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数据背景下的中职院校计算机基础类课程教学改革之我见

2020-12-28沙晶晶

消费电子 2020年4期
关键词:中职院校大数据教学改革

沙晶晶

【关键词】大数据 中职院校 教学改革

1.浅析中职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现状

在中职教育体系中,计算机课程是一门重要教育课程。旨意在于通过计算机基础类课程教学培养学生掌握计算机操作应用的能力。计算机基础类教学在大数据技术环境的影响下对教学模式及方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断优化计算机基础类课程教学体系的同时,注重培养学生基本技能操作。在中职院校开展计算机基础类课程教学过程中,由于受诸多因素的影响,造成教学难以将大数据技术与计算机教学活动相结合,导致中职计算机教育存在诸多问题。

1.1 教学模式存在局限性

部分中职教师在计算机基础类课程教学过程中,缺乏明确的教学任务,不能结合大数据技术发展的背景对教学任务准确定位。教师在教学中,未洞悉大数据发展带来的计算机能力的要求的变化,在开展基础课程教育时依然按照教材内容开展各阶段教学任务,缺乏深度挖掘信息數据与计算机基础类课程的关联,缺乏相应的教学实践活动。在中职计算机基础类课程教学任务中,不能很好的激发学生对计算机信息技术的兴趣。摆脱不了传统的计算机教学手段,导致教会活动枯燥乏味。无法跳出教材创新的计算机课堂讲授模式,缺乏应用信息化技术引入,导致课堂教学形式单一,教学效果不佳[1]。

1.2 计算机基础类课程教学脱离应用实际

我国已步入高速发展的信息技术化时代,大数据、云计算等信息化技术的发展影响人们的生活习惯、消费习惯和工作习惯。据了解,部分地区的中职院校的计算机教材更新缓慢,严重脱离信息化发展的实际,使得计算机基础类课程教学无法满足大数据时代发展的教学要求。为此中职院校计算机教学应该与时俱进,及时更新计算机基础类课程教材,同时不断提升计算机教学质量,引入大数据技术的相关教学内容。部分中职院校虽然重视对计算机基础类理论的教学,但忽视计算机专业实践技能的实操。教学活动局限在计算机教材之中,学生接受了过多与大数据相关的理论知识,难以形成深入的了解。

1.3 在大数据时代背景下中职院校的计算机基础类课程迎来新的挑战

随着我国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教育事业迎来了新的发展和改革。国家不断增加对教育事业的经济投入。优秀计算机教育教学资源结构体系集中在一线城市。有资料统计,现有中职计算机基础类教学课程数量无法满足全覆盖教学范围。同时,中职院校师资力量不均衡也严重影响中职院校的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质量。这种教学资源的不均衡体现在乡村及偏远地区和城市教师资源的不平衡、中职教师素质建设的不平衡等因素上。因此,向乡村及偏远地区输送优秀中职计算机教师迫在眉睫。大数据时代的到来,需要一批敢于大胆尝试相关内容的教育者去实践,通过教师的实践努力去培养与时代共发展的人才[2]。

2.信息化背景下中职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改革的改革路径

计算机基础课程相对于中职学生而言是一门相对复杂且综合性较强的学科。涉及计算机专业知识和基本操作技能的同时,也需要掌握信息技术知识。教学方法需要根据学生对计算机知识的认知程度进行适当调整。中职院校如何在大数据环境影响下开展计算机基础类课程教学改革,值得中职计算机教育工作者深思。

2.1 数字电子技术与计算机应用相融合

在大数据发展的背景下,中职计算机教师需要突破传统的教学观念,帮助学生多渠道了解计算机基础课程内容。由于计算机是一门充满抽象思维和逻辑性的学科,加之处在中职院校的学生在理解和接受的程度上存在不同差异,所以教师的教学水平和引导方式对中职学生计算机教学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教师在讲授过程中,使用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无法满足学生对计算机知识的学习需求。针对电子专业而言,将数字电子技术与计算机基础教学应用相结合,培养学生掌握电子技术理论专业知识的同时,能够对计算机设备进行安装、调试及维护,丰富计算机基础课程中设计电子制图、仿真及电路自动化设计教学,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教师注重对学生的启发引导和积极参与教学的主观能动性培养。

2.2 优化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

随着现代化信息技术飞速发展,运用信息技术进行计算机教学成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方法。对电子专业中职院校而言,专业课程设置需要根据社会需要及计算机应用发展方向做到优化教学。教师搜集互联网上关于电子专业计算机基础教学短视频。创建微信公众账号,使学生将零散时间花在开拓视野、扩宽计算机基础的知识面上。同时,中职教师重视引导学生开展自主学习,培养学生独立学习意识,在课前利用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终端设备,对计算机课程有初步了解。课后掌握计算机操作技能后,加强自主巩固学习。逐渐扭转学生被动学习的局面,顺利完成计算机课程设置的教学任务。增强学生的自主学习的自信心理[3]。

2.3 开创计算机教学互动环节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中职院校在计算机基础类课程教育中需要重视学生的参与程度。突破传统的教学模式,打破教师照本宣科式的开展教学灌输模式,运用大数据技术的强有力支持,在互动式教学影响下,使计算机教学内容变得生动易懂,抽象的计算机教学内容也能在参与中轻松掌握。在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的过程中,增加教师与学生的互动环节,让学生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通过创新式互动教学法的开展,让教师深入了解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并做好教学内容查漏补缺的工作。学生在互动环节中可以分小组讨论,交换对计算机应用基础的知识理解,形成互帮互助的学习局面,通过大家的共同努力一起解决学习过程中的问题。同时,在中职计算机教学改革过程中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创新性思维模式是学生在学习计算机基础类课程时,通过对计算机知识的掌握,开展自主创新式学习模式。它是一种培养学生逻辑性的思考过程的重要体现。对于教师来说,教学内容不宜过满,在讲解中留给学生足够的思考时间,必要时加以点拨,以此来帮助学生获取计算机的知识,培养创造能力。最终掌握相对复杂的计算机操作技术。

3.结束语

在大数据技术的环境下,中职计算机教育迎来新的挑战和改革机遇,随着信息技术和互联网高速发展,计算机基础类教学内容被广泛应用于社会工作和生活中。中职院校的计算机基础类课程设置需要紧随时代发展步伐,现代计算机教学模式区别于传统教学模式,开创微信教学、互联网教学等多种多样的教学手段。在教师不断实践和摸索下,形成一套区别于传统教学模式的方法,让教学过程变得更加丰富多彩,为学生掌握计算机基础知识和熟练应用操作技能打下良好的基础。

猜你喜欢

中职院校大数据教学改革
中职院校Flash动画精品课程的设计与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