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性护理对孕妇产后盆底肌康复治疗依从性及恢复效果观察
2020-12-28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八九医院467000孙亚丹邹巧玲
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八九医院(467000)孙亚丹 邹巧玲
随着近年来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胎儿体重也在随之不断增长,导致处于孕期妇女盆底肌肉需要承受压力增加,孕妇长时间保持张力状态导致盆底肌肉肌张力下降,再加上体内激素水平的变化,孕妇容易在经阴道分娩后出现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造成尿失禁、子宫脱垂等并发症,不利于正常生活[1]。因此给予孕妇针对性护理提高孕妇产后对盆底肌康复治疗依从性,具体研究见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基线资料 选择我院在2 0 1 8年3月~2019年2月收治的94例孕妇,对其产后盆底肌康复情况分析,随机将所有孕妇分为甲组47例,乙组47例,其中甲组年龄23~36岁,平均年龄(29.46±4.06)岁,产妇类型:初产妇3 1例,经产妇16岁;乙组年龄22~38岁,平均年龄(29.55±4.02)岁,产妇类型:初产妇32例,经产妇15岁,两组基线资料比较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可比。所有孕妇同意进行研究,且经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批同意。
1.2 护理方法 甲组实施常规护理,乙组在甲组基础上实施针对性护理干预,具体见下,①针对性健康教育。同孕妇及家属开展健康知识讲座,使孕妇建立对于盆底损伤的正确认知,使孕妇了解分娩后可能出现的疼痛、感染、大小便失禁等,正确面对,积极配合相关治疗及护理;②针对性心理干预。针对孕妇在面对分娩后出现的盆底肌损伤,进而出现的焦虑烦躁情绪,护理人员应耐心开导,使孕妇了解到康复锻炼对于恢复盆底肌肉损伤的重要意义,消除产妇的不良情绪,定时观测其康复训练进程,确保康复治疗计划的顺利进行;③针对性康复训练。指导孕妇分娩后进行缩肛运动,保持每日进行约3次,坚持1周左右,再指导其保持婴儿式仰卧状、腿上升式仰卧等康复训练,进行排尿速度控制训练等。两组进行4周护理周期后观察效果。
1.3 观察指标 观察记录两组的对于盆底肌康复治疗的依从性。评价两组盆底肌肉张力情况,将肌肉张力分为0~5级,级别越高产妇的恢复效果越好,3级以上为恢复效果较好。
1.4 统计学处理 将两组数据利用统计学软件SPSS22.0处理,对其中的计数资料与计量资料分别以率(%)、(±s)表示,分别实行X2和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的康复治疗依从率 乙组对于盆底肌康复治疗依从率89.36%(42/47)高于甲组72.34%(34/4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两组的盆底肌肉张力恢复情况 甲组盆底肌肉张力0~2级10例(21.28%),3~5级37例(78.72%),乙组盆底肌肉张力0~2级21例(44.68%),3~5级26例(55.3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女性盆底肌由相互支持的筋膜、韧带、盆底肌肉群及神经形成,保持其中脏器处于正常生理解剖位置,在经历妊娠及分娩后容易造成盆底肌功能障碍[2]。针对孕妇分娩后对于盆底康复治疗依从性受自身认知、文化程度等多种因素影响,需要进行针对性干预策略,提高产妇康复锻炼依从性,从而提高产妇生活质量[3]。因此,给予产妇针对性护理,其作为在生理-心理-社会医学模式下衍生出的护理模式,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制定一系列干预措施,以提高产妇的健康理念及自我效能促使其配合康复治疗,促进盆底功能康复。将针对性护理应用在改善孕妇产后盆底肌康复治疗依从性的结果表明,产妇的康复治疗依从性更高,产妇盆底肌肉张力恢复更佳。通过针对性护理,针对产妇对于盆底肌肉康复治疗不了解,做健康宣讲,使产妇意识到盆底肌肉康复治疗对于盆底损伤的重要意义,通过针对产妇因盆底损伤出现的焦虑烦躁,给予专业指导,促进患者积极进行康复治疗,再配合针对性的盆底肌肉锻炼治疗,改善盆底损伤,提高产妇的康复。
综上所述,将针对性护理干预应用在孕妇产后盆底肌康复治疗中,有利于提高治疗依从性,促进盆底肌肉恢复,值得临床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