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及知识分子的绝唱
——以《日落绿洲》为例摘要
2020-12-26赵婷婷
赵婷婷
(天津外国语大学,天津 300204)
一、知识分子
纵观人类历史,知识分子不仅是文化的创造者、继承者和传播者,同时也是文化建设的主力军。他们在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大部分时期都被誉为“最有文化教养和最先进的阶层”。“知识分子” 这个词语最先由俄国作家彼得·博博雷金先生在19 世纪中期提出,当时的俄国远远落后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 有一部分上流社会人群不满于现状,看到俄国处处落魄丑陋阴暗,他们有着非常强烈的厌恶意识和流离陌生感,于是力求学习西方改变俄国,这些人于是成了最早被定义为“知识分子”的人。 后来马克思依据劳动性质来定义知识分子,认为知识分子是从事脑力活动的人群。 根据葛兰西的相关理论,知识分子被划分为传统型知识分子和有机型知识分子。传统知识分子主要指与旧有的生产关系相关的知识分子,他们学习和传承旧有文化,带有明显的历史延续性。有时候新的生产方式取代了旧生产方式, 但传统知识分子依然以他们的方式存活在新社会中。 有机型知识分子主要是指资本主义时期随着新阶级——无产阶级产生而出现的新型知识群体, 他们在新的社会之中能够保存与时俱进的心, 也能发挥自身功能为社会做出更多的贡献。[2]总的来说,传统型知识分子一般是指在工业社会启蒙前期出生的贵族群体, 在巨大的历史社会转型变化中, 很多传统型知识分子难以适应时代发展要求,不能正确认识资本主义扩张和资产阶级文明。但是他们却又为了自身利益往往选择依附于社会统治阶级,最终容易成为统治者的隶属者。当他们不为统治阶层接受时,容易陷入自我矛盾之中。 《日落绿洲》的男主人公马哈茂德便是这种传统型知识分子,他无法真正的融入“无良新社会”,却也无法真正的为改变这个“新社会”做出变革。 他既不为统治者信任,也无法融入革命者行列,更无法懂得人民群众的力量,所以故事的结局几乎注定是个悲剧。
二、解读《日落绿洲》
(一)背景解读
19 世纪末期, 英国由自由资本主义过渡到国家垄断资本主义阶段, 因此英国急需加紧压榨殖民地为垄断资本主义提供市场和廉价原料, 并无耻地在1882 年接管埃及以便更加全方位的控制埃及。 英国殖民者在政治上派遣总督管理埃及事务,安插所谓高级专员和顾问进入埃及政府; 经济上控制埃及进出口产品导致埃及民不聊生; 军事上遣散埃及军队;文化上削减教育开支。 总之,英国殖民者处处以英国利益为中心, 种种殖民政策的差别对待导致了英埃矛盾的激化, 埃及各阶层对“亲英政府”表达出巨大的不满。 最终阿拉比领导的起义运动爆发, 这次运动威胁到了英国对埃及政府的控制, 于是英国殖民者武力镇压阿拉比起义。 阿拉比起义在殖民者和本国统治势力的相互勾结镇压下失败了, 阿拉比和他的支持者们死伤惨重,“革命幸存者” 最终也未能真正进入埃及的权力主宰阶层。 《日落绿洲》讲述的就是在这样的大环境背景下发生的故事。
(二)内容解读——以传统知识分子在革命中的失败必然性为角度
19 世纪末,传统知识分子马哈茂德家道中落后进入警察学校, 之后成为一名效力于埃及政府的职员。在之后发生的亚历山大事件中,马哈茂德被人怀疑对革命者怀有同情心, 他受到审查。 后来被假借“晋升” 之名派往边陲小镇锡瓦绿洲当收税的差官,但是这是一件极为艰难的苦差事。 马哈茂德实际上是被贬落发配到此地,他面临着九死一生的困境。其一,前往绿洲路途凶险万分随时可能丧命;其二,差事棘手难办, 此前的差官一个个的都结局悲惨;其三,锡瓦绿洲乃蛮荒之地,与埃及中央政府关系紧张异常。可以说从马哈茂德踏上行程的那天起,他离悲剧越来越近。 到达绿洲之后,尽管马哈茂德不想“惹事生非”,但是他已经无法跳出“命运之神”的安排。英国殖民者和埃及傀儡政府不信任他, 只是一味地对他施压逼迫他加快收税速度; 锡瓦人也对他分外排斥,认为他不怀好意,他们拒绝缴税,甚至企图再次刺杀这名新差官;妻子凯瑟琳也无法理解他,与他从貌合神离最后两人格格不入, 重压之下的马哈茂德最终选择引爆炸药自杀身亡。 马哈茂德作为传统型知识分子,难以正确的融入时代洪流,可以说他的悲剧是注定的,传统知识分子的软弱性、妥协性在他的身上根深蒂固。
第一,对于殖民者和傀儡埃及政府,马哈茂德自始至终不敢反抗,甚至有时对殖民者抱有幻想,传统型知识分子在政治上的软弱性暴露无遗。1920年的凡尔赛和约确认了英国对埃及的保护, 殖民者拉拢埃及统治者和为统治者服务的知识分子,企图瓦解埃及革命。 英国殖民者为了维护统治,利用软弱的知识分子充当政府官吏, 然而却并不给予实权,“埃及不是埃及人的埃及”。[3]但是传统型知识分子即便认识到他们工作的本质, 知道自己不为殖民者和傀儡政府信任却并不敢揭穿甚至反抗。 正如小说中的主人公马哈茂德,他虽然不想去绿洲,可是他畏惧军事审判,也没有其他职业可选择, 只能通过去绿洲执行任务以期获得政府的所谓晋升, 这些都足以说明这个时期知识分子的自私软弱性。
小说中的顾问哈里菲先生代表了殖民者,他对马哈茂德说:“你的任务只需要跟绿洲的族长们打交道。 ”当然是这样。 赛义德已经给了我必要的提醒。 看我没说什么,他又叮嘱我:“不要和当地的农民发生瓜葛,他们叫……”他回看卷宗寻找该词的读法, 我提醒他,“扎杰莱人”。 他快速扫了一眼卷宗,连连说:“是的,是的,那些扎杰莱人,只要他们不反对现行制度,我们与他们有何相干? 他们有点像斯巴达人,你知道古希腊的斯巴达人吗?阿卜杜·扎希尔先生? ”……“扎希尔先生,你看看我们在非洲和西班牙的殖民地一片混乱, 因为那儿的工作……”我再次笑着打断他:“哈里菲先生,我们在非洲和西班牙没有殖民地。 ”我克制住自己没有说出“我们这里是殖民地”。 他皱了皱眉,打住关于殖民地的话题,转而又去看卷宗,然后抬起头,忽然奸笑地对我说:“当然,当地青年男女授受不亲的制度与我们无关, 我们不会干涉他们古老的习俗……”[4]。小说后面这位哈里菲先生还告诉男主人公如何对付绿洲互为敌对的两大家族, 要忽而同这一方结盟,忽而同另一方结盟,结盟时间都不要太久。而且这个殖民者还提醒男主人公的首要任务是征集税收。 男主人公能否征集到税收是对他最大的挑战,也是审查主人公的大招。 如果没有完成任务,主人公将付出代价。 由此可见,英国殖民者在埃及统治期间暴虐无道,唯利是图不择手段。 马哈茂德对此很郁闷:“英国佬再次打败了我! 哈利菲先生,我恨你! 我恨你们所有的人! 恨这个内政部! 可是我无路可逃。”[4]8。以马哈茂德为代表的传统知识分子虽然心里反对殖民者,可是却无能为力,足见其软弱性。 埃及殖民统治力量太强大,而传统知识分子力量又过于弱小,这便注定了埃及传统知识分子在革命中的困境与悲剧。
第二, 传统知识分子对于本国傀儡政府抱有幻想,不敢进行反抗,更没有意识到将反帝反封结合起来。面对英法殖民者和埃及总督联合策划的“亚历山大血案”①史称“6·11”事件,殖民者和埃及政府共同策划亚历山大居民和欧洲侨民的流血冲突,并将责任推给陆军大臣阿拉比,为英法入侵埃及制造借口。,主人公马哈茂德明知有人在阿拉比背后捅刀子,可是却无能无力,赫底威靠侵略自己祖国的外国舰队保护,毫发无伤。 这都足以体现当时埃及政府的昏庸无能。马哈茂德只敢在心里斥责掌权的帕夏和大人物背叛祖国,但这些卖国求荣者仍然永远逍遥自在高高在上。最终都是小人物却付出代价,或者死于沙场,或者含冤入狱。 面对傀儡政府的背信弃义,马哈茂德不敢进行彻底的革命,只能默念毫无办法。
第三,脱离人民群众,不敢发动人民群众进行彻底的革命。 马哈茂德被迫前往绿洲,但是他没有带着一颗负责任的心去。 未达目的地前,他就讨厌那里的人。 我为何要待在这被人遗忘的绿洲里,在那讨厌的贝都因人中了却一生呢?[4]29,他还自认为他太了解沙漠中的贝都因人。 然而后面的故事说明男主人公根本不了解贝都因人。 而且对于绿洲人民想减免赋税的做法, 马哈茂德说这不是第一次纳税,甚至以政府强制手腕进行威胁。 在拯救小马哈茂德事件中, 马哈茂德假意拯救实则在生死关头选择避开大石块, 他的下属易卜拉欣却因真心拯救最后受了重伤, 马哈茂德的懦弱胆小在此暴露无遗。 这说明他严重脱离人民群众,知识分子若不能真正和人民群众打成一片, 不能彻底下决心为群众利益服务并与群众相结合的时候, 他们也一定会在在革命中失败。
第四, 知识分子思想上也有弱点, 思想容易动摇,行动实践能力不强。他们不能下决心为人民群众服务或与之结合,主观主义和个人主义倾向严重,非常容易脱离群众脱离实际成了空头政治家或迷失方向的实际家。 知识分子渴望用和平的方式谋求埃及自主独立,没有采取坚决的暴力斗争,反而充当殖民者的“爪牙”,这种消极的方式根本不可能带领埃及走向真正的独立。 埃及知识分子这种不坚定的立场决定了他们的失败。 文中说到马哈茂德读了一个叫“埃及是埃及人的埃及”文章后,想加入这个秘密爱国党派,可是却不得其门。 主要原因是知识分子安于现状, 男主人公在家道中落前生活无忧无虑,沉醉于灯红酒绿之中,即便听了阿富汗尼长老的爱国主义和民族主义号召也只当趣闻,国家生死存亡大事彷佛与他无关。 “动摇的”知识分子注定在革命中失败。 小说中马哈茂德各种心理状态足以说明他是个“动摇型立场不坚定的知识分子”,他的悲剧结局是注定的。
三、结语
1798 年,法国人进入埃及,从此埃及打开近代史大门。 1805 年,自穆罕默德·阿里出任埃及总督开始,埃及自觉或不自觉地开始了大规模的改革,在迈向近代化的路上, 埃及也经历了长期的动荡不安。 殖民者的坚船利炮不仅摧毁了埃及的经济,也使得埃及国内阶级斗争日趋激烈。 传统知识分子对英国殖民者极为不满, 但是他们又寄希望于殖民者和埃及政府,不敢真正彻底地反英。 他们想支持革命者, 却又不敢义无反顾的投身于革命运动之中。 他们想和人民群众团结合作,却又不敢真正发动人民群众。 但是革命的胜利依靠的是国内所有进步势力的团结统一,单靠知识分子,是难以达到反帝反封建的胜利的。 文章中的主人公马哈茂德就陷入了“孤独”的境地,既被排除出核心圈,又未占据新位置。 他没有和进步势力结合,没有充分发动人民群众,他对自己“身份”的焦虑,最终导致他走向灭亡。
其实这样的结局早就在文章前期埋下了伏笔,在马哈茂德前往沙漠途中,他时不时的想到死亡,“来吧, 死神! 它虽然令人痛苦, 但不令人恐惧,快点来吧!在难以抗拒的重压下死就像是一次舒适的憩息。 来吧。 ”[4]33。 因此整个小说的悲剧气氛自始至终不曾减轻, 字里行间无不透露出悲惨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