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特色小镇文旅融合发展路径与机制研究

2020-12-28邓斌

中国房地产业·下旬 2020年11期
关键词:文旅融合特色小镇发展

邓斌

【摘要】社会经济的发展,使得我国乡村振兴有了很大进展。特色小镇是近年来我国新型城镇化建设中出现的一种新的空间生产模式。为提升农业农村发展质量、落实乡村精准扶贫和推动新型城镇化发展注入了新动能、新活力。文章从产业融合的角度,针对特色小镇文旅融合建设发展中出现的问题,提出了优化策略。

【关键词】特色小镇;文旅融合;发展

特色小镇建设需要借助时代发展的契机,突出其在产业经济方面的优势,凭借供给侧改革的东风,完成城镇经济结构优化,加快城镇经济发展。除此之外,在特色小镇发展过程中,特色小镇文化融合不足、无法将特色小镇自身优势转变为推动结构转型创新驱动力,不能在短时间内解决特色小镇房地产化等问题,严重影响特色小镇建设速度,以及其对经济发展拥有的突出优势,所以下面将根据特色小镇持有的资源,从农旅融合视角下,设计小镇空间结构,提升特色小镇建设速度,并凭借特色小镇推动当地产业发展。

1、文旅融合

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是文化的载体。换句话说,旅游是文化内涵的具象,文化是旅游传播的符号。文旅融合实质上是旅游中文化性和文化中旅游性的统一,用文化的理念发展旅游,用旅游的形式传播文化,达到“文化+旅游”的有机统一。从产业融合角度来说,文旅融合,不等于“文化+旅游”,而是可以创造出远远大于“文化+旅游”的多种文旅模式的大文旅。文化和旅游的融合包含了横向的广度融合与纵向的深度融合,是“文化+”和“旅游+”的双重驱动模式,两者融合创新、相互赋能、交互驱动发展。文化产业依靠旅游产业实现文化市场的延伸;而旅游产业引入文化创意提升旅游的文化内涵和文化品质,二者相辅相成,共生共赢。从国家政策角度来看,“促进旅游与文化融合发展”被纳入国家“十三五”旅游业发展规划与文化和旅游部的组建,从国家体制机制上为文化和旅游的深度融合、协调发展提供了保障和助力。

2、农旅融合特色小镇建设特色理念的路径及机制

2.1充分挖掘小镇资源,有效利用IP资产

每个小镇都有自己的独特识别物,这些独特的识别物即可作为文旅小镇的IP要素。优质旅游IP需要充分挖掘小镇的特色资源,有效利用IP资产,凭借着一定的作品来支撑内容建设。迪士尼小镇成功有效地利用了自己的IP资产,将IP引入到商品、游乐设施和其他周边产品,最终实现了盈利。文旅小镇IP建设要想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就必须主动寻找生命力较长、足以摊平投资的最佳IP。除此之外,文旅小镇还要确保合作双方的目标一致,选择可以成功进行旅游转化的IP,这样才能受更多旅游者欢迎。

2.2建设中要产业融合,扩大“特而强”的功能叠加效应

围绕特色产业定位,紧盯培育、聚集、融合发展方向,构筑集产业链、投资链、创新链、人才链、服务链于一体的产业创业创新生态圈,发挥集群效应。特色小镇要在小空间区域里融合产业功能、旅游功能、文化功能、社区功能,解决文化产业单一、旅游业态单一和产业同质化严重等问题,实现“一镇一业”,确保一镇一风格,一镇一特色,不重复、不趋同,使特色产业成为唯一性的强大产业。

2.3打破业态壁垒,跨界要素整合

当前,“互联网+”“科技+”“共享+”等跨界思维已成为趋势潮流,特色小镇要发展,就要紧跟时代步伐,多规融合,加强文旅产业与其他产业的资源整合,创新产业融合形态,构建乡村文旅产业融合发展新体系,提高产业融合效能和附加值。政府应以产业为主导,科学制订融合规划,抓好相关政策的落实,围绕全域统筹、特色突出、引领示范3个方面,通过资源整合、功能叠加、政策激励等措施,推动要素跨界配置和产业有机融合,打造基于“文旅农、文旅商、文旅体、文旅与艺术”一体化的产业链、价值链,加快推动特色小镇建设进程。

2.4文化符号的旅游效应

其一,特色传统建筑符号营造客家生活氛围。在甘坑客家小镇里建有极具代表性的客家传统建筑,如南香楼、状元府、围屋等这些古建筑中保持营建具有浓厚传统氛围的室内环境;凤凰谷内的徽派建筑群落古色古香,依旧保留古炮楼、甘坑火车站等客家历史建筑元素;小镇的小巷采用“7都116”具有古韵的名称。从多个角度实现客家历史文化与景区内部融合,利于游客对传统客家文化的概念搭建。其二,客家行为文化符号商品化。甘坑小镇的家风家训馆展示了甘坑人自古以来秉持的家训文化,并将这些文化商品化,出品相关文创产品:吉祥如意钥匙扣、姓氏家训戒尺、国学戒尺等。文创产品作为游客的旅游纪念品,强化游客对客家文化的记忆,一定程度上传播客家传统文化。其三,节庆活动再现客家文化。甘坑客家传统艺术并非可以随时观赏到,而是逢年过节或一些庆典活动才有机会欣赏传统的艺术。活动表演性和娱乐性强,年轻人乐于参与,喜庆的锣鼓和欢快的麒麟舞能更快地把游客带入情境,身临其境感受客家文化的熏陶,让游客感受文化的深度。其四,休闲娱乐项目IP化。小凉帽之家是小凉帽IP产品展示及销售的商店,琳琅满目的定制产品,如家居、箱包、服饰、玩具、数码等产品设计上添加IP形象元素构成小凉帽系列产品;以IP形象为基础的亲子游玩项目供小朋友和家长选择。贴合小凉帽IP形象宣传,将客家文化潜在地传给下一代。

结语:

综上所述,在供给侧改革背景下,农业融合特色小镇建设存在资源统筹不足、规划设计与我国国情不一致从而导致发展工作进展迟缓等问题,并且特色小镇项目效果无法达到预期要求。从目前掌握的情况,分析致使特色小镇建设工作难以达到预期的效果的根源所在,并提出在特色小镇建设过程中,需要大力挖掘民俗资源,让特色小镇空间布局可以突出地方主题。

参考文献:

[1]韩彩霞,赵伟,葛文全.山西古村落文旅融合模式探究[J].高等財经教育研究,2019,22(2):91-94.

[2]郭湘闽,杨敏,彭珂.基于IP(知识产权)的文化型特色小镇规划营建方法研究[J].规划师,2018,34(1):16-23.

[3]王婉婷,孙敏,张瑜,等.文化自信建设背景下的本土旅游文化符号建构研究[J].中国市场,2017(33):245-246.

猜你喜欢

文旅融合特色小镇发展
黑龙江省全域旅游发展思路探析
文旅融合的城市旅游产业发展
文旅融合下文化遗产类景区体验型产品开发研究
“文旅融合”奏响“城乡大合唱”
区域发展篇
论特色小镇建设的理论与实践创新
“特色小镇”切莫成为“房地产小镇”
发展“特色小镇”,核心在哪
与特色小镇文化共建:高职院校文化建设新途径
图说共享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