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见性护理干预对长期住院男性精神分裂症患者自伤行为及NOSIE评分的影响
2020-12-25河南省驻马店市第二人民医院463000郭艳平
河南省驻马店市第二人民医院(463000)郭艳平
精神分裂症主要特征为基本个性改变、精神活动与环境不协调等,患者需终身接受治疗,以促进其行为改善[1]。此外,由于精神分裂症患者行为、情感与思维分裂,常会出现自伤、自杀等不良行为[2]。因此实施有效治疗的同时配合科学护理管理具有重要意义。鉴于此,本研究选取86例长期住院男性精神分裂症患者,探讨预见性护理干预的应用价值。详情报道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86例长期住院男性精神分裂症患者(2017年5月~2019年9月),2017年5月~2018年7月实施常规护理的40例患者为常规组,2018年8月~2019年9月在常规组基础上实施预见性护理干预的46例患者为实验组。实验组:年龄36~62岁,平均(49.78±5.29)岁;常规组:年龄34~64岁,平均(51.33±4.85)岁。两组基本资料均衡可比(P>0.05)。
1.2 方法 常规组予以常规护理,包括加强病房环境管理,定时开窗通风;加强生活能力训练、用药与饮食指导及个人卫生护理管理。实验组基于常规组予以预见性护理干预:①主动评估。入院后对患者精神障碍程度进行评估,通过语言交谈、身体接触观察患者情绪稳定程度及对住院治疗的态度,同时通过入院全面体检观察患者躯体有无外伤,并通过动机访谈加强与家属沟通交流,询问患者是否存在自伤,甚至自杀行为,以便分析患者自伤、自杀行为发生潜在可能性。②认知宣导。主动与患者面对面沟通交流,注意语言亲切、和蔼、温柔。运用同理心,尊重患者与正常人群的不同,并利用案例分享、病友同伴教育模式,缓解患者不安情绪,逐步转变其放弃治疗、自残等行为,提高其治疗积极性。③加强病房巡视。对存在自伤、自杀等高危行为患者实施分离管理,保持病房安静、整洁、温馨,实施24h无间断监视,同时重视玻璃碎片、打火机、剪刀等危险品或利器收检工作,杜绝危险品被带入病房,消除高危因素。
1.3 观察指标 ①统计两组自伤及自杀行为发生率。②以护士用住院患者观察量表(NOSIE)从迟缓、抑郁、精神病表现、激惹、个人整洁、社会兴趣、社会能力7个维度对干预前后进行评估,其中前4个维度为消极因素,得分与行为障碍呈负相关,后3个维度为积极因素,得分与行为障碍呈正相关。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2.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表示、t检验,计数资料用n(%)表示、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自伤及自杀行为发生率 实验组出现1例自伤;常规组出现5例自伤,3例自杀。实验组自伤及自杀行为发生率2.17%(1/46)低于常规组20.00%(8/40)(χ2=5.478,P=0.019)。
2.2 NOSIE评分 两组干预前积极因素、消极因素评分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实验组干预后积极因素评分(79.25±16.40)高于常规组的(68.82±19.03),消极因素评分(13.63±4.64)低于常规组(20.80±5.92)(P<0.05)。
3 讨论
本研究结果显示,实验组自伤及自杀行为发生率2.17%低于常规组20.00%,且干预后积极因素评分高于常规组,消极因素评分低于常规组(P<0.05)。提示预见性护理干预能减轻长期住院男性精神分裂症患者行为障碍,减少自伤及自杀行为。原因考虑为:预见性护理干预通过语言交谈、身体接触、家属沟通及全面检查等了解患者既往有无自伤或自杀行为,及时分析患者发生潜在危险行为可能性,并根据分析结果对高危患者实施分离及无间断管理,能一定程度预防自伤及自杀行为,同时,运用同理心,尊重患者的不同,保证其治疗积极性,并通过案例分享、病友同伴教育模式,减轻患者消极情绪,有助于逐步转变错误认知及不良行为。此外,重视危险物品收检工作,有助于消除高危因素,降低自残及自杀行为发生风险。
综上可知,预见性护理干预应用于长期住院男性精神分裂症患者,能减轻行为障碍,降低自伤及自杀发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