赣鄱大地上的“农民教授”
2020-12-28甘甜
甘甜
他是大学教授,却皮肤黝黑更像农民;他不是农民,却比农民更爱农村。作为大学教授,他本可以很光鲜地出现在农村,但他却选择光脚走在农村的广袤土地上,奔波在田间地头,把种植技术变成农民手中的真金白银……
2020年教师节前夕,担任东华理工大学化学生物与材料科学学院教授、黎川食用菌科技特派团团长的“农民教授”李荣同被评为第三届“感动江西教育年度人物”。消息传到他所服务的黎川县,百姓纷纷为之叫好。
“我是农民的儿子,深知农村对科技的需求非常迫切。将科技力量转化成农民收益是我最大的心愿。”李荣同出生在江西崇仁县的一个小山村,1982年以优异成绩考上大学,他特意选择植物学专业,决心学好本领,更好地为农民服务。毕业后,他几十年如一日地奔波于学校与乡村之间,一位大学教授,愣把自己变成了“老农民”。
地处闽赣交界的黎川,食用菌种植历史悠久,声名远扬。但农民种植食用菌的技术仍是短板。为改变这一状况,李荣同带领江西省科技特派团成员们一头扎进了企业和种植户中。但当地农民一开始并不认可主动上门指导的李荣同。“我种了几十年的菌菇了,你说他讲讲知识还行,让他种菇我就不太信。”村民孙炳根没多想就将李荣同拒之门外。
面对质疑,李荣同没有退缩,他进行了无数次单调枯燥的调研与实验,发明了自动控制烘干装置。“这机器不仅大大缩短了烘干时间,而且烘出的草菇品质都非常好,卖出的价钱都比以往高。”村民们也逐渐转变态度,试用李荣同发明的新装置,菌菇销量也比以前更好,他们都喜笑颜开。
在江西利康绿色农业有限公司的工棚里,9个温度传感器科学地分布着,这是李荣同出的“金点子”。“公司主要制作菌包,以前凭经验、靠感觉灭菌,1万包菌包得损失一半,现在利用数控传感器,能实现均衡灭菌,直接节省成本20%。”江西利康绿色农业有限公司负责人杨军华看到科技的力量,这让原本想改行的他看到了希望和奔头。
制定菌种制作技术标准,引进自动化控制技术,研发虎奶菇栽培技术,升级发展传统草菇、茶树菇等菌类种植,李荣同让食用菌成了黎川的主導产业和优势产业。
李荣同明白,青山绿水给菌菇带来好品质,但也阻碍了与外界的联系。
而想多赚些利润就得让菌菇以最鲜美的姿态被送上餐桌。如何改变传统单一的销售方式,压缩中间环节,让农产品卖出好价钱?
李荣同将目光投向了互联网。他整合科技特派团和东华理工大学的科研力量,打造远程数据管理平台,举办电商培训班,使黎川的菌菇产品进入电商平台,进行大规模的线上销售。如今,在李荣同的牵线搭桥下,黎川食用菌在全国有了较高知名度,相关产业链日趋成熟完善,变身为“俏销货”。在李荣同的影响和带动之下,黎川当地的贫困户和农民人均增收1200多元。李荣同又与黎川扶贫移民局商量,到优质黑木耳产地浙江龙泉调研,引进黑木耳新品种。2018年,黎川黑木耳产业有了快速提升,产业覆盖全县贫困户。后来,猕猴桃、马家柚、吊瓜等多种水果蔬菜也相继在黎川“开花结果”,黎川县办起了“大农业”。
在李荣同的带动下,33个省科技特派团、368名省市县科技特派员陆续加入科技扶贫的队伍中。
“依靠科技,提升当地产业;发挥桥梁纽带作用,把我们认识的专家团队介绍来;最重要的还是发挥好示范带头作用,引导当地农户转变观念,用好科技的力量。”李荣同这样定位自己作为科技特派员的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