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日报》(1945—1954)革命音乐文化及其历史意义
2020-12-28颜铁军曹正钰
颜铁军 曹正钰
45年8月15日,日本战败投降,我国东北光复。按照中国共产党的指示,以彭真为首在沈阳成立了中共中央东北局,当时的口号是:“靠2万干部、10万兵、一张报纸(即《东北日报》)”开展工作。①《东北日报》发刊于1945年东北光复后的11月份,停刊于东北大区撤销的1954年。前后十年的办刊岁月,历经了土地改革、解放战争、经济建设三个历史时期。《东北日报》记录与传播了建国前后东北为主体,包括全国乃至世界的政治形势、思想运动、军事斗争、经济建设、文化生活等各方面内容,发挥着作为当时主要媒体的宣传与导向作用,为我国东北解放和经济复苏做出了重大贡献。《东北日报》第四版(文艺版)是革命音乐文化宣传的主阵地,为研究东北革命音乐文化提供了珍贵的史料,呈现出东北人民建国前后文化生活的基本形态及艺术转向,揭示出东北革命音乐的历史价值与意义。
一、革命音乐文化的艺术形态
《东北日报》革命音乐文化主要包括表演作品、文化讯息、艺术评论三种形态,在理论与实践两个维度中实现着政治舆论与大众审美的双重功能。
(一)表演作品
《东北日报》以符号的形式通过纸媒进行传播,在接受者的思维中转换成思想与表演动作,共登载歌谣、群众歌曲、二人转、鼓词、小演唱、秧歌剧、歌剧、话剧、数来宝、快板等十余类音乐文化作品。歌谣多为民间自发创作的朴素的口头艺术,有的是本地民众的创作,如《从农民歌谣中看地主阶级》里的依安民谣、台安民谣、富裕民谣等,揭露了旧社会地主敲骨吸髓的剥削本质以及荒淫无耻的丑恶嘴脸。②也有的由外地传播而来,如《蒋管区歌谣》(牟毅,1947)、《山西歌谣》(1948)等。群众歌曲中有的是表达人民的幸福心情,如《送公粮》(张谏词,冷贵杰曲,1948)等;有的是批判性题材歌曲,如《告訴你,帝国主义》(劫夫词曲,1949);有的是歌颂性题材歌曲,如《人民的先锋》(冯白鲁词,何士德曲,1949)等。《东北日报》刊登的小型节目有快板、莲花落、二人转、大鼓、小演唱、秧歌剧、数来宝等。如快板《军民拜年》(于真,1948)、二人转《光荣匾》(王家乙,1948)、莲花落《保卫世界和平》(路匆、王明希,1950)、大鼓《救火英雄李大成》(曹汀,1950)、秧歌剧《十个滚珠》(王拙成、陈思三,1949)、小演唱有《争模范》(张谏,1949)等等。大型的舞台剧有话剧、歌剧、京剧、评剧、舞剧等。《东北日报》刊登的作品有话剧有《堤》(1950)、歌剧《立功》(1949)、评剧《小女婿》(1952)、舞剧《大同江之歌》(1951)等等。《东北日报》丰富的音乐文化作品,成为了解社会、认清时局、武装思想以及文化需求的重要媒介。
(二)文化讯息
文化讯息具体描述了东北解放区城市与乡村文化状态,旨在展现解放区人民的文化生活。《东北日报》文化讯息主要包括文娱报道、演出宣传、刊物推介三类。文娱报道是《东北日报》文讯的主要内容,如《沈阳市文协文工团分成三个小组,分赴沈阳纺织厂、机械厂、铁路车辆厂搞春节工人文娱活动》(默然,1949)、《在欢乐岁月里——抚松文娱活动点滴》(江橹,1949)等,以细腻而温暖的笔触表达了解放区人民的喜悦心情。
演出宣传和刊物推介以商业广宣的形式出现在《东北日报》文艺版的版底,抢眼的插图与个性的字符突出了商业文化特点。演出宣传商业性背后,隐藏着诸多的文化信息。如过去东北京剧院、红星剧院、工人俱乐部等城市剧院的兴起与繁盛;歌剧《白毛女》《血泪仇》、话剧《堤》《在新事物的面前》、京剧《铁龙山》《千里走单骑》《落凤坡》《花田错》《青霜剑》、评剧《父子争光》《小女婿》等等艺术作品,曾经作为时尚艺术的历史见证;表演艺术家程砚秋、荀慧生、袁世海、童葆龄、张铁华、李丹林等名角在东北艺术剧场的表演经历等等。早期剧院演出以宣传性募捐为主,后来演出则体现商业文化的发展。
从1952年开始,《东北日报》逐渐弱化自身文艺宣传的功能,不断推介《东北文艺》《东北群众歌曲选》《文艺报》《群众歌曲》《群众文艺》《说说唱唱》《文学艺术》《戏曲新报》《人民音乐》等其他新生的专门性文艺刊物,其数量和宣传频率远远超过科学、体育、卫生类读物,可以说是对人民文化需求的一个积极的回应。
(三)艺术评论
艺术评论直接反映党的意志和人民的审美情趣,有时是文艺思潮的延续或是一个时期内文艺思想的聚合与兴起。从宏观层面看,《谈文艺问题》(周扬,1949)、《学习音乐技术与西洋音乐的几个问题》(吕骥,1949)、《加强文艺工作团,发展人民新艺术》(人民日报社论,1951)等代表国家话语,引领文艺创作与发展的方向。其中包括对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音乐“土”与“洋”的讨论等延续至今的艺术思考。中国共产党在土地改革和经济建设中一直引导党的干部和人民包括全体文艺工作者群体防止左倾、右倾的思想错误。
微观层面的艺术评论,基本反映人民对于音乐文化的感受以及文化实践中的问题分析。如《文艺工作者今后也应为工人们写一些作品》(吴殿元,1948)、《关于秧歌剧的一点意见》(斯坦,1948)、《工厂文艺工作中的几个问题》(马可,1949)等文章都基于人民文娱活动中的状况、问题及策略展开的讨论。
此外,艺术评论还有不定期的评论专栏。如“纪念聂耳追悼麦新”专栏③刊登了《略论聂耳的群众歌曲》(麦新)、《纪念聂耳同志》(向隅)、《悼麦新同志》(瞿维)等文章,回顾了聂耳和麦新的艺术历程,分析了他们的音乐特点及社会影响。
二、革命音乐文化的创作取向
(一)唱给人民的歌
《东北日报》的文艺作品是人民创作的,是写给人民的,是讴歌人民的,是引导人民走向光明的。流传在东北民间的歌谣基本都是人民自己创作的。歌谣揭示了人民是艺术创作的主体,反映出人民运用自己掌握的通俗易懂的艺术形式进行斗争的聪明智慧。人民进行艺术创作是多方面的,他们不满足于歌谣的徒唱形式,运用已掌握的民歌音调框架填上充满时代气息的歌词也是常见的创作形式。张凛记录了海南区山泉乡六个农民演唱《翻身农民之歌》的过程:
他们扯开嗓子唱,所唱的曲子多半是叙述翻身后的事,他们告诉我这些歌都是李成林自己编的,六人中的一个,是山泉乡孙家沟的屯长,今年刚二十六岁。我不惊异他的天才,因为‘农民的智慧无穷早已被公认了,我只是想把他们的歌记下来,从里面可以看到翻身农民的喜悦。④
《东北日报》革命音乐文化还以讴歌人民为主题,歌唱东北人民在社会变革时期的重大社会作用。赞扬东北民主联军的歌曲《民主联军大进军》(巩志伟词曲,1947)和解放军的歌曲《上战场》(梁志异词曲,1947)、《练兵歌》(谭荫富词,彦光曲,1947)等都刻画了人民战士为保卫和平和祖国统一而英勇杀敌的英雄形象。小型秧歌剧《送郎参军》(郑文,1948)、对口唱《送公粮》(鲁琪,1948)、二人转《支援前线》(嫩江生文艺创作组,1948)、大鼓《夫妻比赛》(陈万里,1948)、歌曲《送公粮》(张谏词,冷贵杰曲,1948)等文艺作品则揭示了东北人民积极支援前线的奉献精神。小演唱《争模范》(张谏,1949)、歌曲《纱厂工人歌》(朱桂芳词,1949)、《快快回工厂》(红粱词曲,1949)等表现了东北人民热火朝天地投入经济建设,期盼着祖国早日和平统一的热切希望。
(二)作为武器的歌
“毛泽东曾指出,对于敌人,对于日本帝国主义和一切人民的敌人,革命文艺工作者的任务是在暴露他们的残暴与欺骗,并指出他们必然要失败的趋势……我们的文艺工作者就应该用自己最擅长的文艺形式发挥各种文艺武器的作用,不论是一篇散文或一首诗,一支歌曲或一篇通讯报告,也不论是一段儿快板或是一段戏剧。一副漫画儿或一个画报都好,只要他们的笔锋是针对着美帝国主义,他代表的是人民的声音与意志,能达到教育人民的效果就都是必要的好的。”⑤《东北日报》作为东北解放区政府有力的斗爭武器,一直把音乐文化作为主要的宣传手段。通过革命音乐文化批判社会现实,揭露国际国内以资产阶级与旧封建阶层的剥削本质和当时反动政府的政治谎言,使被遮蔽的真理得以澄明。
《东北日报》革命音乐文化首先批判的是国民党政见的虚伪与内战的本质。在资讯《新型歌剧〈血泪仇〉》赫然书写着“蒋管区是人间地狱,解放区是人民的天堂”,?譾揭示国民党统治下人民的苦难生活。封建的地主阶级是中国几千年封建制度下的剥削者,旧社会的既得利益者。只有对他们进行批判,剥夺他们的不公正的历史待遇,还给人民以土地为中心的生产资料,才能体现出共产党的先进性和革命的彻底性。《火》是一部描写在砍挖运动中,农民和地主的尖锐、猛烈的阶级斗争的歌剧,体现了土地改革运动突飞猛进的发展。在揭露和控诉美帝国主义侵略行径时,创作了《美国强盗太可恨》(马可词曲,1950)、《抗美进行曲》(夏葵词,高业曲,1950)等歌曲,号召人民“抗美援朝,保家卫国”。针对美帝1952年2月28至29日在朝鲜和我国东北投放病细菌昆虫的滔天罪行,东北艺术家创作了《粉碎细菌战》(鸣戈词,王草曲,1952)、《消灭细菌战》(郭沫若词,吕骥曲,1952)、《坚决把细菌毒虫消灭干净》(杨嘉鹏词,龙潮曲,1952)等歌曲对其进行严厉批判。
(三)本地衍生的歌
人民的音乐创作,往往借用本地的民间曲调,既便于群众掌握,又容易拉近人民的距离。《月牙五更》是最具代表性的东北民歌之一,东北人民利用“五更十三唉调”创作了《欺压百姓的李村长》,借用“勤奉五更调”创作了歌曲《参军》,另一首东北民歌《放风筝》的曲调被歌曲《咱们姐妹也光荣》借用。歌曲《支援大军解放全国》是作曲家马可利用东北秧歌调创作的。歌曲起始于乐句旋律高亢,犹如鎏金的唢呐向天高歌,承接乐句连续六度回转,与秧歌身体前展与后退极其吻合。整个秧歌曲风就是东北人粗犷豁达性格的准确表达,被用在军歌中有利于传唱和鼓舞士气。
除了这些地域性歌调的借用,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东北二人转、莲花落、大鼓、秧歌剧等也是东北革命音乐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这些东北人民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解放区人民的情感得到有效地沟通。
三、革命音乐文化的风格转向
随着东北地区文化的发展以及国际国内政治、军事、经济形势的变化,尤其1948年11月辽沈战役胜利后东北全面解放,《东北日报》革命音乐文化的风格也不断发生转变。
(一)趋于专业化
《东北日报》创刊之初“谣多歌少”。歌谣、民谣、童谣都是乡村与街巷流行的、口传的徒唱的艺术形式,具有一定的便捷性和大众普及性,便于在音乐条件尚不成熟的历史时期展开工作。《东北日报》1948年上半年刊登歌谣24首,群众歌曲11首。同年下半年,刊登歌谣10首,群众歌曲则达到27首。歌谣发表数量呈明显下降趋势,具有明确歌调的创作歌曲逐渐增多,表明民间自发的创作歌谣已不能满足人民的文化需求,具有一定专业音乐创作能力的音乐家群体在东北解放区趋于成熟。就歌曲本身而言,也经历了有词无谱、手写简谱到铅打简谱的精细化发展历程。值得一提的是,1945年“鲁艺”从延安迁往东北,为东北音乐文化的专业化发展奠定了深厚的基础。以吕骥、马可、刘炽、瞿希贤、向隅、麦新、劫夫、郑律成等为代表的东北音乐家群体1948年以后在《东北日报》发表的音乐作品逐渐增多,如歌曲《咱们工人有力量》(马可词曲)、《铁路工人歌》(胥树人、侯唯动、晓星词,刘炽曲)等。这些歌曲在东北地区乃至全国广为流传,逐渐提升了东北地区音乐创作的质量。
(二)趋于艺术化
《东北日报》革命音乐文化在发挥实用主义功能同时,艺术审美功能也在不断得到强化。以歌曲为例,1949年之前的歌曲多为独唱形式,当然也必然存在齐唱的艺术实践,偶有轮唱的歌曲设计,如《歌唱党的二十六周年》(晓星词,瞿维曲,1947)。1949年之后,多声部的合唱作品逐渐增多,如二声部合唱《我们的心》(井岩盾词,刘炽、陈紫曲,1949)、四声部合唱《国际歌》([法]欧仁·鲍迪埃词,[法]比尔·狄盖特曲,1949)。电影《回到自己队伍来》(吴因词,巩志伟、张棣昌曲,1949)主题歌也运用了四声部合唱形式。这种音乐事象的发生是社会发展和人民文化需求的必然结果,为更高水平的群众歌咏活动奠定了艺术基础。
谱例2 《我们的心》
此外,人民从文艺中接受教育、接受美,走向美的自身体验与实践。随着文艺活动的广泛开展,文艺实践主体趋于多元化。以建国后沈阳市为例:全市已成立业余剧团351个,演员约一万二千七百余人。今年平均每月演出529次,观众共达五十三万八千余人,歌咏队有152队,数约七千六百人,秧歌74队,共五千余人次参与参加。?輰这既是文艺宣传、思想深化的政治需要,也是人民自身内在的文化需求的集中体现。(三)趋于理论化
从1949年开始,《东北日报》刊载的表演作品数量趋于减少,《东北文艺》《东北群众歌曲选》《文艺报》《群众歌曲》《群众文艺》等文艺刊物逐渐取代《东北日报》的部分功能,成为新的革命音乐文化媒介。文化讯息与艺术评论占据《东北日报》主要版面,尤其是针对一个问题或活动而展开的理论研究和报道形成系列化。如在曲艺改革和“三反五反”的艺术界反思问题上,恰逢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十周年,重新温习讲话精神,并通过《苏联文艺界对毛泽东文艺方针的重视》(李何,1952)、《毛主席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引起东欧各国文艺界的普遍重视》(李何,1952)等文论阐述了讲话在社会主义国家的影响。
(四)趋于国际化
“二战”后期,苏联对世界格局的走向起着重要作用。苏联的经济、政治、文化与生活,成为有新兴民主主义国家理想的彼岸和精神的旗帜。理论方面《全力展开波尔什维克的批评与自我批评》(1948)、关于B.莫拉德里的歌剧《伟大的友谊——一九四八年二月十日联共(波)中央的决定》(1948)是苏联共产党进行人民内部批判的两个例子,对中国的音乐文化的发展有着思想指导作用和方法论意义。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开始和新兴民主国家进行广泛的文化交流活动。《东北日报》刊载了西班牙歌曲《国际纵队之歌》(艾绿词,巴拉西曲,1950)、苏联歌曲《保卫和平歌》([苏]肖斯塔科维奇曲,1950)《国际学生联合会会歌》([苏]列甫·阿沙宁词,[苏]王诺·穆拉杰尔曲,1950)等许多外国歌曲。1952年《东北日报》以图片展的形式,报道了我国文艺工作者赴奥地利、苏联、保加利亚、捷克斯洛伐克等国家进行的文化交流活动。同年,苏联、匈牙利、罗马尼亚、捷克斯洛伐克等国艺术团来我国演出。针对演出,《东北日报》刊登了音乐、舞蹈、戏剧、电影等观后感及对国外艺术的评论。沈阳人民艺术剧院还在北京上演了苏联名剧《曙光照耀着莫斯科》,并在沈阳、鞍山、大连、安东、吉林、齐齐哈尔等地巡演。这一时期的中国对外文化交流,以政治联盟为基础,加强了中国共产党民主政治的世界影响,赢得了新中国在世界的外交权益和地位,也促进了新中国音乐文化的传播和发展。
四、革命音乐文化的历史意义
(一)凝聚了人民的爱国情感
回看《东北日报》那些醒目的标题和人头攒动、振臂高呼的图片资料,从符号角度就能感受到个体向党引领的方向凝聚情感和力量。高度的情感连带——集体兴奋——是短暂的。团结和情感状态能持续多久,这取决于短期情感向长期情感的转换,也就是说,取决于情感能再次唤起他们的符号中的储备状况。?輱中国共产党正是通过一次次的文艺宣传和正义的实践赢得人民的信赖与认同,将人民的情感长期地联系起来。这种情感在残酷的革命斗争、艰苦的经济与社会重建中凝聚发挥了人民的力量。
(二)满足了人民的文化需求
《东北日报》的音乐文化作品是为满足人民的文化需求而刊载的,但仍然难以达到人民的需求程度。《矿工需要文艺》《镜泊水电厂工人的艺术要求》等文章记录了工人们在经济建设中的生产热情,同时体现了工人的文化需求。正如某矿工所反映的:“唱歌简直成了矿工不可欠缺的生活要素,他们仿佛要把过去几十年的沉默都补足似的。走路也要唱歌,在会场也要唱歌,吃饭还唱歌。唱来唱去,总是《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有时还唱和他们生活十分隔离的知识分子的歌,如‘点点血泪化作了无数的明灯。虽然他们不能理解这些歌曲的情感和内容,但是只要变成曲子能够唱,就非常满足了。”人民迫切的文化需求,既体现了新中国成立后物质需求向精神需求转化的现实,又对文化建设提出新的命题。《东北日报》正是通过音乐文化作品、文艺表演以及艺术批评在不断解决着人民迫切的文化需求。
结 语
《东北日报》充分发挥了发刊口号中“一张纸”的思想威力,它以艺术的形式宣传着党的宗旨,教育着革命的干部、士兵和民众,从而形成思想上的统一战线,为革命的最后胜利和新中国的成立奠定了思想基础。《东北日报》的歌曲、戏曲、舞蹈等在团结人民,凝聚民族情感方面发挥着革命音乐文化的独特作用,使人民建构了理想中的共同体。看待革命音乐文化要还原到历史语境之中去解读,它们发挥的作用、历史意义与审美作用不容忽视,它们是那个年代的流行音乐,人民为之唱过、为之舞过、为之美过。《东北日报》为我们揭开了那个时期的音乐文化生活,我们看到了朴实、亲切、真诚、义无反顾。抚今追昔,分析过往文献同时,也待吾辈共同思考今日之现实价值。
① 李群《解放战争初期〈东北日报〉对抗联报道探析》,《新闻春秋》
2017年第2期,第29页。
② 李舒《从农民歌谣中看地主阶级》,《东北日报》1947年9月6日第4版。
③ 刊登于《东北日报》1947年7月18日第4版。
④ 张凛《翻身农民之歌》,《东北日报》1947年9月15日第4版。
⑤ 黎堪《把銳利的笔锋对准帝国主义》,《东北日报》1950年9月12日第4版。
颜铁军 博士,吉林师范大学音乐学院教授
曹正钰 吉林师范大学音乐学院讲师
(责任编辑 荣英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