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儿童立场下小学作文教学的策略

2020-12-25

教师博览 2020年12期
关键词:天性习作儿童

钱 瑾

(张家港市万红小学,江苏苏州 215600)

作文是一个衡量学生语文能力的重要指标,是学生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那么,语文教师应该如何教作文?江苏省教育科学研究所原所长成尚荣先生的《儿童立场:教育从这儿出发》给了语文教师启示:“儿童的发展是现代教育核心价值的定位,儿童立场应是现代教育的立场。”只要顺应儿童的天性,一切从儿童的立场出发,作文教学就一定能水到渠成。

一、从儿童兴趣出发,激发写作的内驱

“儿童立场”告诉我们:学习的主体是学生,学生需要什么,教师就应该给学生什么;学生想写什么,教师就应该让他们写什么。作文教学应一切从学生的兴趣出发。

(一)淡化习作要求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课标》)提出了习作教学的阶段目标:一、二年级是“写话”,重点是“对写话有兴趣,写自己想说的话”;三、四年级是“习作”,重点是“乐于书面表达”“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见闻、感受和想象”;五、六年级也是“习作”,重点是“能写简单的记实习作和想象习作”“能写常见的应用文”。显然,这样的目标设计强调了学生的习作兴趣,淡化了习作的硬性要求。

例如,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的第一篇习作《猜猜他是谁》,编者并没有刻意地告诉学生“我们要开始写作了”,而是用一个喜闻乐见的方式把学生带入“写一写、猜一猜”的游戏情境中:选择一个同学,用几句话或一段话写一写他,不能在文中出现他的名字,但是要让别人读了你写的内容,能猜出你写的是谁。根据这样的提示,学生们“你写我猜”,而为了让同学猜出自己写的是谁,自然而然地,他就要把这位同学的一两个特点写清楚。这样的作文,让学生一开始就消除了对作文的陌生感,从而对习作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二)创新表达形式

《课标》特别重视鼓励自由表达,注重在写作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创新也是激发学生写作兴趣的重要因素。现行的灵活多变的教材常常给学生惊喜,让学生在尝试中写作、在惊喜中写作,其写作的灵感被不断地激发,写作的热情被不断地点燃。

例如,教材中有这样的习作题:要求同学们先仔细观察图画,在图中填几种动物(画或贴都行),天上、水中、地上都可以填,然后给整幅画涂上颜色,再把它写成一篇有趣的作文。这样的作文形式有很强的趣味性和挑战性,学生经历了一个“画、涂、写”的过程,作文就如一个有趣的游戏,孩子们乐此不疲,从而对写作产生兴趣。

二、从儿童主体出发,顺应自由的天性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儿童就其天性来讲,是富有探索精神的探索者,是世界的发现者。”自由和探索是儿童的天性和本义,教育就应该顺应这种天性,坚守这一本义,引导并促进他们进一步去探索和发现。

(一)让学生自主感悟习作要求

“自主感悟”指学生通过学习范文,自主讨论、归纳提炼出相关的写作要求。三年级以上的小学语文教材给学生提供了一篇篇行款规范的小学生作文,用的是孩子的口吻,写的是孩子的生活,说的是孩子的语言,表达的也是孩子的情感。

如三年级的习作《写日记》,一开始就是这样两句话:你写过日记吗?读读下面的日记,说说你有什么发现。随后,要求和同学交流:写日记有什么好处?日记里可以写些什么?日记的格式是怎样的?这样的习作要求打破了教师把习作要求直白地告诉学生的陈规,让学生自读自悟,明确习作的要求。这种习作要求是发现式的,它最直接、具体,也最易迁移。

(二)让学生自主选择习作内容

很多时候,学生不是不会写,而是不知道写什么,因为学生的作文内容被设置了太多的条条框框。因此,作文教学要开放学生写作的内容,给学生自主选择的空间。开放、自由的习作内容可以让儿童的天性自由地生长。

如五年级上册的习作《介绍一种事物》:要求学生选择一种了解并感兴趣的事物介绍给别人,并给学生提供了相关的提示和题目,有与动物有关的、与植物有关的、与物品有关的、与美食有关的,还可以是其他内容。这样的题目充分尊重了学生个体的差异性,学生的选择空间很大。只要是学生喜欢的,写什么都行;只有学生喜欢的,他们才会去仔细观察、用心感受,写出真情实感。

三、从儿童情感出发,尊重独特的个体

《课标》倡导“学生是独特的人”。因此,在习作教学中从儿童情感出发,尊重每一个独特的个体也是至关重要的。

(一)改变习作要求的表述

现行教材中的习作要求大多以商量、对话式的句式出现。例如:生活中有哪些现象或问题引起了你的关注?你对这些现象有什么想法?又如:你平时喜欢玩什么?哪次玩得特别开心、印象特别深刻?再如,五年级下册习作《他 了》:生活中,谁陶醉、生气、伤心……的样子让你印象深刻?把题目补充完整,回想一下,当时发生了什么?事情的前因后果是什么?把这件事写下来。这些要求充分体现了对学生的尊重,既尊重了他们作为一个独立人的存在,也尊重了他们独特的体验。在这样的心理环境下,学生更乐意去完成习作。

(二)改变习作指导的方式

一直以来,教师常常对学生的写作技巧进行详尽的指导,唯恐漏了什么没有告诉学生。经过教师滔滔不绝的指导后,学生在动笔时已是兴味索然了。而今,教师需要把更多的指导时间让出来,让学生去动手实践。如笔者要求学生写一个童话故事:学生可以选择家中的任意几种玩具,摆一摆、玩一玩,发挥想象,创作一个童话。毋庸置疑,这种习作的对象是开放的,内容也是开放的。习作那天,孩子们把自己精心挑选的1~3 种玩具带到班上,笔者给了他们充足的时间,随便他们怎么摆弄玩耍,让他们度过了一个快乐的“玩具节”。之后,他们静下心来展开丰富的想象,创编出一个个只有孩子的思维才能想象出来的故事。

四、从儿童生活出发,焕发生命的活力

家庭生活、校园生活、社会生活是学生丰富多彩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作文教学只有融入生活,走向实践性,才能真正焕发出活力。

(一)走进生活,积累素材

著名儿童文学作家周锐给他的小书迷讲过《小猪和十二只蚊子》的创作故事,故事的来源就是自己“被蚊子咬”。其实,生活中有很多素材:传统节日的庆祝,学校举办的活动,学生平时和小伙伴发生的有哭有笑的故事,学生被爸妈疼爱、打骂的情景等。作文教学时,教师可以安排一个“放电影”的环节,让学生闭上眼睛,把经历过的事情在自己头脑中“放映”。观看这一幕幕生动的“画面”,学生自然就知道写什么了。作文不是闭门造车,更不是无中生有。基于儿童生活实际的习作,才是有血有肉的作文。

(二)课前准备,有的放矢

作文不仅是课堂上的事,教师应该在课前做好充分的准备,如收集相关的素材。六年级下册有一篇习作就是让学生找一个感兴趣的话题,在同学中做一些调查,再将统计过程与结果写下来,然后谈谈自己的感受。这样的习作要求真正让学生走进生活,与生活有效地对接起来。有的学生调查同学零花钱的使用情况,有的学生调查同学双休日兴趣小组的活动情况,有的学生调查同学使用手机的情况等。学生调查的内容都是自己感兴趣的,他们在调查的基础上对相关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并产生了一些思考。这样的习作教学让学生走出课堂、走进生活,是学生喜闻乐见的。

猜你喜欢

天性习作儿童
尊重天性 顺势而为——读《培养孩子从画画开始》有感
留守儿童
六一儿童
习作展示
或许,只因为天性
“六·一”——我们过年啦!
捏脊治疗儿童营养不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