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济南:大力发展甘薯种植全程机械化

2020-12-27

山东农机化 2020年6期
关键词:收获机甘薯行距

徐 晋

近年来,甘薯品种的优化促进了济南市甘薯产业发展,烟薯25、济薯26 等鲜食品种以口感好、价格高的优势脱颖而出,甘薯种植经济效益也得到了有效提升,一定程度上激发了广大农户的种植积极性。近日通过对济南市甘薯生产现状进行调研,对该地区甘薯产业发展趋势进行了分析。

一、全市甘薯产业发展现状

据统计,济南市2019 年甘薯种植面积约13 万亩,但由于生产模式相对滞后,仅部分地区实现了甘薯机械化收获(大多使用马铃薯收获机进行收获);甘薯机械化移栽尚处于起步阶段,仅在章丘等少部分地区采用机械起垄、覆膜,后期人工栽插的方式进行,其他地区甘薯种植几乎全部依靠人工,仅插秧环节一亩地就需要2 个人工,作业效率低,劳动强度大,随着人工成本不断上升,甘薯生产成本逐年升高,导致全市甘薯种植面积呈现不增反降的态势。除此之外,人工栽秧尤其膜上移栽其深度及斜度也难以达到农艺技术要求,产量往往也得不到保证。因此,大力发展机械化是促进甘薯产业发展的重要途径。

二、国内外甘薯机械化发展情况

甘薯种植包括育苗、剪苗、起垄、移栽、田间管理、收获等环节,甘薯生产两项关键技术环节是移栽和收获,由于甘薯移栽是独特的“L”型移栽方式,普通移栽机难以实现甘薯移栽。当前,欧美等国外发达国家甘薯生产已经实现了全程机械化,在甘薯生产模式上有着非常完备的技术配套体系和生产作业规范,在移栽和收获方面已经实现了半智能化移栽和联合收获作业,各生产作业环节农机产品均实现了系列化、配套化、标准化,而国内各机具生产厂家相关机具参数标准均不统一,无法进行机具配套,因此难以实现甘薯全程机械化生产。

甘薯移栽机还处于研制优化阶段。早期大多是在引进的国外移栽机基础上进行仿制与改进,最早可以追溯到20 世纪50 年代对旱地移栽机械的研究,60 年代开始对棉花钵体的移栽试验进行研究;70 年代研制了裸根苗移栽机;80 年代初,各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陆续研制出了多款移栽机;90 年代是钵苗移栽机发展的黄金时期。21 世纪以来,随着劳动力成本上升、育苗技术趋于成熟等因素有效推动了移栽机的开发和研制工作,但大都局限于“直立式”移栽方面的研究。但甘薯独特的“L”型移栽要求,使得甘薯移栽机在研制方面一直未能取得实质性突破。近几年来,我国个别移栽机制造企业在甘薯移栽机研制方面有了进一步尝试,研制的甘薯移栽机宣称实现了“L”型移栽功能,并进行了局部机具展示和作业演示,但其机械性能能否适应农艺作业要求还需通过本土化试验加以验证。

收获方面,随着我国甘薯品种不断更新,甘薯实现了“集束型”结果,这一方面的重大改进,使得甘薯机械化收获成为可能。目前,我国许多制造马铃薯收获机厂家看到了甘薯收获这一商机,纷纷使用马铃薯收获机进行甘薯收获,从作业效果来看,只要行距匹配收获效果较为理想。

三、全市甘薯机械化存在的技术问题

(一)收获机行距与传统种植垄距不匹配。目前市面上甘薯收获机作业行距一般为90 厘米,而受“减小行距、增加株数、产量提高”这一错误观念影响,本市传统种植行距一般55 厘米左右,传统种植习惯与甘薯收获机参数无法形成匹配,导致很多地区甘薯无法实现机械收获。

(二)甘薯机械化生产技术不完备。目前全市甘薯生产各环节,起垄主要靠微耕机,移栽靠人工,部分地区采用机械起垄、覆膜、人工移栽的方式进行,但人工膜上移栽其深度、斜度难以得到保障,收获则以机械挖掘、人工捡拾或全人工的方式进行。整体来看全市甘薯生产作业强度较大,距离全程机械化尚有一定距离。

(三)生产机具间配套作业不匹配。突出表现在拖拉机轮距、收获机轮距与垄距之间难以形成配套,即没有统一的机具配套方案和对应的种植规范。

四、甘薯机械化优势

(一)经济效益

1.节省劳动力,减少成本支出。甘薯机械化生产比人生产每亩至少可节省人工3 人,按现有雇工费用(100 元/天)计算,每亩可节省人力成本300 元以上。

2.提高产能,增加效益。机械化移栽其插秧深度和斜度更符合农艺要求,种植更加科学合理,机械化每亩可增产甘薯3%左右,按照平均亩产2000 千克,亩增产60 千克,按每千克2.4 元计算,每亩增产增收144 元。

(二)社会效益

1.甘薯机械化生产技术可大幅提高劳动生产率,节约生产农时,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

2.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提高农民生活质量,加快全市农业现代化进程。

3.有利于农业产业化、规模化、标准化发展,增强市场竞争力,促进全市甘薯产业快速发展。

4.甘薯生产新模式的应用,能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有助于提高当地农业低产区的种植效益,提高全市农业生产技术水平,增强农民的科技意识和科技素质,为实现农业发展、农村繁荣、农民增收的目标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五、甘薯产业发展趋势

(一)种植规格规范化。农机农艺更加深入融合,种植规格逐步迎合机械作业要求,实现种植规格与作业机具之间统一配套。

(二)生产全程机械化。逐步形成完善的适宜机械作业的新型栽培方式及甘薯机械化生产技术路线,栽培方式更好地适合机械化移栽和收获作业,形成新型栽培方式下的全程机械化生产新模式。

(三)生产经营集约化。机械化生产可以突破人畜力所不能承担的生产规模和生产效率限制,实现人工所不能达到的农艺要求,为甘薯集约化生产提供了便利条件,随着农村劳动力转移和城镇化的进一步发展,甘薯生产经营集约化将是甘薯产业未来发展的主要趋势。

猜你喜欢

收获机甘薯行距
玉米收获机的规范使用与维护保养技术
甘薯种植技术及实施要点分析
玉米收获机械的结构特点与改进方向
玉米收获机推广存在的问题及措施研究
2020年度夏玉米行距密度试验研究报告
辽宁不同生态区行距配置对玉米形态、光合指标及产量的影响
“缩行扩株”对重庆丘陵山区玉米植株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益生菌发酵甘薯汁的工艺优化
玉米收获机推广存在的问题及其前景展望
种植密度和行距对荞麦田杂草及荞麦产量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