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一带一路”倡议背景下牧野文化外宣路径

2020-12-26

安阳工学院学报 2020年1期
关键词:牧野新乡外语

张 欢

(河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河南新乡453007)

“一带一路”建设旨在强化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和民心畅通,其中共享文化、互通文明是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在“一带一路”的倡议背景下,中华文化“走出去”战略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中外文化合作领域进一步深化,文化“走出去”正成为提升国家形象和软实力的有效途径。河南省是“一带一路”建设沿线的重要节点省份,应抓住机遇,积极主动地融入其中。2014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南考察调研时强调河南“要建成连通境内外、辐射东中西的物流通道枢纽,为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多做贡献”,更为我省参与“一带一路”建设指明了方向。新乡,作为河南省的重要城市之一,有着悠久的历史与文化。其中牧野文化是核心地方文化,是中华文化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因此,如何抓住“一带一路”建设发展契机,更好地对外宣传牧野文化,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本文就牧野文化在“一带一路”倡议背景下的对外宣传路径提出相关建议。

一、影响牧野文化外宣的主要因素

现阶段,牧野文化对外宣传面临着一些问题,主要表现为:

(一)文化自信和宣传动力不足

文化自信,是指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或一个政党对自己的理想、信念、学说以及优秀文化传统有一种发自内心的尊敬、信任和珍惜,对自身文化内涵和价值充分肯定和持有坚定信念[1]。“牧野”一词是用来表达牧野大战战场的专有名词,新乡人应为之骄傲。然而,新乡本土文化不自信的现象却屡见不鲜。例如:新乡楼盘名和酒店名“洋化”现象较为严重,明明是位于新乡市的住宅区和酒店,非要以“高大上”的“洋名”来命名。再如,新乡基础教育中“重外语、轻国学”的现象突出,中小学生对国外的先进思想和文化说起来头头是道,而对于自己家乡的文化却知之甚少,这都是缺乏文化自信的表现。

(二)品牌国际影响力不足

文化品牌是特定区域文化对外传播的一张王牌,其引导力量可以促进文化资源的合理配置,推动文化资源的对外交流传播,提升区域国际形象[2]。如说到河南登封,人们会马上联想到少林寺武术;提到浙江杭州,涌入脑海的是西湖美景。新乡有着1400多年的历史,新中国成立之初曾经是平原省省会所在之地,牧野大战、姜尚垂钓、陈桥兵变都发生于此。但是从对外宣传的效果来看,除牧野大战之外,其他的文化品牌都很少被人了解。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文化品牌能将厚重的文化内涵与产地联系起来,以特色和个性增加产地的影响力[3]。在这个方面,新乡的外宣力度显然不够。

(三)对外宣传模式单一

文化的对外宣传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是一个长期的过程。目前,牧野文化外宣主要是通过网络、电视、报纸、书籍等方式进行的,形式单一。例如,对牧野大战的宣传主要是传统的地方纸质媒体,很少有相应的英文译本,对外宣传效果不佳。当今为自媒体时代,更加易于被大众接受的宣传方式和资源未被充分地挖掘利用,个体智慧的力量未充分体现,这些都是影响对外宣传效果的重要因素。

(四)专业人才缺乏

尽管我国翻译人员整体数量众多,但水平参差不齐,专业翻译能力还不足,更多地集中于商务翻译、外交翻译和文学翻译领域[4]。牧野文化外宣过程中涉及很多中国特色的专业名词,例如,八卦(trigram)、阴(yin)、阳(yang)等,这就要求翻译人员具备扎实的语言基础和翻译能力,在翻译过程中能把信息准确传达出去,同时也能符合国外受众的思维习惯。

二、牧野文化外宣路径选择

(一)树立文化自信,塑造城市形象

文化自信来源于我们的文化底蕴以及对优秀文化的美好憧憬。要学习优秀的牧野文化,从中吸取精华,这需要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政府要在全社会营造学习传统文化的浓厚氛围,加强牧野文化宣传和传播力度,利用电视广告、电子屏幕等媒体加大对牧野文化的宣传,引导牧野儿女勿忘历史,继承和学习优秀文化。学校要培养学生学习传统文化的兴趣,创新教学模式,用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传授优秀的文学艺术。树立城市文化自信,打造新乡城市文化品牌,传承和繁荣牧野文化,加快建设文化名城,是当前新乡在文化建设上的重要命题。

(二)拓宽外宣渠道,融合新旧媒体优势

新媒体普遍是指利用数字技术,以计算机网络、无线通信网、卫星等传播渠道,以及电脑、手机、数字电视机等终端设备,向受众提供信息和服务的传播形态[5]。新媒体的优势不容忽视,它使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方式和信息的传播途径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一个视频可于几分钟内进入大众的视野,由此可见新媒体的力量。牧野文化外宣工作正需要利用这样的优势。例如:外宣机构可以在各大社交媒体注册官方账户,定时推送优质外文宣传材料;利用直播软件,到各大景区实地介绍其文化内涵,在艺术品创作圣地直播匠人的制作工艺及艺术品诞生的过程,令观看者体会身临其境的真实感与文化带来的吸引力[6]。在自媒体时代,人人都是记者,也都是新闻传播者。政府机构可积极号召广大人民一起进行牧野文化外宣,鼓励普通大众将身边积极的文化现象拍成视频进行广泛传播,实现民间的对外交流。

(三)利用优势资源,加大外宣力度

目前,牧野文化外宣过程中有大量资源尚未利用,政府应加大宣传力度。第一,利用名人资源。新乡曾经走出过多位艺术名家。外宣机构可以邀请艺术名家担任文化宣传大使,拍摄文化宣传片,出版文学作品,到外宣目标国家开展相关的文化娱乐活动,通过名人效应使更多外国人关注牧野文化,了解牧野文化,进而使牧野文化得到广泛的传播。第二,利用留学生资源。留学生群体能够真正感受到牧野文化的魅力,他们可以为牧野文化的外宣贡献力量。政府应该积极组织留学生游览牧野文化圣地,学习牧野文化知识,并鼓励他们将其所见所感通过社交媒体发布于网络,根据点击量与转发量进行奖励。

(四)培养外宣人才,提升外宣质量

文化外宣需要高素质的外语人才。但是,由于外语人才尤其是小语种人才的匮乏,导致牧野文化对外宣传及传播的力度和广度受到影响。例如:外宣翻译时译者对原文望文生义,出现词汇、语法的使用错误,让译文读者难以接受;由于中西方的文化差异,两种语言在使用上有所不同,在外宣翻译时经常出现“中式英语”的问题;有关牧野文化典籍的翻译生搬硬套,晦涩难懂,不能满足译文读者的需求;外语导游尤其是小语种导游极度匮乏,专业翻译素质有待提高;高校对外传播专业人才及外语人才培养方案有待优化。因此,培养专业的外宣翻译人才势在必行。第一,大力引进高素质外语人才,优化引进机制,推动外语频道、外语网站的建设;第二,培养外宣翻译人才“专业团队”,采取高校培养与社会培养结合的方法。

三、结语

牧野文化对外宣传既面临困难和挑战,又充满机遇与希望。牧野文化外宣应抓住“一带一路”的发展契机,立足现实,分析不足,通过树立文化自信,拓宽宣传渠道,加大宣传力度等途径,更好地传播牧野文化故事,促进“一带一路”沿线地区文化交流。

猜你喜欢

牧野新乡外语
日出
强者搭桥,弱者筑墙
中小学校园欺凌法律规制研究——以新乡为例
外语教育:“高大上”+“接地气”
立法为新乡教育事业“保驾护航”
为新乡教育均衡发展上一道“法律保险”
大山教你学外语
大山教你学外语
难忘的消防演习
新乡学院特有树种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