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汉饰文化在汉文化复兴中的作用研究

2020-12-28赵凡潘红艳马臻史大博

科技资讯 2020年32期
关键词:复兴途径

赵凡 潘红艳 马臻 史大博

摘  要: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无论是在经济还是在文化都已逐渐和世界融为了一体。当今的中国既要学习世界各国的优秀文化,同时中国也需要把自己优秀的文化介绍给世界的其他國家。该项目以社团为依托,通过社团活动和展会等手段,在手工汉饰制作和展示过程中,让更多的人了解汉民族文化的精髓与美,以达到传承和传播汉民族文化的目的。

关键词:汉饰文化  汉文化  复兴  途径

中图分类号:TS941.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20)11(b)-0201-03

Abstract: Since entering the 21st century, China has gradually integrated with the world in economy and culture. Today's China not only needs to learn the excellent culture of the world, but also needs to introduce its excellent culture to other countries in the world. This project is based on the community, through community activities and exhibitions and other means, in the process of handmade Han decoration production and display, let more people understand the essence and beauty of Han nationality culture, so as to achieve the purpose of inheriting and spreading Han nationality culture.

Key Words: Han decoration culture; Han culture; Renaissance; Way

1  复兴汉文化的必要性

习近平总书记2013年12月在山东考察时指出:大力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强盛,总是以文化兴盛为支撑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以中华文化发展繁荣为条件。没有文化的弘扬和繁荣,就没有中国梦的实现。所以,我们复兴与传播汉文化是势在必行的。

首先,我们先明确一下汉文化的含义。这里的汉文化不是汉族文化,也不是汉朝文化,汉文化一般是指中国古代的人民创造的物质文化和思想文化的总和,它又被称为华夏文化。汉文化的历史源远流长,上古汉文化有很长的发展期。例如,考古发现了约1万年前的中国耕作文化。同时,中国还是现今仅存的文明古国,其他古文明都出现了中断或消失,唯有中华文化始终延续。汉文化博大精深的原因不仅是因为它的历史长,更因为它的独特之处是它的统一性、多样性、开放性。在中国,尽管经历了一代又一代的朝代、政权和统治者的更替,但汉文化却始终得以延续。虽然有其他民族在汉地建立统治王朝,但是多随俗汉化,沿用汉礼。所以汉文化是持续至今最古老的文化之一。

我们复兴汉文化有两个原因:一方面是本国层面。汉文化博大精深,是中华民族之魂,只有强调本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才能使人民内心世界充实,有民族自信心,有民族凝聚力,面对其他各种文化的渗透也不会迷失方向,不丧失中国人的本色。我们要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弘扬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繁荣,不断丰富人民的精神世界,增强人民精神力量,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今天,日益高涨的汉文化复兴运动,正是欧洲历史的重演,我们不仅要兴古衣、学古礼、争平等、要权利,我们更应该全面探寻汉文化,兴盛民族文化,找回民族精神,再现民族之魂,向世界彰显不一样的中华。另一方面是世界方面。东方文化以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为首,其思想都集中在一个“道”字,相信中华文化的大道西传,必将带世界走向更加和平的世界。中国的和平崛起必须首先复兴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因为文化是我国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生命线。

2  汉饰文化在复兴汉文化中的重要作用

一个国家如果要想向外传播文化,首先它的人民要对自己的文化了解且热爱。中华文化博大精深,一个人想要懂得并传播它是何其困难,所以我们应该抓住汉文化中一个方向来更加深入地学习传播,例如现在的“汉服复兴”就是一个很好的趋势。而且,我们也可以抓住汉文化其中的一个点如汉饰文化为切入口进行汉文化的学习。著名的电视节目“国家宝藏”第二季有关新疆博物馆和山东博物馆那两期节目中,其主题就是寻找遗失的服饰之美。这是既是对美的觉醒,也是对民族精神的觉醒。我们寻找文化根源是为了“知来处,明去处”,不论是发展汉服还是复兴汉饰,其目的都不在于让大家每天穿戴古装,而是让大家对自己先祖的审美、风俗与文化有所了解,学习其文化的精髓。

汉文化的代表是制度文化、物质文化、精神文化。而这小小的汉饰是历代人民创造的辉煌灿烂的文化与工艺艺术,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它兼具三者,在凝望着古老的汉饰时,犹如穿越时空回到了它的时代,再窥那个时代独特的风采。潮宏基首市博物馆甘当文化传道者,免费开放给市民参观,其目的只为留住中国传统首饰文明的“体”与“魂”。因为汉饰丰富多彩,美不胜收,还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内涵和民族精神,具有较高的实物价值和文史价值,可以从人类学、美学、民族学、民俗学、工艺学等多个角度解读它。

复兴汉饰文化有助于了解中国传统首饰文化,有益于对传统技艺和设计方法的学习、借鉴和创新,从而弘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推动我国首饰行业的发展。汉饰的纹饰离不开吉祥图案,多来自于人民的生活,代表着他们的美好祈愿,是对我们古代民族精神和传统信仰的很好展示。目前中国社会正不断地发展,前进,国家提倡大力弘扬传统文化,保护汉饰文化自然也在其中,我们不但是因为自己的喜爱,更是顺应时代潮流,让这些美好的东西永存不朽,以提高国人的审美情趣,将其有关的文化传承下去。每一件古老的汉饰都有它自己的故事,或悲伤、或欢喜、或波澜壮阔,让人忍不住去深入探究。它们还蕴含着丰富的民俗文化,体现着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具有着个朝代的、民族的一脉相承性,可以说它们就是历史的记述者。汉饰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反映时代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甚至是对外贸易的情況。我们要对传统首饰文化正视、理解、研究和传承,以来弘扬中华民族这一绮丽瑰宝,让世界上更多的人都领略我们传统的首饰魅力。

3  项目组的努力方向

要想通过复兴汉饰文化来复兴汉文化,仅靠单独的个人或者我们这样一个小团体,是很难做到的。但是“千里之行,积于跬步”“万里之船,成于罗盘”,我们项目组成立了有关于汉饰的社团,开展相关活动,线上线下多种途径去宣传汉饰文化。在我们的“簪娘社团”里,我们不但对于汉饰文化进行理论上的讲解,还手把手教授汉饰如汉代发簪的做法。我们就是想将几乎失传的工艺展现在世人面前,让世人去感受传统首饰的精巧,去领略中华民族独特的风姿与遗韵。

我们虽处于现代化进程中,但现代化不等于西方化,不等于放弃自己本国的优秀传统文化。我们要了解汉文化、认同汉文化、热爱汉文化,一步步、慢慢地深入,它犹如一坛老酒不需叫卖,酒香便已穿堂入巷,引人陶醉。汉文化的复兴与汉饰文化的传播还是要靠我们每一个人,它的未来在我们每一个人的手中。

汉文化的复兴和传播是我们的愿望,我们也愿意为之付出努力。相信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我相信我们的行动终会量变引起质变,传统首饰的蕴涵终会在赏玩中喜逢新春,蓬勃复兴地步入坦途。

参考文献

[1] 袁帅.浅谈中国传统文化与产品设计的融合[J].工业设计,2020(4):151-152.

[2] 高雅.汉服复兴运动的审美与实践问题研究[D].南京大学,2019.

[3] 何嘉欣.浅谈当代汉服复兴运动对推动中华文化传播的意义[J].西部皮革,2019,41(8):151,153.

[4] 孔德瑜.汉服海外传播分析[D].山东大学,2016.

[5] 张兵娟,刘佳静.新媒介环境下中国礼乐文化的记忆认同及其建构——以汉服春晚的传播为例[J].新闻爱好者,2015(7):46-49.

[6] 崔荣荣,牛犁.清代汉族服饰变革与社会变迁(1616—1840年)[J].艺术设计研究,2015(1):49-53.

[7] 周星.本质主义的汉服言说和建构主义的文化实践——汉服运动的诉求、收获及瓶颈[J].民俗研究,2014(3):130-144.

[8] 刘佳静.新媒体语境下汉服趣缘共同体的建构——以“福建汉服天下”为例[J].新闻爱好者,2016(5):67-70.

[9] 崔晨涛.从实践诉求到终极构建:汉服运动”表征下的三种意识传递[J].济宁学院学报,2016,37(5):98-102.

[10] 史小冬,郝隽.“本义与转义”:现代设计的互文性探析——以现代汉服设计《九歌》为例[J].艺术与设计(理论),2020,2(6):76-77.

[11] 祝苗,张钰,官晶.典雅精致,传承民族文化经典——浅析汉服文化的发展与现状[J].轻纺工业与技术,2020,49(4):38-39.

[12] 徐玲,王宝琪,钱卓为.探究中国传统服饰汉服的特点及其对大学生的影响[J].大众文艺,2018(7):210-211.

[13] 陈颖诗,郭坤兰,邓玉雯.中国传统服饰现代化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19(2):104-105.

[14] 李晰.探寻中国传统服饰的形式美感及当代价值——以汉族服饰的构成为例[J].美术,2018(9):136-137.

猜你喜欢

复兴途径
求解含参不等式恒成立问题的三种途径
软件工程胜任力培养及实现途径
判断函数单调性的几个途径
减少运算量的途径
论古典风格在服装设计中的复兴
从荀子的隆礼重法思想谈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从《百鸟朝凤》看中国传统文化的复兴
钟摆回摆,自行车在中国“复兴”
文化复兴,“复兴”何事?
用“分拆”法探索数列不等式放缩裂项的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