着力推动区域协调发展
2020-12-28朱翔
朱翔
省委十一届十二次全会提出,要着力推动区域协调发展。贯彻落实省委全会精神,必须扎实推进长株潭一体化发展,推动长株潭、洞庭湖、湘南、湘西四大区域板块协调联动发展,加快构建“一核两副三带四区”区域经济发展格局。
优化湖南空间布局
由全面小康向基本现代化整体转型。更加重视国际市场引导和外向型发展,更加强调互联网和高铁的联通功能,更加看重高端科技对于传统产业的提升功能,更加注重中心城市的辐射带动和口岸城市的枢纽作用,更加关注生产空间、生活空间和生态空间的合理组织,更加侧重区域之间、城乡之间、行业之间的协调发展,更多地考虑协调性、开放性、公平性、生态化和可持续,加强与国家重大战略的对接,由区域发展总体战略上升到区域协调发展战略。
实施非均衡发展战略。优先发展中心城市、主体轴线、重点园区和开发区。选择投入产出效益较好的地域,集中力量重点培育,建设一系列高效率的发展轴,进而形成高效益的点轴开发网络。前期强调点轴式非均衡发展,做强先导型和支柱型产业;后期强调多极网络式相对均衡发展,壮大现代服务业,形成开放型空间结构。
充分发挥高铁、高速公路的联通功能。积极对接国家一级开发轴线,主要是京广线、沪昆线、长江和海岸带。以长沙为核心,着力推进长株潭一体化发展,打造中部地区崛起核心增长极,培育壮大岳阳、衡阳省域副中心城市,依托京广、沪昆、渝长厦三大通道建设各具特色和优势的经济带,推动长株潭、洞庭湖、湘南、湘西四大区域板块协调联动发展,加快构建“一核两副三带四区”区域经济发展格局。
把城市群作为新型城镇化的主打形态。构建长株潭、洞庭湖区、湘南三大城市群和大湘西城市带。做大做强城市群的核心和枢纽,培育功能合理的城市等级体系、职能体系和空间体系。构建开放型的空间结构,壮大门户和口岸以增强发展活力。彰显城市群的区域特色、产业特色和文化特色,借助特色发展提升其内涵和品位。
全面提升区域产业发展。长株潭作为全省创新发展的龙头,重点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智能装备、轨道交通、新能源汽车、新材料、新医药、航空航天等领域,创建中国智能制造示范引领区。郴州、衡阳、永州、怀化、邵阳五市和湘西州重点承接来自珠三角、长三角的产业转移,把脱贫攻坚与产业发展有机地结合起来。
推进绿色发展,建设美丽湖南。在洞庭湖区推进水环境综合治理,强化湿地保护和恢复,切实落实长江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的国家战略。在湘西、湘南、湘东山区推进荒漠化、石漠化、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加强地质灾害防治。在长株潭构建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经济体系,推进资源节约和循环利用,降低水耗、能耗和物耗。实施流域环境和城乡环境的综合治理,加强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加强固体废弃物和垃圾处置。
扎实推进长株潭一体化发展
湖南是一个大省,产业发展和城乡建设迫切需要一个强有力的轴心。省委十一届十二次全会提出,要扎实推进长株潭一体化发展,打造中部地区崛起核心增长极。
长株潭一体化发展,关键在于统一规划、统筹布局、互联互通和融合发展。依托长株潭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平台,探索城市群一体化创新发展模式。推进公交、健康、社保“一卡通”建设;加快三市交通一体化建设;整合三市技术、人才、创新平台等资源,促进产业协同发展、企业协同创新、环境协同治理;三市共建交通网络、物流网络、电力系统、信息系统、环保系统、预警应急系统;推行“一张图”规划、“一盘棋”建设和“一体化”发展;探索建立行政管理协同机制、科技创新融通机制和生态环保联动机制;三市建成区沿湘江呈品字形分布,形成一江、两岸、三城、多组团、绿心的空间结构;保护好长株潭城市群的绿心。现阶段工作重点包括:兴建黄花机场至株洲云龙的产业走廊,推动长株两市融合;兴建湘江新区至湘潭九华的湖南智谷,推动长潭两市融合;高水平建设长沙南部新城,推动长株潭三市融合发展;新建长沙高铁西站,将株洲西站和湘潭北站提升為高铁枢纽站,兴建新的高铁联络线,改造提升长株潭城轨,加速形成城市群高速交通网络。
长沙作为湖南省、我国中部、长江中游地区的中心城市,要突出创新引领职能,加紧创建国家中心城市,着力打造国家智能制造中心、国家创新创意中心、国家交通物流中心,实施高新技术引领和优秀文化带动。长沙的规划发展,需要强化国际视野、国家思维和创新谋划,完成四大转型:由区域性中心城市向国家级中心城市迈进;由内陆中心城市向国家枢纽城市转型;由传统工业城市向国家创新城市升级;由一般省会城市向国家“两型”城市提升。加快建设和谐宜居、富有活力、独具特色的现代化大都市。长沙的产业建设,要突出创新引领功能。侧重大数据、云计算、智能制造、新材料、新能源、生物工程、节能环保等领域,对工程机械、汽车及零部件、传统的加工制造业进行改造提升。新时期长沙市的宏观格局,要以湘江为生态轴,划分为湘江东岸与湘江西岸两大部分。湘江以东部分为“提升侧”,重点改造老城区,建设好高铁站—国际会展中心—机场新兴产业走廊,侧重商业商务,发展金融、总部、中介、互联网、创意设计、娱乐休闲等部门。湘江以西部分为“创新侧”,依托大学、研究所、开发区、工业园区,作为湖南创新创业的引擎,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深度融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将湘江新区打造成全国一流的创新平台。现阶段重点建设好湘江新区、岳麓山国家大学科技城、马栏山视频文创产业园、金融中心、南部新城、高铁片区、机场片区、五一商圈和红星商圈。
打造各具特色和优势的经济带
省委十一届十二次全会要求,培育壮大岳阳、衡阳省域副中心城市,依托京广、沪昆、渝长厦三大通道建设各具特色和优势的经济带,从而形成开放性的点轴开发系统。
一级发展轴
京广线:连接岳阳、长沙、株洲、湘潭、衡阳、郴州等城市,与此基本平行的有京广高铁、京港澳高速、107国道。以长株潭为核心,向北通过岳阳对接长江经济带,向南通过衡阳和郴州对接粤港澳大湾区。侧重发展高新科技、先进制造和现代服务业。依托京广线,重点建设好湖南自贸试验区所属地长沙、岳阳、郴州三个特色片区。长沙片区突出临空经济、先进制造、高端服务,作为中非经贸深度合作先行区。岳阳片区突出临港经济,打造长江中游综合性航运物流中心、内陆临港经济示范区。郴州片区突出湘港澳直通,打造承接产业转移和加工贸易升级的重要平台。
沪昆线:连接株洲、湘潭、娄底、怀化等城市,与此基本平行的有沪昆高铁、沪昆高速、320国道。东连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乃至长三角,西接国家西部大开发,东部属于长株潭城市群,西部属于武陵山经济协作区。重点发展先进制造、精品钢材、有色加工、农产品深加工、商贸物流等产业。承担着承东启西的主体轴线功能。
渝长厦线:连接长沙、益阳、常德、张家界等中心城市,斜贯洞庭湖区,把长株潭与湘西两大板块联系起来,对于推动洞庭湖区绿色提升、促进省内经济社会均衡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重点发展农产品深加工、电子信息、观光旅游等产业,加强中西部地区的交流互动。
二级发展轴
枝柳线:连接张家界、吉首和怀化,纵贯湘西全境,是张吉怀旅游带的主轴线。沿线群山绵延,风光瑰丽,旅游资源丰富,适宜发展国际旅游、全域旅游和民族风情旅游。重点把农产品深加工、先进制造业的发展与脱贫攻坚、生态环境保护紧密结合起来。
湘桂线:连接衡阳与永州,向西南延伸可达北部湾和凭祥,是湖南“借船出海”的重要通道。侧重发展观光旅游和文化旅游、农产品深加工、先进制造业。
洛湛线:连接常德、益阳、娄底、邵阳、永州5市,纵贯湖南中部,作为新兴的区域经济发展轴线,把长江发展轴、洞庭湖區、湘中山地、南岭山区和华南沿海连接起来。
提升洞庭湖区、湘南、大湘西三大板块
洞庭湖区绿色发展。洞庭湖区包括岳阳、常德、益阳三市,以京广线、渝长厦线为发展轴。发展多式联运,形成以湖区中心城市为枢纽,以环湖公路为纽带的综合交通运输网络。重点发展粮食、水产品,鼓励发展水禽、蔬菜、双低油菜,适度发展生猪、草食动物、棉麻丝、园艺作物、休闲农业,构建湖区现代农业体系。打造集生态观光、休闲度假、文化体验于一体的国内外知名湖泊型旅游胜地。岳阳作为湖南和长江中游地区重要的港口城市,洞庭湖区中心城市,重要的工业基地和旅游城市,是湖南对接长江经济带的主要口岸,要重点建设好岳阳新港区,构建高水平的临港产业体系,建成全省能源基地、石化基地和长江中游区域性航运物流中心。常德是湘西北中心城市,重要的交通枢纽和工业基地,要着力推进水环境综合治理,加快建设高标准农田和现代农业基地,推进环湖公路网、滨湖生态城镇体系建设,打造环湖生态文化旅游圈。岳阳下辖的湘阴和汨罗,益阳下辖的赫山和资阳,可探索融入长株潭一体化发展。推动澧县、津市融合建设津澧新城。
大湘西生态发展。大湘西包括怀化市、张家界市、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邵阳市和娄底市。切实把握好长江经济带、武陵山片区、湖南“一带一部”的建设机遇,重点发展生态立体农业、特色资源加工、民俗风情旅游和区域商贸物流等特色产业,建设一系列特色产业基地。构建现代化的区域性交通网络体系和地方特色鲜明的旅游网络体系,集原始生态、神秘山水、民风民俗、生态休闲于一体。建立土家族、苗族、侗族原生态环境和文化遗产保护地。率先发展怀化、吉首、张家界、邵阳、娄底等中心城市,将其培育为强有力的增长极。统筹大湘西的旅游开发,以张家界为龙头,以芷江、里耶、崀山为重点,加快创建高品质的旅游线路。加快推进精准脱贫,支持特色优势产业做大做强。怀化作为大湘西主体增长极,中西结合部重要的交通物流枢纽,湘、鄂、黔、渝、桂边界的中心城市,应主动对接西部大开发,加速推进鹤城、中方、洪江、芷江一体化建设。邵阳市人口众多,应重点培育中心城区(双清、大祥、北塔)、邵东城区和武冈城区,完善基础设施,改进投资环境,积极承接珠三角、长三角的产业转移。在湘西州重点培育吉首城区,强化绿色和特色发展,对文化旅游业进行整体提升,将矮寨景区尽快升格为国家5A级景区。在张家界市严格控制工业的规模,整顿关停污染型工业企业,改造提升航空枢纽,建设世界级的观光旅游地。娄底作为现代工业基地,东部融入长株潭城市群,西部列入大湘西生态绿色发展范畴,将娄星区综合交通枢纽做大做强。
湘南开放发展。湘南包括郴州、衡阳和永州三市。加强与大湾区、北部湾的联系,重点对接深圳、广州、香港、澳门、珠海、厦门、湛江、南宁、防城港、北海等中心城市。发挥湘南的区位优势,积极承接产业转移,发展加工贸易,加强区域合作,促进绿色发展。将衡阳培育成湘中南中心城市和湖南副中心城市,重点发展先进制造、高新科技和商贸物流。做大做强衡阳中心城区,以及周边的重点开发区,推动衡南县城融入中心城区,推进衡东县、衡山县、南岳区一体化建设。郴州作为湘南门户,应着力对接粤港澳大湾区、东盟,重点建设好公路口岸、铁路口岸、出口加工区和湘南国际物流园,推进电子、新材料、新能源、绿色食品基地建设,培育南岭生态观光旅游圈。推进郴资桂一体化,打造湘南增长极。永州市壮大冷水滩中心城区,突出先进制造、交通物流、旅游服务等功能,将零陵区建设成历史文化旅游基地。积极推动道县撤县设市,作为永州南部的中心城市,辐射带动宁远、江华、江永、蓝山、新田等县的发展。永州应重点对接防城、湛江两大港口,以衡阳、永州为核心,推进湘桂经济走廊建设。
(作者系湖南师范大学教授、博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