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互联网背景下新时代高校意识形态安全建设有效策略研究
2020-12-28胡明久徐野男裴长盛孙扬
胡明久?徐野男?裴长盛?孙扬
摘要: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1]把握好意识形态工作,有利于实现国家长治久安,有利于增强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高校作为意识形态工作的前沿阵地,其安全与否直接影响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贯彻实施、影响新时代青年的价值导向,因而,在移动互联网背景下,采取有效策略做好意识形态工作对于培养新时代人才,筑牢高校意识形态阵地显得尤为重要。
关键词:移动互联网;高校;意识形态
一、移动互联网背景下新时代高校意识形态安全建设的必要性和特殊性
(一)移动互联网背景下新时代高校意识形态安全建设必要性
1.加强意识形态安全建设是高校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办学方针的需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在铸魂育人方面,发挥着“压舱石”的重要作用,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我国高等教育发展方向要同我国发展的现实目标和未来方向紧密联系在一起,为人民服务,为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服务,为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服务,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2]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肩负光荣使命、承担艰巨任务,是一项全面而又系统的工程,而高校意识形态安全建设直接影响党的理论路线的贯彻实施,事关国家指导思想的价值导向,高校作为意识形态工作的前沿阵地,也是意识形态斗争的主要领域,在实施过程中,加强高校意识形态安全建设是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切实需要。
2.加强意识形态安全建设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进行自身加强和改进的需要。伴随着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国外各种思潮加速涌入我国。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出现一系列新情况、新问题,多元社会思潮相互交织,互联网已经成为意识形态斗争的主战场,各种错误思潮泛滥,高校意识形态安全建设面临严峻复杂的挑战,只有坚持问题导向,加强顶层设计,齐抓共管,才能有效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助力高校意识形态安全建设得到新发展。
二、移动互联网背景下新时代高校意识形态安全建设面临的新挑战与新机遇
(一)移动互联网对高校意识形态安全建设带来新挑战
1.移动互联网迅猛发展对高校意识形态安全建设带来思想价值挑战。移动互联网在为高校师生学习交流提供方便的同时,也在思想领域带来了诸多挑战。在市场经济利益的驱使下,某些文章用娱乐化的方式解读社会问题,使得一些灰色价值信息充斥移动互联网平台,这对青少年大学生是一种价值观层面的错误引导;一些所谓“学术大家”在互联网上以还原历史真相、解读历史真谛为幌子,对中国历史领袖人物,对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有功之臣进行所谓的“新认识”、“新解析”。这种利用人们的好奇心进行历史事实的偷梁换柱,对当代青年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冲击是十分巨大的。
2.移动互联网迅猛发展对高校意识形态安全建设带来管理把控挑战。移动互联网给我国高校意识形态安全防范体系和管控能力带来极大威胁。当前,我国发展进入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发生了变化,各利益群体之间竞争更为激烈,各种社会问题逐渐凸显,而这些问题经过网络媒体的酝酿和发酵,使其受关注程度显著提升。高校作为社会的集中缩影,各类矛盾必然集中,并表现在影响高校师生的思想和行动方面。作为网络主要受众群体,大学生们通常会在网络平台上发表自己的想法,与他人沟通自己的观点,为高校师生提供了方便快捷平台,但是移动互联网具有隐匿性,在网络世界中,并不是每个网民都能遵守网络文明公约,文明上网、绿色上网,网络平台信息良莠不齐,对于尚处于价值观形成但未至成熟巩固时期的青年大学生而言,难以有效辨别其真实性与客观性,易受到错误思潮的诱惑和影响。这使得高校意识形态的整合力与凝聚性逐步被消解,对意识形态的风险判断机制带来威胁,高校意识形态安全工作的管控能力也面临新的挑战。
4.移动互联网迅猛发展对高校意识形态安全建设带来宣传方式挑战。传统媒体的话语权受到网络新媒体的分化和影响,高校意识形态工作的宣传方式有待改进。移动互联网一项极其重要的任务与功能是构建意识形态,意识形态工作与移动互联网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在移动互联网兴起之前,我国高校传播意识形态主要采取纸质宣传的模式,具有上传下达的特点。这种自上而下的宣传构筑起了意识形态工作的安全之网。移动互联网的兴起,改变了意识形态灌输的传统教育格局。在网络环境中,高校师生不仅可以接收信息同时也可分享信息,可以利用移动互联网这一媒介表情达意。移动互联网的开放性使得高校教师不能及时有效地对学生进行引导,由此,移动互联网给高校师生意识形态建设带来严重挑战,高校意识形态的传播方式将面临极为严峻的挑战。
(二)移动互联网对高校意识形态安全建设带来新机遇
1.移动互联网迅猛发展对高校意识形态安全建设带来传播方式机遇。意识形态传播形式得到更新,从而增强影响力和辐射力,意识形态存在的时空边界被突破。移动互联网环境下创新传播方式,有效利用网络构筑高校意识形态安全阵地,是加强意识形态工作的关键要義。意识形态工作的本质是凝聚社会共识,形成正确的价值取向,而形成社会共识的关键点在于应以社会公众乐于接受的形式传递社会主流思想。习近平总书记在国家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座谈会上强调:“网民来自老百姓,老百姓上了网,民意也就上了网。”[5]当前,移动互联网凭借其广泛性、公开性等特点,已经成为主流意识形态传播的新的重要方式,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结合“互联网+教育”的模式,采取线上线下联动机制,创新教育方式,更好开展意识形态教育。这对于增强意识形态的宣传辐射力和影响力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使原本受限于时间和空间的主流意识形态传播有了新的平台和媒介。
2.移动互联网迅猛发展对高校意识形态安全建设带来交流互动机遇。移动互联网具有交互性的特点,大学生可以通过移动互联网平台进行双向良性互动,通过微博、微信、QQ等多种自媒体平台,与他人进行思想碰撞和观点交流,受到来自网络新媒体的正向信息的影响,进而有助于青年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科学的价值观[6]。我国高校应加强网络思想文化的前沿建设,利用“互联网+教育”新模式,充分发挥移动互联网的新优势,推动“互联网+”与思想政治教育的深度融合,助力高校意识形态安全建设更上新台阶。
三、移动互联网背景下新时代高校加强意识形态安全建设有效路径
(一)强化党的领导,握紧高校意识形态工作主导权
一是加强宏观领导,要紧密结合互联网时代背景,通过强化高校意识形态建设的调查分析、洞察预测以及科学决策能力,即为加强高校意识形态建设水平;二是对于高校意识形态建设中涉及的重大关系进行统一,要深刻认知理论与实践、批判性和继承性、兼容性和排他性等之间的相互关系,加强统一化建设;三是强化理论认知,通过理论指导实际行动,突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让理论认同成为广大师生的行动自觉;四是强化忧患意识和主流意识,在高校意识安全形态建设过程中,要杜绝盲目满足于现状,要学会居安思危,提高忧患意识,在实际的建设工作中切实做到守土有责、守土负责、守土尽责[7]。同时,严格把握当前社会发展的主流方向,结合学校实际,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的领导,牢牢把握学校办学的主要方向。
(二)狠抓队伍建设,筑实高校意识形态工作人才堡垒
一是全面加强党的队伍建设。将加强高校党的领导班子队伍建设置于首要位置,牢固树立高校党委在意识形态安全建设领导核心地位。同时要注重基层党组织队伍建设,不断提升其高校意识形态安全意识。要通过扎实有效的培训提升队伍综合水平,打造一支在“世界视野”下坚守“中国意识”的党员干部队伍,加强国家意识形态安全的建设水平;二是高校党委宣传部要积极学习,提高融媒体技术应用能力,制定工作总方案,同时协调全校其他部门和单位将意识形态工作贯彻落实在学校工作的各环节和教书育人的全过程中;三是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建设。要紧密结合当前“互联网+”的发展时代背景,有针对性培养高水平的网络思政工作素质人才,全面加强干部队伍的网络运用能力建设,切实落实基本教育、网络舆情引导、安全教育管理等各项基本工作;四是坚持马克思主义不动摇,在高校的各项教育工作开展过程中,引导全体师生要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准确把握当前社会发展的主流文化、主流思想,在日常生活、学习中要自觉信仰、积极传播、忠实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自觉维护其在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中的主导、主流、主体地位,为促进我国意识形态领域的各项安全建设做出贡献。
(三)树立数据思维,创新高校意识形态工作方法论
一是要充分的利用互联网平台,让官方平台成为学校政策动态更新的指向标与理论学习的重要窗口,在高校思想宣传工作过程中勇于突破固有模式,确保工作方式方法持续迭代进化,有效管用;二是强化阵地意识,结合网络化背景,以“红色”主题教育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要核心,通过扎实有效的学习活动切实加强意识形态建设。加强对于融媒体等网络化信息平台的搭建,高校融媒体中心应将镜头聚焦于高校师生的表达需求与信息需求,关注学校自身教育办学特色,从实际的工作内容、方式、传播途径等进行创新;三是紧密运用数据思维,借助新媒体工作平台,创新安全意识形态教育新方式,提升工作开展的针对性和时效性、亲和力和感召力,不断提升意识形态安全建设水平。将原本“长篇大论”转化为“精致小品”,从小处着手,由点及面层层逐步深化,用更加贴近日常生活的方式表达,用更加贴近实际的方式呈现,用更加吸引学生兴趣的载体交流。
参考文献:
[1]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1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
[2]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N].人民日报,2016-12-09.
[3]第45次CNNIC中国互联网报告发布[J].中国广播,2020(04):48.
[4]李治勇,李兴.网络新媒体背景下高校意识形态安全建设再探[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7(02):74-76.
[5]徐岚.建設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J].红旗文稿,2018(01):25-27.
[6]王宗礼,周方.网络新媒体对高校意识形态安全的冲击及应对[J].思想教育研究,2018(10):125-128.
[7]魏晓文,邵芳强.论网络背景下的高校意识形态安全建设[J].思想教育研究,2014(06):29-33.
作者简介:胡明久(1984.05—)男,汉族,吉林榆树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徐野男(1987.12—)男,汉族,辽宁铁岭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裴长盛(1990.4—)男,汉族,山西太原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孙扬(1996.6—)女,蒙古族,内蒙古自治区通辽市人,硕士在读,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