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常见肉鸭疫病及其综合防治

2020-12-28张国军

山东畜牧兽医 2020年2期
关键词:病鸭雏鸭坏死性

张国军

(河北省遵化市刘备寨乡畜牧兽医站 064200)

肉鸭的出栏速度比较快,可以在短时间内增加养殖户的经济效益。但是肉鸭养殖期间也会发生多种疫病,而且死亡率比较高,这就会对养殖业的发展造成一定影响。肉鸭养殖过程中的常见疫病有很多,养殖户需要加强对这方面内容的了解和重视,采取针对性的防治措施和技术,实现对疫病的发生进行有效控制,以此提高肉鸭养殖业的产量和质量。

1 鸭坏死性肠炎

鸭坏死性肠炎是由坏死杆菌引起的一阵肠道传染病,该疾病属于慢性传染病,在感染该疾病后肠道粘膜会出现坏死情况,严重时粪便较稀且呈黑色。坏死杆菌的分布范围比较广泛,如污泥、粪便、土壤中都有所存在,在动物肠道内比较常见。肉鸭养殖期间如果饲养环境比较潮湿、营养不良、肠道黏膜损坏或者受到寄生虫感染,就很容易出现鸭坏死性肠炎病。这类疾病没有季节性特点,但是在较为潮湿或者炎热的季节里,疾病发生的频率比较高。

1.1 症状 在感染这类疾病之后,病鸭出现精神不佳、食欲减退、日渐消瘦的情况,粪便腥臭呈黑褐色,排便过后肛门周围有所粘连。严重情况下病鸭会出现食欲废绝的症状,而且口吐黑色液体。对病死鸭剖检可以了解到,腹腔散发出难闻气味,肠黏膜肿胀、充血,鸭肠壁增厚,有些病情较为严重的病鸭,肠黏膜出现粘连、穿孔或者坏死情况,颜色发黑,肾脏和肝脏肿胀。

1.2 防治 可以采用青霉素对鸭坏死性肠炎进行防治,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同时也可以选择阿莫西林和林可霉素等,在进行疾病防治的过程中会交替使用药物,防止病菌出现耐药性。在对该疾病进行药物治疗的同时,也需要为肉鸭提供良好的饲养环境,增强肉鸭的抵抗能力,还要做好鸭舍清理和消毒工作,实现对疫病的发生进行有效预防。

2 鸭病毒性肝炎

鸭病毒性肝炎主要是由肠病毒引起的一种疾病,雏鸭的发病率比较高,属于一种急性传染病,如果没有及时进行防治,则会导致雏鸭出现大面积死亡的情况。

2.1 症状 疾病感染之后具有1~4d的潜伏期,同时会对其他雏鸭进行传染。染病后病鸭会出现精神萎靡和嗜睡的症状,有些病鸭也会出现神经症状,如原地转圈,身体不稳,双脚痉挛,头向后仰的症状,在出现以上症状之后的几小时内病鸭就会死亡[1]。

2.2 防治 可以通过注射液高免血清和康复鸭血清的方法来进行疾病的预防,采用肌肉注射的方法,注射量为0.5ml。也可以给病鸭注射免疫蛋黄来治疗这种疾病。在喂养的过程中可以在饲料中添加适量的维生素和矿物质,提高雏鸭的机体免疫力。对于不同日龄的雏鸭需要采用隔离饲养的方法。

3 鸭瘟

鸭瘟主要是由疱疹病毒引起的,疾病发生后的传染性比较强,在任何种类的鸭中都有可能发生。该疾病的发生不会受到季节因素的影响。

3.1 症状 该疾病具有2~5d的潜伏期,发病之后会出现体温升高的情况,一般会达到42℃,病鸭会出现精神萎靡、羽毛蓬乱,食欲减退或者食欲废绝的情况,在体温升高到44℃时,病鸭口渴现象较为严重,行动困难,翅膀和双脚无力,严重情况下病鸭不能正常行走。排便较稀颜色呈灰绿色。双眼肿胀且流泪现象较为严重,还会分泌粘液。呼吸困难、头部肿胀,发病4d后出现死亡。

3.2 防治 该疾病目前没有特效药物,需要在饲养过程中做好预防工作,提前接种预防疫苗并做好饲养管理工作。一般都会为肉鸭注射鸭瘟鸡胚弱毒苗,不同日龄肉鸭注射量和浓度有所不同,要根据肉鸭的实际情况进行针对性选择。同时要做好饲养管理工作,保证饲养环境的干净整洁。

4 鸭副粘病毒病

4.1 症状 病初病鸭食欲减少,羽毛松乱,饮水增加,缩颈,两腿无力,孤立一旁或瘫痪。羽毛缺乏油脂,易附着污物。开始排白色稀粪,中期粪便转红色,发病后期粪便颜色呈灰色或者绿色,有些病鸭会出现呼吸困难的情况,口鼻部位分泌粘液。还有一些病鸭会出现神经症状[2]。

4.2 防治 一般采用接种疫苗的方法进行防治,对病鸭进行肌肉注射。该疾病在发生后也容易引发大肠杆菌疾病,这就需要提前做好这类疾病的防治工作。

5 结语

在进行肉鸭养殖的过程中很容易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而引发疫病,常见的疫病种类有很多,如鸭坏死性肠炎、病毒性肝炎、鸭瘟和鸭副黏病毒病等,对肉鸭的危害性比较大。要想对以上几种常见疫病进行有效防控,在养殖期间需要对不同的疾病症状进行了解,在疫病发生时可以及时诊断并采用科学的防治手段进行疫病防控,保证用药的合理性,这样才能保证肉鸭养殖的健康发展。

猜你喜欢

病鸭雏鸭坏死性
雏鸭的饮水与开食
雏鸭死亡率高的原因及提高成活率的措施
禽坏死性肠炎和冠状病毒性肠炎的分析、诊断和防控
儿童坏死性肺炎46例临床分析
浅析鸭传染病的鉴别与治疗
浅谈雏鸭饲养管理的关键技术要点
鸭几种常见病毒性疾病的防治分析
《安徽六安地区鸭短喙与侏儒综合征并发细菌感染初报》图版
雏鸭对温度的要求
肉鸡坏死性肠炎的诊断与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