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爱国主义融入思想政治课教学研究
2020-12-28张曾曾
摘要: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在厚植爱国主义情怀上下功夫,让爱国主义精神在学生心中牢牢扎根”。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爱国主义教育的主要渠道,应该“因势而谋、应势而动、顺势而为”,深刻把握新时代爱国主义的内涵,将爱国和爱党、爱社会主义相统一,警惕和抵制历史虚无主义,维护国家安全,推进祖国团结统一。关注社会动态,利用好自媒体平台,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更好地将爱国主义全方位融入教学中。
关键词:爱国主义精神;新时代;思想政治理论课;路径
古往今来,爱国主义精神支撑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为了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爱国主义精神深深植根与中华民族心中,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基因。”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肩负着历史责任的大学生更要坚定信念、承担使命,努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当代青年的爱国主义教育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极为重要的环节,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爱国主义教育的主要渠道,在新时期应该“因势而谋、应势而动、顺势而为”,不断更新理念,适应社会发展需要,应对随着时代变化接踵而来的挑战。
一、新时代爱国主义的内容
中华民族在长期共同生活和实践中形成的爱国主义精神体现着人们对家园以及民族和文化的归属感、认同感、尊严感以及荣誉感。作为中国人民,要热爱祖国、维护国家利益、爱祖国的大好河山和灿烂文化以及骨肉同胞。在当代,爱国主义被时代赋予了新的内涵。
第一,爱国和爱党、爱社会主义相统一
一部近代史,书写了无数中国人救亡图存、探寻国家富强之路的篇章。历经风雨,只有中国共产党带领着中华民族建立了人民當家做主的政权、走上了符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了共同富裕,这是其他任何政党都没有完成的也无力做到的。经过几十年的高速发展,中国跃居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我们比以往任何时期都更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从受列强欺凌压迫到如今繁荣富强,这翻天覆地的变化和中国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密不可分,更是党正确领导的结果。
2020年新冠肺炎席卷全球,给各国造成不同程度的损失。面对重大挑战,中国共产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充分发挥社会主义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越性,带领全国各族人民打赢了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各地逐步推进复工复产,中国人民的生活恢复正常。根据国务院发布的《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中国行动》白皮书数据统计,截至5月底,全国确诊住院患者总医疗费用13.5亿元,这些治疗费用全部由国家承担。对比世界其他国家高昂的检测和治疗费用以及就医难等问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显而易见。据世界银行的预测,全世界很多国家因抗击疫情而陷入衰退,全球经济整体将收缩5.2%,而中国的GDP将增长1.6%。正是党的全面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使得“风景这边独好”。因此,在当代,爱国主义必然和爱党和爱社会主义相统一,不可分割。
第二,警惕和抵制历史虚无主义
对祖国的文化和历史的理解和接受,是人们爱国主义情感培育和发展的重要条件。
在网络高速发展的今天,5G时代的来临给社会带来诸多变革。大部分学生获取信息的途径来自微博、微信、抖音以及各类媒体APP等自媒体平台。这些自媒体平台传播的信息来源不明、质量良莠不齐,各种意识形态混杂。尤其在推送涉及中国历史和政治的一些文章和视频中经常掺杂与客观史实相违背的观念,对读者造成严重误导。一些网络大V或公众号打着所谓“重评历史”的幌子,为历史罪人翻案、抹黑英雄、诋毁革命领袖、否定中国近现代史。部分视频自媒体搬运外网恶意剪辑加工的视频,以“揭示历史真相”为噱头,吸引点击量和热度,视频被转发传播。大学生由于缺乏社会经验,对离自己较为久远的历史了解不深,容易受到蒙蔽,严重的甚至动摇立场和信念。因此,在新时代更应铭记历史,有辨别是非的能力,以爱国主义之火抵御文化和历史虚无主义的侵袭。
第三,维护国家安全,推进祖国团结统一
虽然当前中国处于相对和平的环境中,但境外敌对势力从未停止对中国国家安全的破坏和侵扰。我们要警惕间谍情报机关通过网络和社交媒体进行渗透、拉拢、策反的行径。随着国家安全形势的发展变化,我国出台了一系列相关法律,如《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分裂国家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反间谍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安全法》……作为新时代的中国公民,要学习和遵守相关法律法规,树立国家利益高于一切的意识,自觉维护国家安全,防范、制止危害国家安全的行为。
除了应对外部挑战,完成祖国统一大业也是当前我们面临的重大历史任务。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反对民族分裂,维护祖国统一,是国家最高利益所在。解决台湾问题、促进两岸关系发展、推进国家统一符合包括台湾同胞在内的所有中华民族的利益。同时,香港和澳门特备行政区要要明确“两制”是在“一国”的前提下实施的方针,坚决抵制外部势力和乱港分子的阴谋,保障港澳的繁荣稳定。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国际竞争激烈,港澳同胞要同祖国人民与内地优势互补、共同发展,全面融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一道完成民族复兴的历史任务,共享繁荣成果。
第四,树立大国公民意识,立足民族又面向世界
新一代的青少年成长在祖国经济飞速发展、社会日新月异的时代,与80、90后有着不一样的精神面貌和心理。中国的国家影响力在世界范围内不断提升,其公民素质也应与时俱进,以更加开放、包容、自信的心态去看待国家之间的交往。如在中日两国关系问题上,铭记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中国这段历史的同时,应该理性看待日本,而非被狭隘的民族主义包围,仇视日本普通民众,盲目抵制日本商品和文化,甚至打砸中国人民的日系车辆和物品……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爱国主义应当继承中华文化热爱和平的优秀传统,维护国家利益的同时以更加宽广的胸怀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而努力。
二、思想政治理论课和爱国主义的联系
为了更好地将爱国主义融入到思政课中,在此简要阐述二者之间的关系。
厚植爱国主义情怀是思政课的教学目标之一。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传播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以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要渠道,同时也是爱国主义教育的主阵地。培养对党和国家忠诚、胸怀爱国主义之情的时代新人是思政课的使命。
爱国主义融入在思政课的教学内容里。《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第三章第二节“爱国主义及其时代要求”系统讲授了相关知识,爱国主义本身作为思政课的授课内容存在。同时它也是一条贯穿《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的线索,近代志士仁人探求救国之路、反抗外来侵略的历史无不体现着他们浓浓的爱国之情。
爱国主义精神为思政课教学提供丰富的现实内容。无论是长征精神还是红船精神,女排精神还是工匠精神,民族精神或是改革创新精神,都是中国精神,它们体现着中国人民的爱国主义情感,这些具体的内容为思政课教学注入了巨大的力量。
三、爱国主义精神融入思政课的路径
思政课教师应当根据所教学课程的实际情况,对教学内容进行深入思考,更新教学理念,利用新媒体平台创新教学方式,将爱国主义贯穿教学过程的始终。
第一,充分利用自媒体平台,突出案例教学
以《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为例,这门课程“实践性”特点突出,其教学内容与社会现实结合十分紧密,教学目的也是将所学内容运用到生活中,正确处理现实中出现的相关问题。仅依靠课本内容无法满足教学要求,也不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自媒体可以捕捉社会最新鲜的资讯,为教学提供丰富素材以及相关的图片、视频。比如微博,其流量巨大,用户人群广泛,大学生是主要受众之一。“微博热搜”是互联网最新时事的风向标,某些涉及了爱国主义相关内容的热点问题经常出现在“热搜”上。它们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某些事件对大学生爱国主义情绪的价值评价。微博上有大量符合教学内容的高质量视频可作为教学素材,同时教师还可对学生困惑的热点问题进行释疑,有助于增进他们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文化自信、制度自信、理论自信。而自媒体平台的一些暗含历史虚无主义、违背客观事实的错误言论则可以作为反面案例,通过明确指出其漏洞和谬误,使其无法立足,从而实现爱国主义教育的要求。
第二、发挥学生主体性作用,丰富教学形式
学生是教学活动中最积极的因素,无论是提升学生对思政课的兴趣还是增强对所学知识的实际运用能力或是实现爱国主义教育的良好效果,都必须发挥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要改变以往学生心目中思政课教师照本宣科、沉闷的灌输式教学的印象,以平等的态度开展教学活动,和学生共同思考,增进他们对思政课的认同感、提升教学效果。
爱国主义是贴近生活实际并随着社会发展不断被丰富内涵的范畴。以“基础课”为例,对于一些学生关注热点问题进行讨论,增加和学生的互动,在学习理论知识的同时还能够观察他们的实践能力并及时了解学生思想的动态,发现和解决问题,从而潜移默化地加深他们的爱国主义情怀。比如在讲到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这一知识点时,可以采用主题演讲的方式,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师生共同讨论“什么是爱国主义”、“当代大学生应该如何爱国”等问题……在讲授《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时,可借助《建党伟业》、《建国大业》等贴合教学内容优秀影视作品作为辅助,调动学生的兴趣加深对相关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的记忆。影片中的一些情节,如巴黎和会失败、五四运动学生游行等片段,容易引起学生共鸣、激发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和荣誉感。
第三、提升教师素质,做好爱国主义相关知识科普
思想政治理论课之间的内容有重叠,作为思政课教师,应当不断扩展自己的知识面,增进对不同课程领域的学习,将其精神融会贯通,从而更好地提高教学效果。
思政课教师应在第一时间学习党的方针、政策、法律法规,学习国家领导人重要讲话和会议精神并及时向学生传达。在讲授相关知识点时及时增补最新内容,比如在“基础课”第三章“维护和推进祖国统一”这部分内容时,可以结合2020年刚出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维护国家安全法》讲解涉港问题;讲授“增强国家安全意识”的内容时,向学生普及相关案例,如最近国家安全机关开展的“迅雷-2020”专项行动,破获的百起“台湾间谍窃密案”,让大学生提高防范意识,警惕来自互联网的间谍人员。通过科普使大学生清楚什么是危害国家安全的行为以及危害国家安全要承担何种责任。达到师生共同增加国家安全意识、维护国家利益的结果。
参考文献:
[1]辛向阳.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必须坚持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N].光明日报,2016-03-23(13)
[2]辛向陽.习近平爱国主义思想探析[J].中共杭州市委党校学报,2016(01):4.
[3]宋争辉.加强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N].人民日报,2020-01-15(09)
作者简介:张曾曾,广东理工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哲学硕士,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