存储和过滤存储,另一方面通过道路景观领域设定雨水沉淀池,单独在道路区域范围之内,开创雨水循环运用结构。(2)城市建筑排水部分,与道路地下专业性雨水存储渠道相互关联。下雨时,建筑物上积累的雨水,可通过“专用”通道,传输到道路下隐藏的雨水处理过滤沉淀池中。即,所有雨水集中汇合后,再重新进行人工湖补水、日常工业通水等方面的分配。
城市发展过程中的道路雨水运用工作,是一项长期性资源循环利用工作。而综合性水源分析和利用方式,更是实现了城市道路雨水循环利用渠道,向着城市每一个角度创建雨水循环运用窗口的趋向进行转变,它在当代城市资源综合利用中发挥了长期推进的作用。
此外,市政道路雨水收集与利用策略分析过程,也是结合城市发展的基本情况,有序的市政道路雨水收集与利用因素最优化调节实践探索形式,迎合了当前城市资源综合运用结合科学探索的需求。
结论:
综上所述,市政道路雨水收集与利用策略分析,是城市绿色化建设与发展的理论归纳。在此基础上,本文通过雨水收集局部结构安排、雨水收集与利用流程、雨水量计算、雨水直接回收策略、雨水综合回收策略等方面,分析市政道路雨水运用方法。因此,文章研究结果,为可持续性发展城市探索提供了新视角。
参考文献:
[1]付大能.“海绵城市”在市政道路设计中的应用[J].科技与创新,2019(19):149-150.
[2]胡鑫.海绵城市理念在市政道路工程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河南建材,2019(02):259-260.
[3]徐梅.基于海绵城市理念的道路初期雨水生态性净化设计[D].苏州大学,2018.
作者簡介:
王勇(1987-),男,汉,安徽怀远,工程师,本科,主要研究方向: 市政道路排水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