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植物化身“变色龙”是“逼”出来的

2020-12-28

文萃报·周二版 2020年47期
关键词:变色龙群体植物

我国传统药用植物贝母,被人类利用已超2000年历史。为逃避人类对其采集,它们将自身色彩融入背景,伪装起来让人难以发现。

植物化身“变色龙” 是人类“逼”出来的吗?

就植物来说,最为人熟知的伪装者是长得像极了石头的“石生花”。在我国青藏高原,也有不少植物伪装的案例,如植物学研究员孙航团队曾研究过的囊距紫堇、半荷包紫堇,以及绢毛苣等。世界其他地方也有案例,比如新西兰的矛木、北美的香晶兰等。

从2012年起,孙航和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牛洋博士在做青藏高原-喜馬拉雅植物多样性形成与演变研究时,开始关注伪装植物。他们从高山上的紫堇属植物着手研究,重点是当地人采挖的贝母。

全球共有100多种贝母属植物,“在一些群体中,梭砂贝母呈现常见的绿色,而在另一些群体中,它们则与背景融为一体,大多显出灰褐色,非常隐蔽。”牛洋博士介绍,他们起初推测,与囊距紫堇相似,这种伪装可能也是在应对食草动物的防御策略。但在多地经过长达数年的观察,他们并没有发现动物取食梭砂贝母的明显证据。

“由于体内富含生物碱,贝母属植物具有很强的化学防御,在一定程度上抵御了动物取食,那梭砂贝母为何要伪装?这让我们很困惑。”牛洋说,后来,他们才意识到,梭砂贝母的地下鳞茎长期遭到大量采挖,而这种采挖本身,有可能产生强烈的选择压力。这也意味着梭砂贝母的伪装,可能与人类有关。

牛洋说,通过样方统计和分布面积评估,他们得到潜在贝母产量,从而获得了每个群体的采挖强度。与此同时,他们发现采集强度越大的地方,贝母伪装也越好。显然,贝母的伪装是人逼出来的。(摘自《科技日报》)

猜你喜欢

变色龙群体植物
神奇变色龙
达到群体免疫,没那么容易
“小团体主义”帽子不要随便扣
调查
中间群体
变色龙
哦,不怕,不怕
将植物穿身上
植物罢工啦?
植物也疯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