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朝医在抗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中的复兴与展望
2020-12-25冯祯祺崔昊震
冯祯祺,崔昊震
(延边大学医学院,吉林 延吉)
0 引言
自2019 年12 月在我国湖北武汉地区爆发了一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简称新冠肺炎)疫情以来,全国各地迅速采取防控疫情措施,共筑防疫抗疫战线。国家召集医疗专家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的方式来抗击疫情,中医工作者纷纷投入其中。中医学传承至今,其发展虽曾遭遇过许多波折和坎坷,但随着社会发展和人民健康的需求日益增进,中西医并重已然成为中国特色医疗事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和主要途径。尤其是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期间,中医医务人员不仅日夜奋战在医疗第一线,为祖国抗疫事业作出了巨大贡献,还临危受命参加支援国外的医疗救护工作,为祖国争得荣誉,为中医复兴之路奠定基础。
1 中医传承历史悠久,波澜壮阔
中医起源可追溯到原始社会,其理论体系在春秋战国时期已然基本形成,《黄帝内经》、《伤寒杂病论》、《难经》、《神农本草经》等中医经典著作相继诞生,如砭石、针刺、汤药、艾灸等治疗方法的多样性和整体观、经络学、藏象学、病因病机学、养生和预防医学等特色理论为中医学发展奠定了基础,并发挥着深远影响。
中医不仅在内科杂病方面有如此贡献,更是在大面积传播疾病(温疫)的疾控方面也作出了贡献。由于古代自然环境复杂和社会生活水平低下等原因,时常发生温疫。古代医家根据温疫发生的病因病机不同,分为了非时说、运气说、乖戾说、六淫说、邪毒说等不同的学说[1]。在当时医疗水平有限的情况下,中医用自己特有的方式驱除疾病,保卫着百姓健康。古代治疫防治方法多样,在预防方法上有内服、外敷、烟熏、悬挂、沐浴等,在治疗上主要是强调辨证论治[2]。
随着历史发展和西方医学大量涌入中国,中医发展受到质疑和压迫。特别是洋务运动兴起后,西医学大规模进入中国,使人们对中医的可靠性和真实性产生怀疑。19 世纪后,西方近现代医学在冲击中医观念的同时,中医界内部也开始出现对中医自身传统理论体质的质疑,中医指导思想“阴阳五行”学说被斥为陈腐玄虚的封建糟粕[3,4]。 而且西医界借助于西化意识形态氛围,以“新”与“旧”、“进步”与“落后”、“科学”与“愚昧”等对立性话语对中医进行大肆批判,使中医陷入失去时代精神支持的困窘境地[5]。清末国学大师俞樾发表了《废医论》,又相继发表了《医学说》,提出“医可废,药不可废”。民国时期,废止中医成为了当时“中西文化之争”社会思潮的一部分,在政界和思想界都争论不休。在这种种原因之下,中医不可避免地步入了衰落的历史阶段。
新中国成立之后,中医发展受到政府和社会的重视和关注,出台了许多关于中医的政策。1982 年,“发展现代医药和我国传统医药”被写入《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为中医药事业发展提供了法律依据[6]。并在全国各省份均设立中医教育机构及其附属医院,鼓励中医药事业的发展。
2 中医复兴已成现实,指日可待
2003 年“非典”在中国爆发,由于疫情发生突然,病毒传播迅速,全国陷入恐慌。中医毅然投入抗非典战斗中,取得了显著的疗效。2003 年发表的《中国中医药报》报道了卫生部中日友好医院临床观察结果,单纯中医药治疗非典效果好,中药有退热快、不反复、缓解症状等特点,在早期干预疾病发展过程中对减轻肺损害有一定作用。治疗期间,病情稳定[7]。中医专家认为中医药治疗非典的优势可体现在中医药理论与实践在治疗中的重要作用;早期干预,阻断病情发展;明显减轻临床症状;缩短病程,提高疗效等方面[8]。中医药治疗非典的良好效果受到了WHO 的认可,并认为“中医治疗经验值得研究和学习”,“如果这种经验能上升至常规治疗层面,那对世界其他地方防治非典将会有非常大的帮助。”[9]
2019 年12 月爆发的新冠肺炎疫情,中医依然在其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中医专家们通过对新冠肺炎病因病机的分析而运用不同的治疗原则,陈瑞等[10]认为新冠肺炎的核心病机为湿、热、毒、瘀、虚,以辟秽解毒为治疗原则。赵明芬[11]认为该疾病属“风温”,应遵循辨证论治,健脾除湿,芳香化浊,通络活血。刘子瑄等[12]认为应以扶正祛邪为治疗原则。不同的治疗原则运用的中药方剂也不尽相同,但治疗效果都甚佳。由中医研究团队研制出的“清肺排毒汤”在治疗中至关重要,此方有散寒祛湿、清热化浊、解毒祛邪等功效,现代药理研究也证实有抗炎、抗病毒、调节免疫的功能,临床观察效果良好。范梦月等研究藿朴夏苓汤具有化湿解毒、宣肺透邪的作用,可用于治疗早期新冠肺炎湿邪郁肺患者。施春阳等研究金叶败毒颗粒具有抗病毒、抗菌、抗内毒素、解热、抗炎、调节免疫的作用,可用于治疗新冠肺炎。目前,中医工作者们依然在夜以继日地研究药物来救治更多的病人,国家也在大力支持中药的研发和增加中医的研制力度。这两次疫情的救治情况表明中医将会渐渐复兴起来,它会越来越得到中国人民的重视,乃至世界人民的认可,终究会在医疗界中拥有自己的一席之地。
目前,新冠肺炎已经发展为世界性的传染疾病,多个国家疫情都较为严重,中国运用中医药治疗成功的经验,在西医学界反响很大,对中医刮目相看,并出使了多个国家进行经验交流。德国病毒学家因德里希·奇纳特尔道,武汉建议使用中药是有道理的,应与西药结合使用,中医疗法可以防止病毒吸附细胞、病毒复制等。中医凭借着自身实力打开了国门,正逐步走向世界。
3 朝医诊疗特色显著,发展可期
朝医学是祖国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在中国朝鲜族固有的传统文化基础上吸收中医药理论,结合本民族防治疾病的实践经验而形成发展起来的传统医学体系。四象体质诊疗是朝医学的特色,根据禀赋及体质偏颇所致的人体自身的形体特征、性情、易感证的不同,朝医将人群划分为太少阴阳之四象人,再根据具体体质归类进行相应的诊疗与用药。在经历漫长岁月的探索与研究后,朝医学家们得出了共识,即先辨象,后辨证,辨象与辨证相结合是朝医诊疗的特色及优势。朝医学虽源自朝鲜半岛,但在我国东北地区扎根、发展,明显有别于朝鲜半岛的韩医学和高丽医学,在其理论体系中不仅融入了易学思想,还以人与自然、社会之间关系的“天、人、性、命”整体观为主要医学思想,并在临床诊疗强调先进行人体的“体质辨象”,并推崇“体质一生不变论”,实施“辨象—辨病—辨证”相结合的特色诊疗模式;根据四象人体质不同,施以“药乃局限于人”“按象用药” “药不可混象”的用药原则;依据“四维之四象”理论即注重疾病治疗,更重视四象人“易感病”的预防与养生保健等。
朝医药在国家和地方政府的持续扶持和帮助下得到了快速发展。中国朝鲜族是国内15 个人口逾百万的少数民族之一,主要集中在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内,并散杂居于东北地区、山东半岛、长江三角及京津冀等广大区域。作为朝鲜族人口最集聚的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地方政府通过颁布《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发展朝医药条例》,将朝医医疗网建设纳入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建立健全朝医医疗保障体系,还要求延边州内八个市县的二级甲等以上的综合性医院和中医医院内设置朝医科室,以拓宽朝医临床诊疗的覆盖范围和影响力。此外,开展多渠道的校企合作项目,由地方政府牵头,形成医院—学校—企业“三位一体化”发展模式,不仅推动地方医疗事业与健康养生产业的蓬勃发展,还着力开发长白山天然药用资源提供有力的人才队伍和平台保障。
4 小结
朝医药是中医学的分支之一,亦是中华民族的瑰宝和珍贵的历史遗产。在悠久的历史长河中,虽然都曾遭遇过不少挫折和阻扰,但依然顽强不息地谋求发展和壮大。尤其是国家“十三五”发展规划将中医药成为重要国家战略的大好形势下,中医药事业迎来了史无前例的飞速发展时期。经过此次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中医药又一次得到了国家、社会和广大人民群众的认可和赞许,中医药发展已然成为祖国医疗卫生事业蓬勃发展的重要保障和坚实基础。朝医药发展必然也离不开中医,随着祖国医学发展的不断深化和推进,朝医亦将迎来更广阔、更美好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