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和谐校园文化建设,师生联动双主体育人
2020-12-28邬余俊汪梅
邬余俊 汪梅
摘 要:本文探讨在疫情防控、复学期间,面对封闭式校园环境,如何以班级文化、学生行为文化为突破口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并提出了通过师生联动,发挥双主体育人机制,营造特定条件下师生共情、共生、共成长、共克时艰的校园文化。
关键词: 疫情防控 复学 校园文化建设 双主体育人
课 题:本文是2016年安徽省教育厅人文社科重大项目“文化强国视阈下传统文化在当代大学生信仰重建中的价值与实践研究”(编号:SK2016SD63,主持人:陈慧敏)、2013年安徽省教育厅课题“职业学校文化建设对学生影响的研究”(编号JG13420,主持人:邬余俊、李丽珠)研究成果。
芜湖职业技术学院附属中等职业学校(以下简称“笔者学校”)在疫情期间,以班级文化、学生行为文化为突破口加强研究和实践,努力构建师生共情、共成长、共克时艰的校园文化建设体系,赢得了师生的理解和支持,确保了疫情防控和复学两手抓,取得实质性成果。
一、疫情防控、复学期间校园文化建设的必要性
2020年初,为有效防控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确保广大师生身心健康和生命安全,维护学校安全稳定,各校根据上级要求,结合校情,有条不紊地采取错峰开学复课方式,并实施严格的封闭式管理。面对这一情况,如何既有效做到防控措施到位,又能够最大限度降低疫情对教学的影响,同时又能保证学生身心健康,成为学校普遍思考的头等大事。
长期以来,笔者学校致力于校园文化建设对中职学生健康成长及其影响的研究,经过多年的潜心探索与实践,校园文化建设初有成效。2018年,笔者领衔的省级课题《和谐校园春风化雨 职业教育润物无声——校园文化育人的探索与实践》荣获安徽省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针对校园文化建设零散化,文化实施、落实有困难,学生上课“抬头率”低、教学不接“地气”等问题,笔者学校提出了一系列具体可操作的范式,并形成具有一定特色的理论研究成果。
“在校园文化育人中,高雅温馨、积极向上、奋发和谐的校园文化氛围,有助于构建师生健康人格,全面提高师生素质。”在疫情防控背景下进行封闭式管理、复学,不仅要能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快乐成长,而且能让学生做到若干年后不抱怨、不后悔,这就促使教师必须将已经研究的成果进一步用于指导实践,并转化为可应用的具体措施。目前,笔者学校以班级文化和学生行为文化为抓手,全面推进疫情期间校园文化建设,将班级作为学校教书育人的最基本场所。班主任要在理论的指导下,以班级文化和学生行为文化的建设为抓手,共度艰难时光。
二、疫情防控、复学期间校园文化建设的实践和思考
(一)文化育人体系化
班级是学生在校学习的最基本单元,也是学生道德品质养成、健全人格形成的主要场所。班级文化建设对于提高学生综合素质、营造优良班风和学风具有重要作用。
针对“校园文化建设零散化”问题,提出“顶层设计,系统实施,营造‘四风四化文化育人体系”,打造特色校园文化一定要“以精神文化为指引,物质文化为基础,制度文化为保障,行为文化为核心”。依据这一思路,早在疫情发生前,笔者学校就开始了长达3年的教育教学实践。
1.强化班级精神文化的引领作用
班级精神是班级成员认同的价值观念、价值判断和价值取向以及道德标准、行为方式的总和。强化精神文化的引领作用、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和品位,都需要通过活动加强班级凝聚力和集体荣誉感的培养。
(1)上好第一课,坚定爱国心。在抗击新冠病毒居家隔离期间,就如何上好复学第一课,学校组织班主任展开讨论。通过复学第一课,启发学生思考人与自然如何和谐共生、疫情防控期间如何做到安全防范等问题;通过短短的45分钟,将疫情期间“逆行者”的先进事迹,网络、电视中众多的感人至深的画面和诸多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转化成激发学生爱国主义情怀和民族自豪感的最好推手。为此,笔者学校搜集大量视频、图片、文字素材,设计诸多教学互动环节,并让学生选出“我心中最美逆行者”。透过评选,学生发现:最美的逆行者竟来自各行各业,他们身份不同、岗位不同,但只要在自己的岗位上发光发热,就是爱国的最好表现,就是战“疫”英雄。
(2)走进线上博物馆,提升文化素养。在移動互联网高速运转的今天,AR/VR技术日益普及。疫情期间,笔者特意设计了线上班会课,让班主任带领学生重新走进芜湖博物馆。之所以这样设计,是因为“每座城市都有自己的独特内涵,想要了解一座城市的发展历程,一定要去当地的博物馆,因为博物馆里的馆藏陈列着各个领域的知识,承载着一座城市的历史沉淀和文明成果的缩影”。学生们接受历史文化熏陶,在增长知识的同时提升文化品位、拓宽视野、净化心灵,形成发展的理念,更能坚定“努力才能改变自己、改变人生”的信念。
(3)弘扬志愿服务精神,构建和谐班级文化。“志愿者工作具有志愿性、无偿性、公益性、组织性四大特征。”通过组织志愿者活动,学生们对自己的人生目标、价值观、行为准则等才会有进一步的认识。在班主任的带领下,学生们走进福利院、养老院。疫情期间,学生志愿服务的热情依旧高涨。2020年5月初,笔者学校第二批高一、高二年级同学返校复学,为防止人群聚集造成潜在的感染风险,学生报到时,家长一律不得进入校园第二道隔离区。看着学弟学妹们拎着大包、小包的行李,学长们主动接过他们的行李,引导他们入住宿舍。平凡的人用最质朴的举动,让校园更和谐。面对封闭式管理,一些走读生更是自发地帮助住校生购买生活用品,当一个个走读生早上拎着满满的东西走进校园,教师们真正体会到了学生们的成长,他们是快乐的,他们的精神与心灵在此刻应该得到了极大满足。他们“助人”是“自助”,“乐人”也是“乐己”。志愿活动成为校园精神文明创建的重要平台,让学生在相互鼓励、相互协作中进一步提升了团队的凝聚力与集体主义观念。
(4)祭奠烈士,弘扬时代精神。为加强精神文明建设,每年各班团支部都会开展祭扫烈士陵园、缅怀革命先烈的爱国主义教育活动。今年由于受疫情影响,笔者学校不再组织或参与现场祭扫等群体性聚集活动,但为延续这一优良传统,笔者学校推荐班主任利用线上班会课带领同学进行网络祭奠。通过祭奠疫情期间牺牲的白衣天使,勉励学生记住这些医护人员。学生们也纷纷表示:如果国家有需要,他们也一定会在社会实践中奉献青春,成就他人。
2.积极营造班级物质文化建设平台
众所周知,高雅温馨、积极向上、奋力和谐的班级物质文化氛围,对学生具有潜移默化的教育影响力和感染力,以笔者学校2017级动漫班为例,具体建设如下。
(1)让板报“说话”。黑板报是学生施展才华、诉说心声的窗口,有利于学生的专业成长。每一期主题板报,该班学生都会踊跃上稿,板报内容丰富,设计更加注重与教室氛围间的和谐。尤其是疫情复学期间的板报,学生们更是用心设计。透过板报的文案、图案、漫画,可以看到无数个医护工作者的感人瞬间和事迹。学生们事后纷纷表示要不负青春年华,用有限的生命好好地爱身边的每一个人。
(2)给教室穿上“新衣”。返校复学之际,久违的教室仿佛失去了原有的灵气。一时间,“美化教室环境”的想法立刻映入脑海。学生们在班主任的带领下,对教室进行“精心包装”,力求使教室温馨且具有奋发、励志的氛围。美的环境真正起到了陶冶情操、激发兴趣、促进审美、启迪智慧、拓宽视野的作用。
(3)学生风采尽显展示平台。在教室内设置学生风采展示区,陈列由专业课教师评选的内容丰富多彩的优秀作品,如绘画、手工作品等。一方面是对动漫专业学生能力的考核,另一方面也是一种激励,希望更多的学生能够发挥聪明才智、拓展想象空间、培养创新意识、提高创造美的能力。
3.强化班级制度文化的保障作用
(1)班级管理制度制定的重要性。俗话说得好:国有国法,家有家规。在学校教育中,也应该“校有校规,班有班规”。班级管理制度是指为保证班级教育、教学和班务活动达到预定的目标,由班主任与班委会成员按照一定原则和要求,采取适当的方法建构的符合班情的规章制度,班级管理制度能够有效维护班级秩序、保证课堂教学质量,实现教书育人的目标。
(2)制定班级管理制度应遵循的规则。第一,打造制度化的班级管理。班级管理制度是学校管理制度的细化、具体化。如疫情复学当天,各班级就要严格执行学校管理制度:学生一律佩戴口罩,分时分段来校并有序排队,在学校门口扫安康码后,依次进入检测通道,换口罩,洗手消毒,进行体温检测,体温正常的学生按照指定路线到达教室,前后间隔不少于1米。学校每天在教室、寝室分别对学生身体健康状况进行实时监测,实行晨、午、晚检查,对体温异常的学生需要到隔离室进行进一步检查。
制度化的班级管理,能够提高班级管理效率,强化学生法规意识,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进而提升学生自我管理水平。
第二,共建平等、和谐的教育氛围。共建平等、和谐的教育氛围,客观上对班主任和班干部队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与挑战,需要班干部配合班主任主动承担服务班级的职责、履行管理者的角色。疫情复学期间,班干部主动配合食堂经营者,提供学生订餐数据,并在领餐过程中及时进行信息沟通,寻求对已出现问题的解决方案。学生在平等、和谐的班级文化氛围中,充分发挥了主人翁的意识。
第三,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努力引领学生走更适合于自身特点的成才之路,最大限度地发挥每一位学生的特长,为他们提供施展才华、发挥个性的平台,帮助学生树立“天生我才必有用”的自信。
第四,实行多元化主体班级管理。在班级管理中采取全员参与制,让全体学生参与到班级管理,成为班级管理的主体。为此,笔者学校实行班级自治制度,让每一个学生都有职务和职责,充分发挥学生自我管理的能力,有效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团队意识和合作精神。
4.以行为文化建设为抓手
学生行为文化建设,是班主任有目的、有计划地指导和开展的形式多样、内容健康、以习惯养成为主要内容的文化活动。健康有益的班级活动的开展,目的是通过活动让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在活动中找到自身的闪光点。疫情复学期间,如何以行为文化为核心,加强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和引导呢?
首先,创新主题班会。为使主题班会更有层次感,我们强调在设计主题班会时,不仅进行形式创新,更应侧重内容有创意。将主题班会的课堂交给班干部,鼓励班干部搜集素材并确定内容,运用学生们喜闻乐见的方式活跃气氛。学生们各抒己见,有分享、有倾诉,每一堂主题班会都成了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平台。
其次,丰富业余文体活动。在疫情封闭管理期间,丰富多样的文体活动不仅能够锻炼身体,还有助于学生愉悦身心、陶冶情操、发挥特长。学校在课外活动中,有计划地组织学生参加校园健美操、卡拉 OK、篮球、诗词大会、纠正错别字、校园墙绘等比赛活动,这样不仅能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还能促进学生拓宽视野,提升竞争意识和能力。
第三,良性竞争让学生更自信。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开展树典型、评优等活动,不仅丰富了班级文化生活,还能在每一次评选中有新的发现、新的惊喜,让越来越多的学生加入评先争优的行列。教师在活动中要充分发扬民主,善于抓住每个学生的闪光点,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设立各种“进步奖”,“放大”后进生的点滴进步,增强他们不断进取的自信心,使每一个学生都变得更积极、更优秀。
(二)育人机制双主体
如何解決“学生上课‘抬头率低,教学不接‘地气”的现象?笔者学校强调“校风引领、教风改善,构建师生双主体育人机制”,大力倡导教师走出去,多培训、多比赛、多交流、多学习。通过师资队伍建设,促进师生共享、共融、共学;通过翻转、微课、蓝墨云班课教学和AR/VR技术的应用,尊重学生,因势利导解决学风问题。在这一理念指导下,笔者学校系统开展了优质课评比、示范课教学、班主任师德师风培训、信息化教学能力大赛、教学督导推门听课等,互动式、启发式教学逐渐成为教学常态,基本形成规范的、接“地气”的、系统的、以师生为双主体参与教学的育人机制。
1.与时俱进,身份互换,线上线下接“地气”
经过各项大赛、培训的洗礼,我们发现课堂教学内容首先需要具备鲜活性和时代性。任课教师应结合学生实际,充分发挥个人的主观能动性,运用自身的学养,丰富课堂教学内容。“老师一定要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不断实现教学内容和能力的与时俱进,让教学内容‘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笔者学校教师积极摸索、共同研讨,对比教学方法,选择、优化课程资源,通过安徽省中等职业教育资源平台、网络云平台、QQ群、微信群等成熟的第三方平台,快速展开线上教学。
课堂教学形式需要具有灵活性和多样性。传统课堂教学单向灌输的模式应该被打破,师生的身份可以在课堂教学中互换,学生在教师引导下,通过自主演讲、课堂辩论、讨论抢答等完全可以成为真正意义上的课堂学习的主体,这就要求教师不能过分强调自己对课堂的主导作用。现在学生上课使用手机已经成为常态,与其人为地严格制止学生,不如转变思路,让手机成为教学工具。近年来,翻转课堂、蓝墨云、微课、网络教学逐渐成为受学生欢迎的课堂教学新形式,客观上需要教师熟练驾驭互联网技术,运用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进行教学,使手机为课堂教学服务。
课堂氛围需要吸引力和亲和力,更需要接“地气”。教师应该运用自身的教育智慧,创建、激活富有生命力的课堂。师生定位的准确性,要求教师拥有正确的教师观和学生观。教师不能仅以教书作为课堂的中心任务,而更应突出“立德树人”功效,从而形成一种对学生具有理解、关怀与尊重情怀的课堂文化。通过把教学原理运用到实际的教学中,让学生参与、融入课堂教学,提高亲和力,拉近师生心理距离,让课堂教学更接“地气”。
2.以赛促教,以赛促学,师生联动共成长
“以赛促学,以赛促教”的教学模式,是将各级各类技能大赛项目搬至课堂,以课程“项目化”教学为中心。学生通过系统的专业技能培训,查找自身学习之不足,通过不断总结反思,改进学习方法,提升专业技能和学习的核心竞争力;教师通过考核学生的表现情况和训练结果,反思自身教学的方式方法是否存在问题,从而诊改教学中的漏洞,与学生形成良性互动。
以笔者学校2017级动漫专业学生为例,每当有比赛项目的时候,同学们都会积极主动与教师沟通动画剧本、分镜方案、动画方案、配音等问题。比赛是团队赛,需要同学间相互配合、相互磨合,师生则经常挑灯夜战,准备方案、修改方案,沟通方案、完成方案。每一部作品的呈现都需要花费大量的心血。这期间,该班学生参加过全国职教学会数码艺术研究会(中职)暨全国中职校动漫游戏教育联盟第一届、第二届“超星杯”动画、漫画作品评比,分别取得二、三等奖,在2019年安徽省中职校“文明风采”选拔中,被安徽省教科院遴选为优秀作品。尤其在2020年芜湖职业技术学院举办的芜湖市廉洁文化作品展中,一位同学以第一名成绩获得学生组一等奖。
2017级电子商务专业班何文静同学学习自主性很强,在教师的引导下,高二时代表学校参加市技能大赛(沙盘项目组),取得第一名好成绩;随后又获得安徽省“奥派杯”电子商务大赛银奖。即便在今年上半年疫情期间,她依然自主选择参加了苏皖院校疫情期间停课不停赛(企业模拟经营项目)比赛,并再次斩获一等奖。
作为班主任兼专业课教师的汪梅,也在一次次培训与大赛中不断成长,先后荣获安徽省信息化技能大赛——课堂教学评比一等奖、省精品课评选二等奖、省三优论文三等奖、省职业教育校企合作主题征文比赛三等奖;其所带的2017级班级2020年获得芜湖市“先进班集体”荣誉称号。
当今,疫情防控已经成为世界性课题。疫情防控状态下,如何推进复学工作有序、规范开展,形成有效的动态机制,变被动、消极的教学为积极的线上线下教育,培养有责任、有担当、有作为、具有家国情怀的未来接班人,是我们一直在探索、研究与实践的课题。
参考文献:
[1]陳宓宓.价值判断与价值取向——学生评教伦理之辩[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14(6).
[2]胡晓娟.走进博物馆 提升文化素养[J].北京教育:普教版,2013(6).
[3]傅歆.高职校园文化中的志愿服务体系构建研究[J].亚太教育,2016(31).
(作者单位:芜湖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