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分层理念在特殊教育教学中的运用探究

2020-12-25甘肃省定西市通渭县特殊教育学校王志乾

家长 2020年36期
关键词:残疾分层育人

甘肃省定西市通渭县特殊教育学校 王志乾

特殊教育主要是指运用特殊设备、方法、内容针对特殊群体所展开的教育工作,其中特殊群体通常是指身心存在缺陷的人,只有运用特殊的教育手段,才能满足特殊群体全面发展需求。为转变教师育人思想,提高特殊教育质量,探析分层理念运用重要性势在必行。

一、分层理念在特殊教育教学中对残疾学生能力拓展具有重要性

能力发展是新时代立德树人要求之一,为保障残疾学生能适应社会改革与发展新常态,懂法律、守道德、遵秩序,还能提升社会适应能力、生活自理等能力,教师要转变育人理念,以发展残疾学生能力为导向加强特殊教育。通过运用调查法对本校学情进行分析可知,我校智障、聋哑学生的性格、思维、智力、沟通、社会适应、接受等能力发展差异极大,为此教师要运用分层理念,主要源于分层理念针对不同程度、不同种类残疾学生谋划针对性较强的学习目标、教学方案、育人过程、教学手段,确保残疾学生在思考、探究、实践进程中拓展能力,为提升个人综合素养给予支持。

例如,教师在开展生活语文教学活动时可运用分层理念,将培育残疾学生语文思维能力、口语表达能力、读写等基本能力视为育人目标,给残疾学生沟通交流、自我表达、质疑反思机会,优化育人过程,为所处不同层级残疾学生参与生活语文教学活动提供有利条件,使之语言应用能力不断增强,为残疾学生今后融入社会、搜集处理信息、参与实践活动奠定基础,凸显分层理念运用重要性。

二、分层理念在特殊教育教学中对教师教学能力发展具有重要性

教师教学能力是关乎特殊教育活动是否顺利展开的重要保障性条件,只有教师思想先进、乐于学习、关注学情、师德师风达标,才能在特殊教育中释放光和热,将其转化为残疾学生全面发展的不竭动力,加强特殊教育机构师资力量,提升特殊教育竞争力。通过对本校师资条件进行调查分析可知,存在教师育人理念陈旧、僵化问题,不愿跳脱特殊教育“舒适圈”,出现“唯经验论” 现象,教师特殊教育理念与残疾学生成长要求不符,有碍特殊教学活动科学发展。基于此,教师要运用分层理念,主要源于分层理念能为特殊教育研究奠定基础,指引教师关注本校残疾学生群体个性化成长要求,丰富教学思想,转变教师育人意识,为特殊教育机构改进育人手段给予支持,教师能结合实际学习进取,提升教学水平,使残疾学生能学习并掌握更多知识及技能。

例如,教师在日常教学实践进程中运用分层理念关注学生差异性成长动态,整合特殊教育教学资源,达到围绕学生群体优化育人手段目的。以本校智培部四年级一名说话有困难但听力较好的学生为例,在了解其学习特点及需求后,针对该学生制定一对一、个性化说话及发声训练,赋予该训练周期性,通过数周的努力,该名学生发音逐渐变得标准,口语能力有所提升。这说明基于分层理念的个性化特殊教育方案具有推广意义,教师要树立分层意识,关注本校残疾学生发展实况,能围绕学情从主观出发加强教学设计,发挥启发、引导、助力特殊教育教学作用,使“学”与“教”目的一致,体现分层理念在特殊教育教学中运用的重要性。

三、分层理念在特殊教育教学中对发挥协同育人作用具有重要性

协同育人主要是指社会、家庭、学校在教育目标一致的前提下共同助力学生不断发展,提高时空密切衔接性,加大教育优势互补力度,助推教育活动科学发展,促进学生全面成长。这就需要特殊教育学校将教书育人视为公共事业,尽可能配置、整合、动员、利用、挖掘有益于本校残疾学生身心健康成长的教育资源,创建“大教育”环境,优化残疾学生成长氛围,提升特殊教育教学活力与品质,为此本校与社会职能部门合作,深入解读特殊教育方针政策,共同构建社会、学校一体化教书育人机制,同时与残疾学生家庭高效互动,从家庭端了解残疾学生身心发展阻力产生内因,为双方共同解决特殊教育难题提供有力条件。基于不同残疾学生所处家庭及特殊教育学校所处区域社会环境存在差异性,为发挥协同育人作用,教师要运用分层理念,将该理念视为社会、家庭、学校三方联动育人纽带,针对学生制订个性化特殊教育教学方案,使三方可积极互动,提高特殊教育质量。

例如,教师可创建电子档案库,用以存储不同残疾学生家庭信息,定期组织开展家访活动,在“老师进万家”基础上整合对特殊教育有益资源,使分层理念渗透到特殊教育教学日常管理的各个领域中,同时在信息分析、调查走访中了解残疾学生身心成长背景,为引入德育、心理健康教育、智育等资源提供参考,保障特殊教育资源利用率随之提高,有益于创建高效课堂。教师还可借助家访机会引领家长转变错误育人观念,对残疾学生充满信心,给予其关怀与鼓励,在特殊教育教学中释放“家校共育”能量。

本校利用微信、QQ 等社交平台创建“家长群”,以便家长能及时获悉本校特殊教育动态,针对残疾学生个性化成长实况进行讨论,使家庭与学校双方达成共识并改进分层育人对策。再如,特殊学校可与医院建立协同育人机制,在特殊教学中引入专业诊疗模型,为教师针对残疾学生种类及程度进行划分提供科学依据,使教师能根据划分结果运用分层理念,有针对性地强化残疾学生综合素养。学校还可与心理健康公益服务组织协同育人,定期邀请该组织专业人士来校面向残疾学生进行心理咨询,通过观察、测试、问卷等途径了解残疾学生心理情况,既关注普遍存在的心理问题,又关注较为特殊的心理问题,运用分层理念加强心理干预,保障知识输出、能力培养、康复训练与心理健康教育保持同步,同时该组织可针对教师群体进行培训,确保教师能学习心理知识并掌握教育方法,为运用分层理念奠定基础。特殊教育院校还要加大与政府部门的协同育人力度,发挥政府指导作用,端正特殊教育态度,从区域性特殊教育活动科学发展为导向运用分层理念,为教师解读区域性教育决策并转化为教改动能给予支持,使分层理念成为助力本区域特殊教育事业发展重要理念。

四、结语

综上所述,通过文献分析、调查及行动研究可知,本校残疾学生能力发展存在阻力,教师育人思想相对僵化,教学手段亟待创新,协同育人水平较低,不利于本校特殊教育活动改革发展。基于此,特殊教育应运用分层理念,在残疾学生能力拓展、教师教学能力提升、育人体系持续改革、创建协同育人机制进程中体现分层理念的重要性,运用分层理念统筹教学资源,满足残疾学生差异性、针对性、实时性全面成长需求,继而落实新时代特殊教育教学目标。

猜你喜欢

残疾分层育人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高中分层走班教学模式探究
有趣的分层现象
雨林的分层
多方联手为残疾青年办实事
他们用“五招”育人
一个倾情帮教的残疾老人
四位老人与一个残疾少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