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案例教学法在高中思想政治课中的应用与反思

2020-12-27张凤莲郭艳丽

鞍山师范学院学报 2020年5期
关键词:政治课案例教学法

张凤莲 郭艳丽

(鞍山师范学院 社会发展学院,辽宁 鞍山 114007)

高中思想政治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以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根本目的,是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政治方向、提高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增强社会理解和参与能力的综合性、活动型学科课程[1]。而案例教学法从贴近学生生活的实际出发,不仅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体现“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而且能锻炼学生问题意识、创新意识、逻辑思维能力,增添课堂活力,让学生通过学习逐步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这与新课标的核心理念和目标导向相契合。因此,研究案例教学法在目前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中的应用情况,对提升高中思想政治课的实效性大有裨益。

一、案例教学法在高中思想政治课中的应用价值

(一)能较好地满足新课标的要求

《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2017年版)明确指出,高中思想政治课要“坚持正确的思想政治方向”“构建以培育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为主导的活动型学科课程”“尊重学生身心发展规律,改进教学方式”[2]等基本理念。案例教学法从学生身边的生活实际出发,采用社会热点、时事政治及国家的大政方针等一切可利用的素材,将理论知识回归到现实生活中,再从丰富具体的案例中凝练知识,这不仅有利于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培养学生的政治认同,还有利于教学活动的开展,扩展视野,丰富课外知识,更能充分体现理论知识与教学实践相结合,涵养科学精神。而且案例教学在实施中包括案例的呈现、阅读、分析、讨论、分享、总结等环节,这些都需要学生的直接参与、思考,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分析能力、表达能力、合作能力、独立思考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实现价值引领的目标。可见,在课堂上使用案例教学法能较好地满足新课标的要求。

(二)适应思想政治课新教材教学的需要

目前,高中的新教材以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主线设计必修课程的整体框架,主要包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与社会、政治与法治、哲学与文化四个模块。其中,模块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主要依循历史进程,讲述为何开创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其余三个模块主要依据模块一的基本原理讲述如何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可见,新教材的课程内容紧紧扎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因此其教学宜突出实践体验,采取内容与活动相互嵌入的组合方式。案例教学法以案例的形式对接教学内容,基于问题、基于情境、基于学生主体,以生活为引导,灵活设置案例,适合具体教学章节使用。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通过情景分析、问题讨论实现对教材知识内容的学习,从而将原本抽象的理论知识以生动的具体案例形式拉回学生身边,为理论知识注入鲜活的动力,也促进了学生在具体的问题情境中、在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中培养创新精神、提高实践能力。

(三)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促进全面发展

当前,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中使用最为普遍的仍然是讲授法,即主要靠教师向学生讲授、灌输知识,不仅难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而且还容易使之产生对思想政治课的抵触情绪,课堂气氛死气沉沉。案例教学法的运用能够为课堂注入新的动力。教师结合教学内容,选取学生关注度高的热点问题作为案例让学生进行分析,通过教师的引导,学生探究得出所要掌握的知识,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同时,案例教学法的各个教学环节还能锻炼和提高学生不同的能力。在案例教学法的导入环节中,教师针对教学内容,引入前期准备的生动、具体、生活化的案例,创建问题情境,将抽象、晦涩的理论知识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加以分析,增添理论知识的趣味性和生动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力,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地进行探索,有助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使其逐渐具备应有的自主、独立的品质和能力;在案例讨论环节中,师生、生生在开放和谐的氛围中进行积极的互动,学生可以自由发挥,各抒己见,积极参与小组的合作与探究,大胆地分享自己的观点,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交往和合作能力,还可以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帮助学生克服胆怯心理;在案例教学法的总结和评价环节中,教师正确的评价与及时的反馈,不仅能够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且还可以起到鼓励学生的作用,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四)有利于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在课堂上应用案例教学法可以促进教师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的发展与提升。前期的案例收集、编选的过程可以提高教师收集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教师在熟练掌握基本教学内容后,将案例与教学内容相互融合,不仅能夯实教师的学科理论基础,更能促进教师对案例的运用能力;中期是在课堂上创建案例情境并对案例进行引导、分析的过程,教师既要完成教学任务,更要及时观察学生的学习状态,及时进行调整和引导,可以提高教师的语言表达能力、课堂把控能力、组织能力、观察能力;后期的案例评价与反思阶段可以提升教师的反思能力,有助于更好地运用案例教学法。总而言之,案例教学法在高中思想政治课中的运用对提升教师技能和教学水平具有重要的意义,对促进学科长远发展也发挥着积极影响。

二、案例教学法在高中思想政治课中应用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当前,各地高中思想政治教师都在进行积极的探索,案例教学法在高中思想政治课中的应用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教学效果。然而结合教学实践不难发现,案例教学法在应用中也存在一些问题。

(一)存在的问题

1.案例使用重复率高,有效性与针对性低

案例教学法以案例为核心,一个成功的案例可以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更好地完成教学目标、提升教学效率,而一个不成功的案例则会使案例教学法的效果大打折扣。可见,案例的选择对于教学目标的实现和教学效果的提升是至关重要的。但一个好的案例需要教师耗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而由于日常繁重教学、教研与学生管理工作占据了教师的大部分时间,因此他们难以抽出足够的时间进行案例的选取、搜集,这就导致案例的使用重复率高,缺乏新颖性、创新性。多次出现的案例不仅导致学生因熟悉而对案例丧失兴趣,极大削弱案例的有效性和针对性,而且降低案例教学的优势,直接影响课堂效果。

2.教师简单案例堆砌,系统性与启发性差

教学中,部分教师将案例教学与举例教学相互混淆。在一堂课上讲解同一个知识点或者两个衔接的知识点时举出多个例子,看似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课堂内容又很丰富,其实这不仅打断了知识点之间的逻辑性,造成学生对教材内容片段式的理解,缺乏系统性的掌握;而且学生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很难对教师所列举的每一个例子进行消化吸收,课下学生也不会再去进一步地思考课上的例子,从而导致每个例子的学习只是停留在表面,启发性差,使得学习缺乏系统性,难以构建完整的框架体系。

3.学生参与流于表面,参与性与主动性弱

案例教学法的运用主要通过教师引入具体真实的案例,引导学生对案例进行积极、有效的讨论、辨析、反思,不仅可以更贴近学生的思想、生活、学习实际,而且有利于打造理论知识与生活实际密切关联的学科课程,提高学生的理论思维能力、价值判断力、合作沟通能力,将核心素养的培养落到具体的教学活动中。但是,真实的课堂讨论往往不尽人意。很多学生不愿意参加到讨论中,在讨论时表现得消极被动,或者在讨论中开小差儿,说其他与案例本身不相关的内容;还有一些学生自己不主动参与课堂讨论,等待其他同学分享讨论成果或者教师总结归纳,省略自己思考与参与的过程,完全处于被动状态。凡此种种对课堂讨论不参与、不主动、不作为、不思考、不积极的行为,严重影响着案例教学的课堂效果,使得培养核心素养的目标难以实现。

(二)原因分析

1.案例的选取和编制工作亟待推进

案例教学法的关键在于案例的选取。毋庸置疑,案例自身存在的问题势必会影响其在课堂上的应用。目前,与高中思想政治课相匹配的优秀教学案例有限,学校一般也没有专门提供案例的平台。教师如果想使用案例教学法,就需要自己去整理收集,既要考虑学科属性,又要关注社会热点,加之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精力,教师往往有心无力,导致教师使用案例教学法进行教学的积极性下降。此外,尽管近些年案例教学法的教学逐渐由虚拟走向真实,但受到教学内容、教学时间等因素影响,案例在课上是无法完全真实还原的。而且,课上的案例分析是在某一个特定时间对某一事件的研究,案例受到特定的时间、地点、背景的限制,而这些都会影响学生对问题的思考,甚至有些学生会抓住案例中非重要的细节不放,不能根据教学内容去分析案例所呈现的一般问题,导致难以取得预期的教学效果。

2.教师运用案例教学法的专业素养不足

教师是教学活动的主导,教师专业素养的高低直接影响案例教学法在高中思想政治课中应用的实效。首先,在对案例教学法的认识上,部分教师的认识出现偏差。有的教师将案例教学法简单化,认为案例教学法就是举例教学法;也有的教师将案例教学法中的讨论分析简单理解为一般的课堂讨论,忽视了教师的引导与评价,直接影响了教学效果的实现。其次,在案例教学法的运用上,案例教学法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案例准备阶段需要教师具备搜集、整合案例信息的能力;案例导入阶段需要教师具备情境创设的能力;案例的讨论阶段需要较强的课堂把控能力和组织能力;案例分析总结阶段需要较高的语言艺术和评价技能。专业素养的不足使得很多教师对案例教学法望而却步。最后,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学校更关注升学率,学生和家长更加关注成绩,直接导致教师无暇顾及或不愿尝试教学方法的创新,影响了教师教学理念的更新,削弱了其应用案例教学法的积极性。

3.学生参与案例教学法的主动性有待加强

案例教学法以学生为主体,需要学生发挥主体意识,具有独立思考的能力。但在应试教育的影响下,很多高中生将取得好成绩、考入好大学作为目标,因此,他们在日常的学习中习惯于学习与考试相关的内容、被动地听教师的讲解、静等老师给出标准答案,长此以往,养成了不愿意动脑思考问题的思维习惯,因此,参与案例教学的意愿不强。同时,部分学生缺乏自主学习能力,合作意识不强。虽然案例教学中教师安排了讨论任务,但是学生之间互不沟通,每个人只在乎自己的观点而忽略小组成员的观点,不接受其他的合理意见,很难形成一个统一的观点;再者,案例大多来源于真实的生活,需要具备一定的社会生活经验,才能充分地理解案例所呈现的真实情境,正确地分析案例所呈现的问题,而学生缺少的正是参与社会实践的经验和时间。

三、案例教学法在高中思想政治课中应用的反思

(一)创新案例收集渠道与整合资源

1.建立和完善案例教学资源库

为了教师能够在课堂上高效使用案例教学方法,建立和完善案例教学资源库显然十分必要且关键。从现实情况来看,很多学校或教研机构并未建成高中思想政治课案例资源库,思想政治课教学不但缺少优秀的案例资源,甚至合格的案例资源都显不足且零散。实际上,案例库的建立需要全体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师共同努力。对此,教育部门可以通过相关政策来完善激励机制,以此激发教师的积极性与参与性,助力资源库的建设。学校可以将案例资源库的相关工作作为教师职称评估的重要指标,采取量化考核的方式,对表现优异的教师实行政策倾斜。

2.全媒体融合收集案例,建立共享平台

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网络在日常学习和工作中发挥着愈加不可或缺的作用。教育部门可以利用多种媒体技术搭建高中思想政治案例资源的网络共享平台,建立覆盖全国的丰富又全面的高中思想政治课案例教学资源网站,为教师运用案例教学法提供高效的参考。其中,各个学校也可结合本地教学资源积极建立校际思想政治课教学网站,为教师备课和学生学习提供便利。当然,由于思想政治学科系统性、时代性的特点,我们还要做好后期的案例资源更新工作。每一位教师在享受案例资源平台提供的便捷的同时,都有义务对案例资源进行维护,保障案例资源的更新换代,使案例资源能够与时俱进。

(二)提升教师运用案例教学的认识与能力

1.正确定位教师角色

教师在案例教学中应该是引导者和促进者的角色,案例的分析和思考环节应该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在案例教学的过程中应该充分发挥引导作用,包括引导学生对案例进行分析和思考、引导学生参与到课堂小组的讨论中、引导学生小组展开不偏离主题的讨论、引导学生分析案例的思路、引导学生积极分享讨论结果、引导学生得出正确的答案。必要的引导才能保证思想政治课的正确方向,才能保证案例教学的有效实施,也才能保证学生准确地掌握所学内容。同时,教师还要注意通过案例的设置,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自主探究,促进学生提高独立思考的能力,锻炼逻辑分析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增强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提高教师运用案例教学的素质和技能

一方面要更新认识,注重学习案例教学法的相关知识;另一方面要认真钻研,提高运用案例教学法的相关能力。一名优秀的能够熟练运用案例教学方法的教师,必须具备一定的案例筛选、运用能力。在案例的选取上,教师要培养自己的鉴别能力。案例的选择要立足于学情,注重实现原则性与开放性结合、典型性与普遍性结合、趣味性和知识性的统一,选择与学生在情感上有共鸣、在知识上有交集、在心理上有期待的案例。在案例的使用过程中,教师必须制定切实可行的案例教学计划,也要掌握必要的案例教学的相关技巧。以必修二《经济与社会》第一课“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为例,为了增强学生的政治认同核心素养,可以选择学生容易有代入感的中国高铁作为核心案例。在案例的具体设计中,为了让学生更能立体地感受到中国高铁发展之迅猛,可以选择与美国高铁建设情况相对比,以培养学生用综合的、国际的视角来分析、思考问题的能力,让学生在学习公有制为主体的优越性的同时,感受到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和祖国的强大和腾飞。同时,运用比较分析法也培养了学生的科学精神。为了保证案例教学的顺利实行,还要注意案例教学相关资料的准备工作。在教学的前三天,教师下发学习资源,这样可以使学生既不会因为准备时间过长而丧失新鲜感,也不会因为时间仓促而疏于准备,为课堂的讨论奠定了基础。另外,教师需提前考虑好讨论小组的安排,在充分了解学生的性格和学习状态基础上,遵循“组内异质,相互补充;组间同质,适当均衡”的原则合理分组,最大限度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

(三)培养和激发学生有效参与案例教学的意识和能力

1.转变学生的学习观念和思维习惯

在高中思想政治课中运用案例教学法,要求学生充分发挥主动性,积极思考、分析,主动参与到课堂中。首先,教师要在日常与学生的交往过程中,向他们传达正确的学习观,让他们明白自己才是学习的主人,帮助他们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使其逐步了解并喜爱上思想政治课。其次,在课堂上要利用案例教学法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转变学习方式。例如,在讲解公有制的主体地位时,教师让学生通过课前预习、视频观看、小组合作探究、观点分享等方式,积极参与到相关教学环节的安排之中,切实地感受到公有制在我国经济发展中的巨大促进作用,从而引起学生的自豪感、认同感、荣誉感,培养学生的政治认同。教师要引导学生更多地关注国家、社会的发展,扩展自己的视角,在潜移默化中矫正不良学习习惯,让学生在具体案例中学会归纳总结,学会用联系、发展、发散的思维看问题。

2.调动学生课堂参与的积极性

教师必须通过各种方式激发学生的主体性,让学生真正参与到课堂中,这样才能使案例教学取得实效。例如,在讲到国有经济的地位时,教师可以进行巧妙设计:让学生以政府建设部门负责人的身份大胆地猜想高铁修建需要什么?巨额的资金又从哪里来?激起学生参与和思考的积极性、主动性。结合学生给出的不同答案,抓住时机,进一步追问,继续引导学生积极深入思考:当学生回答“政府投资”,教师可以追问,“那政府的资金又是从何而来的呢?”;当学生回答“银行贷款”时,教师一定要先积极肯定学生的思考成果,再进一步追问,“什么样的银行呢?是国有独资银行还是股份制银行呢?”通过这样的引导,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积极性,而且加深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丰富课外知识,逐渐学会综合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猜你喜欢

政治课案例教学法
谈初中政治课中兴趣教学法的运用
案例4 奔跑吧,少年!
TWO VILLAS IN ONE CEDIA 2020案例大赛获奖案例
Bespoke Art Deco Media Room CEDIA 2020案例大赛获奖案例
批注式阅读教学法探究
实施“六步教学法”构建高中政治高效课堂
高中数学实践教学法的创新策略探讨
随机变量分布及统计案例拔稿卷
巧设导入,精彩课堂——浅析政治课导入的几点见解
思想政治课与素质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