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阳平粮台城址防御系统探析
2020-12-26周要港
□周要港
自1979 年平粮台古城[1]发掘以来,该城址引起了学界的极大关注。众多学者从不同角度,对其时代与建筑、社会性质、族属等方面已进行许多有益的探讨。 张光直先生认为平粮台城址内门卫房等设施的发现表明三代时期城市型聚落龙山晚期已具备雏形[2]。 曹桂岑先生认为平粮台古城已经进入了奴隶社会,属于太昊都城[3]。 陈昌远先生认为城址应属于地方区域的中心,暂不应和某些族属相连[4]。 武世刚先生认为平粮台城址在龙山晚期已经暂停使用,但是仍为区域中心所在[5]。 但是目前而言对于城址防御体系的研究仍较为薄弱,本文通过对古城形制布局进行研究,对其防御系统进行分析,以期对龙山文化晚期古城的研究有所裨益。
一、平粮台古城形制布局
平粮台古城遗址地处河南省周口市淮阳县城(现周口市淮阳区)东南四公里的大朱庄西南角的平粮台台地上。 自1979 年周口地区先后进行了多次调查、 勘探与发掘,发现了丰富的龙山时期遗存,尤其是龙山城址的发现对史前古城古国的研究意义重大,是我国最早发现并确认的龙山时期城址之一。经碳-14 测定其年代大致为距今4600 年。2018 年首次在平粮台龙山时期的城址外西北部进行了发掘,发掘面积200 平方米,发现有龙山晚期、周代、汉代和明代的遗存[6],从而推动平粮台地区聚落研究进入一个新的高度。 经过多年的考古发掘,基本厘清了平粮台古城整体布局。 城垣平面为正方形,边长约185米,周长740 米,城内面积3.4 万平方米。发现有城墙、护城河、门卫房、出入路面、排水管道等城市设施。 城墙为夯土筑成,现存城墙顶部的宽度8~10 米,下部宽度约13 米,残墙高度达3 米多,东、南两面城墙有部分破坏,大部分城墙保存较好。城外有护城河。在南北墙中段发现有缺口, 应为南北相对的城门位置所在,南北城门之间有中轴线道路,宽1.7 米,主路两侧有东西两房, 房门偏北相对, 是为门房。 两座门房地面为红烧土,低于房基地面,符合《方言六》所称门房“屋而下曰垫”,门房外墙涂褐色草拌泥,内部有草木灰烬和灰陶残片。 在南门房下方,考古挖掘出倒品字形的排水陶管,陶管两头大小各异,方便节节相扣,排列为北高南低,方便由内而外进行排水,这种在门道下安置排水管道的做法与之后二里头夏代宫殿遗址的做法相同,可见其中具有一定的承袭关系。 古城内部已挖掘十余座龙山文化房基,皆为长方形布局,分为平地与高台起建两种类型。 部分高台排房地面虽是红烧土,但与房基地面相平;有的为平地排房,只有界墙两道,分为三室。 这两种排房皆以草木拌泥抹墙,以小版筑法和土坯垒砌制作,建造工艺比门房更为考究。 其主要特征一是地面与地基相平,二是房屋周围有规整的散水斜面。 这种一排三室和四室的房屋,地面平整,房屋阔大,地理位置优越,应是统领者所居住。尤其是在城内东部偏南发现有较大型连间排房,东西长12.54 米,南北宽4.34 米,应为当时的城内重心所在。 目前所发现的陶窑与墓葬多为分散分布,未形成集中分布区。 墓葬多数为瓮棺葬,多埋置于房基下,可能作为奠基而使用[1]。
整体来看,平粮台城址的布局为:在方形城墙与护城河的保护下,城墙上置有城门,两侧有门塾;城内东北角为大型建筑分布区;小型房址、手工业与墓葬分散分布于城内,未形成集中分布区; 南北两城门之间有一条道路相连,作为城的中轴;地下埋藏有排水管道。
二、平粮台古城防御系统分析
20 世纪50 年代以来,中国各地大量发现龙山时代城址, 被张国硕先生称为中国古代城市的推广与发展时期[7]。该时期城址较为规整,平面形状多接近方形或长方形,设置有专门的护城河、城壕等,城市设施基本完善。 同时在龙山时代所发现的城址一般位于台地或者高岗之上, 这样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依靠自然地势进行军事防御包括防御洪水。 如古城寨[8]、王城岗[9]等城址。
平粮台城址呈方形,周围建造有高大的城墙,城外分布有较宽的护城河。 城墙的建造一定程度上被认为是龙山文化时期城址防御的一个典型特征。 龙山时代出现的大量城址多发现有城墙,城墙的建造方法包括堆筑、夯筑和版筑。 版筑法是目前考古发掘所发现的最为先进的一种筑城工艺,使用该法筑城的城址尚属少数, 广泛用于大型宫殿与城垣的建造中。版筑技术对我国古代的经济社会的发展产生广泛而深远的影响[10]。 该工艺使用除平粮台遗址外,龙山时期仅有山西襄汾陶寺[11]、河南新密古城寨[8]、辉县孟庄[12]、山东阳谷景阳岗[13]、江苏连云港藤花落[14]等遗址使用了版筑技术。 城墙的制作是先在城墙的内侧筑一小版筑墙,然后由里向外斜着堆土,层层夯打至超过小版筑墙的高度,再由外向内,继续堆土夯打,形成外厚内薄、外高内低的斜坡状,反复多次,直至形成高大的城墙。 所以,在中原地区平粮台城址拥有着较为先进的筑城工艺, 与外围的护城河共同构成了古城的外围防御系统。
在城垣周围分布有城门、 大道等附属防御设施。 目前已在城墙南北发现两座相对的城门位置,两者之间有道路相连,宽1.7 米,主路两侧有东西两房。 城门作为城内居民的必经之地,也是城市的重要防御设施之一。 在战争时期,城门是整个防御体系的重点,也是最薄弱点,所以城门的规模一般较小。 门卫房又称“塾”,一般包括左塾、右塾或东塾、西塾。 塾既可用作守城士兵的居所, 也可用作军事防御[15]。 大道作为城市的基础设施,是连接城门的重要通道,也应作为城市防御的一部分,战争时期起着相互支援、运送物资的关键作用。如二里头遗址宫殿外围已经发现了垂直相交的道路遗迹[16]。
在城址内部发现了较多的排房, 排房作为龙山时期常见的一种建筑形式, 体现了当时的一种社会形态。 排房的建造有助于增强聚落凝聚力,提高应对紧急情况的机动能力,更好地防御外敌; 同时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人们对于领地范围的规划意识,职能分区,减少土地浪费。
另外在平粮台古城内部一项特殊的工程则是排水管道的铺设。 目前在龙山时期的城址中未发现像平粮台古城那样的大规模排水设施, 这种地下排水设施的建造一方面美化了城市的环境, 更重要的是由于不再在城垣留出豁口,加强了城墙的军事防御功能。
平粮台古城较为引人瞩目的一点就在于它平面呈标准的“正方形”。 关于正方形城市建设观念的推行,学界提出诸多看法。 其中较为一致的观点认为它能最大限度地利用面积,是“天圆地方”观念的映照[17]。 虽然《周礼》中对于“天命观”的强调以及“天圆地方”观点的提出年代均在平粮台之后,但并不能据此否认当时人们是否也拥有这种思想的可能性。
综合古城遗址的形制、规划和越来越多实物资料的出土,我们不难看出原始人类对自然力量(天)的敬服和对自己能控制的实际生存之所(地)进行丈量和规划。 另外,笔者认为正方形古城的出现也是王权地位的一个象征。从发掘资料可知平粮台遗址内是存在一定的阶级分化的,集权的形成有助于民众有组织有规划地去推进项目建设并达到预期目标。 零散的社会秩序下不会出现有功能分区意义的规划,比如排房和“正方形”城址这种十分严谨的外在表征。 它也体现了平粮台古城重视防御建设的特点。 正方形本身存在多组等距,这就意味着可以根据城门的设置, 合理安排每个方位上的人力、物力资源,达到资源的最优化利用,在发生战乱时的空间战略支援上也能达到相互配合的效果。
总的来说,首先平粮台城址的建造依托自然地势建立在地势较高处,后在周围营建城墙与护城河,构成外围防御系统;其次在城垣上营造城门与门塾,提升城墙防御能力;在城内有连接南北两城门的大道、连间排房、地下排水设施等,增强城内的防御功能。 这样一种由外及内的防御理念构成了平粮台古城的防御系统。
三、结语
平粮台古城形制被认为是中国古代城市形制的源头和范本, 当代著名华裔学者张光直先生谓其为“城市型部落”;石兴邦先生认为,“平粮台古城的发现, 是考古上的重大突破”;俞伟超先生称其为“最初的古城市”。 总体而言其较为完备的防御系统的设计, 对当时的社会发展、 在纷繁的战事中立足为区域性中心具有重大作用, 对夏商时期城址的营建模式起了重要的借鉴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