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政府职能角度谈呼和浩特市蒙古族服饰文化保护
2020-12-28腾格尔杨慧兰
腾格尔 杨慧兰
摘要:蒙古族服饰文化是蒙古族人民历史发展中创造出的智慧成果之一,它具有非遗性、艺术性、民族性等特点。文章在细致研究蒙古族服饰文化的基础上,联系行政管理学、民族学等学科理论与实践内容,使用文献研究法、案例分析法等社会研究方法对政府在蒙古族服饰文化保护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原因展开探讨和分析,尝试找出蒙古族服饰文化保护过程中政府职能有效发挥的完善措施。
关键词:政府职能;蒙古族服饰;非物质文化遗产
引言
近年来,随着国家政府对少数民族文化保护、传承和发展的不断重视,关于呼和浩特市蒙古族文化研究领域的学术研究成果也不断增多。
一、呼和浩特市蒙古族服饰文化概览及保护情况
1.呼和浩特市蒙古族服饰文化概览
(1)土默特部蒙古族文化概览
土默特部蒙古族主要生活在土默川平原,1572年,土默特部统领阿拉坦汗依照大都修建“归化城(今呼和浩特)”,为了摆脱游牧经济对蒙古经济发展带来的制约,阿拉坦汗制定了善待招揽汉人的政策。随后,大量汉人进入土默川平原,土默川平原多民族杂居的局面,至今已有几百年的历史。多个民族聚居的情况(这里主要指蒙古族与汉族杂居)势必会带动与影响人们生产生活方式的融合与转变。如今,土默特部蒙古族人的生产生活方式彻底转变为农耕的形式。在民族服饰上,也逐渐体现出了农耕地区的特点。
(2)土默特部蒙古族服饰概览
土默特部蒙古族妇女讲究胸饰,由于饰品沉重,一条项链难以承受重量,因此将胸饰与脖颈下的纽扣相连,这一点是土默特部蒙古族服饰与其他28个蒙古族部落的服饰最显著的区别[1]。土默特部蒙古族妇女穿的绣花布绒靴子体现了对过去草原游牧生活的无限留恋。土默特部蒙古族男子喜欢穿蒙古族香牛皮靴,蒙古族香牛皮靴第一部分是筒子,筒子由靴帮、靴靿,云、楞、口、镶条和座条、以及溜跟等部分组合而成;蒙古族香牛皮靴第二部分是底子,底子由盖布、多层布、动物皮料等部分组合而成。如果完整地靠手工来制作一双蒙古族香牛皮靴子,前后共需历经50多道工序方可完成。
2.呼和浩特市蒙古族服饰文化保护情况
(1)蒙古族服饰文化保护中的政府职能
地方政府的职能。它是指在“中央与地方”事务处理当中,各级地方政府在其中所起到的积极作用或承担的相应职责。地方政府的职能包括基础设施建设职能、社会生活保障职能和社会公共事业发展职能[2]。地方政府的文化职能,它是指地方政府提供公共文化服务和公共文化产品时,对社会文化事业进行领导、协调、组织、监督的政府行为[3]。在保护蒙古族服饰文化方面,少数民族地区各级地方政府文化职能应当转变,包括管理职责、管理权责、管理角色、管理手段、管理方法和管理模式的转变。改变以前全能政府的建设方向,建设有限政府和服务型政府才是转变后的建设目标方向[4]。
(2)呼和浩特市蒙古族服饰文化保护中政府职能的发挥
确定蒙古族服饰文化传承人。呼和浩特市的吴氏家族已有上百年的蒙古族香牛皮靴手工制作历史。2009年6月13日,吴氏家族第五代传人吴润达先生被呼和浩特市政府授予“呼和浩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蒙古族香牛皮靴代表性傳承人”。2018年1月,呼和浩特市政府联合呼和浩特市文化新闻出版广播电视局、呼和浩特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等部门授予朝乐梦女士“呼和浩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土默特部蒙古族服饰代表传承人”。朝乐梦女士的蒙古族服饰制作工作室,也成为内蒙古地区各大高等院校服装设计与制作专业特别是民族服饰设计与制作方向学生的实习基地。
主办各类文化艺术节。2019年,由呼和浩特市政府主办的第十一届中国国际民间艺术节成功开幕,通过来自世界各国民间艺术团体的交流,让蒙古族服饰文化在这个平台上得到了广泛传播。2019年,在呼和浩特市成功举办了第三届中国蒙古国博览会,蒙古族服饰文化在国际的舞台上得到了充分的发扬。2019年,由呼和浩特市政府主办的第二届中国马文化暨第一届内蒙古国际马文化博览会成功拉开帷幕,通过马文化展示的舞台,蒙古服饰文化也通过骑手们的服饰穿着得到了展现。
二、呼和浩特市蒙古族服饰文化保护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1.重视申报与开发、轻视保护与管理
非遗项目申报之后,呼和浩特市蒙古族服饰文化产业得到了大力开发,越来越多的人从事民族服饰文化的相关工作。呼和浩特市也形成了制片厂西巷、呼和浩特民族学院后街、蒙古大商城、天元世奥商城等几个集中的蒙古族服饰文化商业区,其中,有自觉形成的蒙古族服饰文化街巷,也有经过城市区域规划部门开发的蒙古族服饰文化商业区。在蒙古族服饰文化项目申报与发展的同时,也出现了轻视民族服饰保护与管理的现象,比如,蒙古族服饰渐渐出现了样式西式化、特点趋同化、元素时尚化的现象,传统蒙古族民族服饰与现代元素的结合虽然迎合了时代潮流,但失去了传统服饰应有的古老元素,不同部落间的服饰区别也渐渐消失,出现了同化的现象。
2.宣传工作不到位,群众保护意识不强
呼和浩特市在旅游宣传中,对蒙古族服饰文化的宣传不够,在呼和浩特市旅游宣传片中,对呼和浩特市的自然景观做了大量的宣传画面,却对人文景观方面的蒙古族服饰文化的宣传画面太少,与之相关的介绍也很少。目前,呼和浩特市对公众开放的有关于蒙古族服饰文化介绍和展出的场馆场所主要有以下几个:第一个是内蒙古展览馆的蒙古族服饰文化制作体验区,第二个是内蒙古博物院蒙古族服饰文物展览区,三是内蒙古大学民族博物馆各蒙古族部落传统服饰展示区,四是昭君博物院和亲文化草原文明展览厅。呼和浩特市市民对蒙古族服饰文化知识的了解与掌握不够多,不够深,这也进而导致了呼和浩特市市民对蒙古族服饰文化的保护意识不强。
3.人才培养机制不完善、资金保障制度不健全
传统蒙古族服饰面对的是与传统文化环境不同的现代文化环境,这是古老与时尚的碰撞,是小文化环境与大文化环境的区别。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不愿意再从事传统民族服饰的相关工作,也就出现了缺少蒙古族服饰制作技艺相关传承人的现象。人才培养机制的不完善也造成了传承人才的断层现象,传承人或从事相关民族服饰工作的人集中在中年和老年人群中。资金的缺乏,保障制度的不完善也使得相关从事蒙古族服饰文化的人在工作与生活上得不到保障,出现了停业、转业、跳槽的现象。
三、呼和浩特市蒙古族服饰文化保护中政府职能的完善措施
1.转变保护模式、建立立法保护模式
呼和浩特市地方政府应当转变当前对蒙古族服饰文化的保护模式,可以采取新的建档立卡的模式,对于自觉形成的蒙古族服饰文化街巷和城市区域后开发的蒙古族服饰商业区实施严格规范与实时监督。呼和浩特市地方政府可以运用好少数民族自治区民族自治权利当中的文化自治权利,在不违背宪法的前提下,建立健全一套适用于本地区实际情况的蒙古族服饰文化保护相关的条例与制度。这样一来转变后的保护模式背后也有了相关政策与制度的支撑。组织并参与关于蒙古族服饰制作标准的制定,监督相关标准在实际当中的具体实施,进一步保护蒙古族服饰文化工商业的发展。
2.拓宽宣传渠道,树立保护新理念
一方面,呼和浩特市地方政府可以拓宽蒙古族服饰文化的宣传渠道,另一方面,呼和浩特地区地方政府也可以加大对蒙古族服饰文化的宣传范围。把蒙古族服饰文化元素融入城市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当中[5]。政府可以在步行街当中游客休息站亭的背景板进行设置规划宣传,在城市道路两旁的路墙进行规划和美化,作为宣传蒙古族服饰文化的又一窗口。政府也可以协调相关部门举办更多的活动来宣传蒙古族服饰文化。政府可以引导群众民间力量,组织人民大众和非营利组织在内蒙古博物院,内蒙古展览馆等文化宣传窗口定期举办活动,参观、体验蒙古族服饰文化,让市民群众逐渐树立“保护第一”的新理念。
3.完善培养传承人机制,建立健全资金保障制度
呼和浩特市地方政府应当把完善蒙古族服饰文化人才培养制度,建立健全资金保障制度提到日常工作安排上来。呼和浩特市地方政府可以通过举办听证会等方式,更近距离的聆听来自蒙古族服饰文化相关工作基层人员的心声,明白他们的真正需求。在今后完善人才培养机制中,可以运用人力资源管理的激励理论,让更多的人投入到这项事业当中。落实好资金保障制度,呼和浩特市地方政府應当将给予相关传承人和相关从事者更多的工作福利与生活补贴,使他们得到工作上和生活上的双面保障。使蒙古族服饰文化这一领域不出现人才断层的现象,也不成为相关制度保障落实不到位的盲区,从而减少相关从业者停业、转行、跳槽的现象。
四、结语
呼和浩特市蒙古族服饰文化具有艺术性、独特性、地域性和民族性等特点,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当中的瑰宝。笔者希望,就以呼和浩特市蒙古族服饰文化保护的情况,对呼和浩特市地方政府在保护蒙古族服饰文化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原因的探讨和分析,最后尝试找出呼和浩特市地方政府应该如何完善其政府职能的有效措施,希望对日后呼和浩特市地方政府保护、传承和发展蒙古族服饰文化上有所帮助,同时也尽自己的一份绵薄之力。■
参考文献:
[1]娜仁高娃,孛儿只斤苏和,孛儿只斤苏日娜.蒙古三大部——科尔沁、土默特、察哈尔[M].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12.
[2]杨玲.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中的地方政府职能研究[J].延边党校学报,2017(4).
[3]曾兴华.民族地区政府文化职能转变问题探析[J].中共云南省委党校学报,2014(11).
[4]文化事业单位改革研究课题组.文化体制改革背景下的政府职能转变与整合[J].中国行政管理,2010(10).
[5]刘璐,何晓青.地方政府建设中民族历史文化保护的互动研究[J].贵州民族研究,2018(8).
基金项目:乡村振兴战略下蒙古族传统文化的保护与发展研究,课题号:18BMZ096。负责人:鲍晓艳,本论文是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的阶段性成果。作者简介:腾格尔,内蒙古农业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研究生,主要从事行政管理研究。
杨慧兰,副教授,内蒙古农业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教师,主要从事行政管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