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猪产地检疫存在问题与对策核心探究
2020-12-28倪天文
倪天文
(中江县太安镇畜牧兽医站,四川中江 618134)
猪肉是我国人民最常食用的肉食之一,市场消费需求十分旺盛,这就要求进入屠宰环节的活猪健康,无法定疫病,这也是加强生猪产地检疫工作的实际意义。但是通过对实际情况进行调查了解,实地考察,生猪产地检疫工作因受主、客观科技发展水平所限,未达到更高水准,因此想要加强生猪产地检疫的工作良好效果,就一定要先正视这些问题。
1 生猪产地检疫存在问题
1.1 检疫工作量大面广
当前社会背景下,基层检疫工作往往十分繁琐,难度也较大,会同时兼顾很多其他工作,除了要负责生猪的检疫,还要负责其他诸如鸡、鸭、鹅等禽类的检疫工作和承担脱贫攻坚工作。加上基层配备的检疫工作人员较少,让本就捉襟见肘的工作安排更加难以达到标准,就算工作完成了,其准确性及质量就难以保证。除此之外,很多地区的生猪养殖也未能达到集中化标准,在养殖场空间分布上较为分散,这也令工作人员在生猪检疫上来回奔波,浪费了大量时间,工作效率低[1]。
1.2 产地检疫意识不强
通过对实际工作的观察,有些检疫人员自身对生猪检疫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清,履职不到位,在具体进行检疫工作时,没能严格按照相关要求和规定,生猪产地检疫技术规范必要流程的科学落实,反而存在偷工减料现象,导致生猪产地检疫工作难以达到标准。除此之外,很多基层生猪养殖户,也未能对生猪检疫工作产生科学认知,对检疫工作仅仅是消毒了事,而且存在未能积极配合检疫人员工作的现象,这也为检疫工作带来了现实上的困境。
1.3 检疫设备和检疫流程不够科学
随着国家对食品安全的重视程度与日俱增,人们也逐渐认识到了检疫工作的重要性,但是到实际执行层面,很多地区受到经济发展的限制,没有全部配备先进的检疫设备,这和规定的检疫标准尚存在较大差距。除此之外,尽管有些地方保证了设备的齐全,但是却忽视了对设备的维护和检修,未能配备专业的设备检修人员,导致设备一旦出问题,就会陷入停工状态,无法百分之百发挥设备的作用。另外,存在一部分检疫人员素质不高的问题,在具体工作中,不能提升检疫工作的科学性和专业性。再加上养殖户存在对检疫工作的抵触心理,在出售生猪前未按规定申报检疫,也让检疫工作陷入困境。而且基层生猪检疫工作量大,为了提高检疫效率,很多检疫都是用肉眼直接观察,这样就无法保证检疫工作的准确性,使检疫工作的推进陷入僵局[2]。
2 改善生猪产地检疫问题的对策
2.1 令生猪产地检验意识深入人心
政府部门需要在平日加强《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生猪产地检疫工作的宣传,让基层养殖户了解产地检疫的必要性,并和自身利益相结合,积极主动配合检疫工作。除此之外,还应当加强对检疫人员的针对性培训,使检疫人员能够认识自身工作的重要性,树立爱岗敬业及良好职业素养,在工作中落实产地检疫的相关要求。
2.2 加强检疫人员专业素质的培养
检疫工作的落实效果,离不开检疫人员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因此,相关单位应当采取一系列措施,调动检疫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加强检疫人员的专业素质,重视工作人员福利待遇的提升,改善其工作环境,对检疫人员的工作情况应当定期了解,最大程度为检疫人员解决工作上的困难。与此同时,应当定期组织针对性培训,加大对检疫人员的培养力度,使检疫人员专业素质不断提升,能够学以致用,检疫工作更加事半功倍,判定检疫结果更加精准。
2.3 构建产地检疫工作体系
检疫工作的质量同样离不开检疫设备的支持,政府部门应当重视产地检疫工作的重要性,拨专用款项,为检疫工作购进专业设备,这样生猪产地检疫工作质量才能得到提升。除此之外,为解决检疫工作不规范的现象,各级政府一定要重视调研工作,在实际工作基础上,构建并完善产地检疫监督体系,在工作各个环节落实要求。相关部门还应当对基层检疫工作情况进行定期检查督促。遇到违规违法情况则需要加以查处,保证产地检疫工作的规范性。需要划分权责,将责任落实到人,加强检疫工作的组织性和纪律性。检疫人员必须全身心投入到工作中去,对如何提升工作效率进行分析和研究,从而加强生猪产地检疫工作的科学性。
3 结语
总体来说,生猪产地检疫工作关系到国计民生,维护公共卫生安全,猪肉食品安全,动物疫病防控,生猪产业持续稳定健康发展等诸多方面。这项工作是必要的关键环节,因此无论是从事生猪产地检疫的工作人员,还是广大干部群众和生猪养殖场(户)及企业,都应当对这项工作有高度的认识,从而遵照相关要求,科学原则,提升生猪产地检疫工作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