践行群众路线的“畜禽卫士”
——记“全国十佳农技推广标兵”李荣正
2020-12-25
李荣正是一名在大山深处畜牧兽医战线上奋战了34个春秋的老战士。34年来,他骑坏了4辆自行车,5辆摩托车,行程80余万公里,练就了1小时为2 400多只雏鸭打防疫针、30分钟之内完成肠坏死切除再重新接好的“外科”手术等诸多本领;他坚定理想与信念,坚守作为一名共产党人的本色,用青春和汗水谱写了一名乡村兽医的奉献乐章:34年来,莒口镇未发生过一起重大动物疫情;他倡导科学养殖,大胆实施南江黄羊改良,预计每头羊可为农民增收200元,带领群众脱贫致富……
近年来,李荣正先后获得“全国十佳农技推广标兵”、“全国最美农技员”、“全国农业先进工作者”等二十余项荣誉称号。他所在的兽医站多次被上级部门授予“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
在南平市建阳区莒口、麻沙、书坊一带,提起“李荣正”这个名字,乡亲们没有不知道的。理着平头,个子不高、精瘦的李荣正,一身迷彩服、一辆摩托车、一个斑驳的棕色皮药箱,时常穿行在闽北的山乡僻壤,维护着千万养殖户的利益。他18岁在校实习时,就因为救了11头在田里吃草中毒的水牛而轰动莒口。
从1985年毕业起,他背起药箱,骑上自行车,走遍了莒口镇所有养殖户。李家的鸭子日龄达到10天,该打疫苗了;张家的母猪今天会产仔,一定要过去看看;全镇鸡鸭存栏50万只、猪存栏2万多头、南江黄羊存栏3 000多头……讲到畜禽的知识,李荣正如数家珍,非常熟悉。
今年52岁的李荣正,出生在莒口镇东山村浑头林自然村。他永远忘不了读小学四年级时,全家人赖以生存的母猪,因误食农药,口吐白沫死去,母亲悲恸不已的场景,深深地烙印在他童年的记忆里,初中毕业,他考入莒口职业高中,毅然选择了畜牧兽医专业,在两年时间里不仅将学校课程全部学完,还自学完成了大学三年的专业课程。一方面是对专业知识的渴求,一方面是对精准实践的探索,为弄清一种药品的毒性,他从毕业后第一个月工资所得的15元中取出10元买回一头20多斤的小猪,结合书本知识,自行研究药品的毒理、治疗效果和生猪的内部生理构造。
2008年,福建综合频道和中央电视台7频道《金土地》栏目组,曾慕名来到莒口镇采访,记者和李荣正一起走村入户,防疫打针、治疗、人工授精和消毒,真实记录了他一天的辛苦工作。镜头记录了他在一个小时内给2 400只雏鸭打完防疫针的全过程。娴熟的手法,负责的态度,和养殖户水乳交融的关系,让现场的记者叹服不已。
李荣正长年与各种畜禽打交道,工作环境差,却乐此不疲,他不但是畜牧兽医技术的指导者,同时还是畜禽养殖技术的“播种人”。他认真推广新品种、新技术应用,因地制宜地结合当地畜牧业生产实际情况,先后从外地引进太湖母猪、江山白鹅、伊普吕兔、内外三元母猪、杜洛克长白、大约克种猪、南江黄羊等优良品种。
2000年10月,为改良当地生长缓慢的土杂羊,李荣正三度前往四川南江,当时没有高速路,人车都在山脊背上走,路面结冰,他为车轮装上防滑链,四天三夜小心翼翼地将南江黄羊护送到莒口,并成立了南江黄羊繁育中心。改良了本地土种山羊3 500头。
经改良的南江黄羊生长速度快,屠宰率高,肉质鲜嫩,经济效益高,已经在建阳全区大范围推广,目前在全区10余个乡镇中养殖量达到10 000多头,成为建阳区主要饲养品种。
为了帮助更多的农民致富,李荣正经常组织各种技术培训班,如畜牧兽医、畜禽防疫检疫及疾病防治、中草药制剂等,从养殖技术、饲料、防疫上提供一条龙服务,减少了当地农民发展畜禽养殖的后顾之忧。
心怀感恩,情系群众,是深受村民信赖的“人民公仆”。李荣正最大的心愿,是看到乡亲们通过双手养殖致富。农户只要一个电话,他都能保证24小时随叫随到及时出诊,工作没有日夜、没有晴雨,无论刮风下雨下雪,还是天寒地冻。
难怪猪场负责人翁世华逢人便说:“多亏了老李,才使我场养猪业红红火火!”2016年11月的一天,天气寒冷,已是夜晚10点多钟,李潘珍家母猪难产,求李站长帮忙。劳累一天的老李不顾疲劳,立即赶到现场。经过紧张的剖腹产手术,一直忙到凌晨3点,顺利保住了价值5 000余元的大母猪和一窝猪仔。不辞辛苦,有求必应,像这样的事例在老李身上不胜枚举。
李荣正身在基层,甘于平淡,用心服务养殖户,外地的养殖户有人出年薪10万元的高价,还让他入股的优惠条件,聘请李荣正担任技术指导,他舍不得这儿的养殖户,婉言谢绝了。他常说:“我能有今天的技术,得益于大家对我的帮助,我一直心怀感恩,也带着这颗感恩的心来回报社会。只要乡亲们有需要,我会尽己所能第一时间赶到现场处置,能帮养殖户排难解忧是我最大的欣慰。”李荣正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他用一名共产党员34年的实际行动,践行着“群众路线”的不悔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