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情藏沃土 青春守初心
——记“201 9年度全国十佳农技推广标兵”王敏
2020-12-25王璐
王 璐
在乡村振兴大潮中,为了让家乡父老乡亲种地更轻松、生活更幸福的美好梦想照进现实,从退伍军人到基层农技推广标兵,一个钢铁汉子用25年最美的青春扎根基层,快乐坚守,换来了农民满意的无上荣光。他,就是安徽省宿州市埇桥区第一农机化技术推广站站长王敏。
20多年来,王敏深情藏沃土,默默奉献在农机推广第一线,用7年时间把埇桥区第一农机技术推广站打造成为拥有各类试验、示范机械62台套,总价值近400万元,能够独立完成各类农机化技术试验示范的全省优秀基层站所。王敏投身扶贫工作,兼任宿州市埇桥区大泽乡镇扶贫工作队专干,两年时间使全村从原来270户贫困户、贫困人口778人、贫困人口发生率14.5%,降至贫困户17户、贫困人口48人、贫困人口发生率0.8%,他用青春和汗水谱写了一曲“为民服务,助农增收”的壮美赞歌。
打铁还需自身硬。到农机部门工作,他深知自己专业不对口,缺乏专业知识。为此,在日常工作学习中,他自觉学在前、走在前,以积极、求实、创新、奉献的精神,刻苦钻研业务知识,努力提高业务素质,扎实做好本职工作。王敏还定期组织全体职工坚持向实践学习,组织技术人员现场学习旋耕施肥播种、玉米联合收获、秸秆粉碎还田等机械化技术演示。通过学习,不仅提高了全站人员技术素质和服务本领,掌握了农机化新技术新机具在实际应用中的第一手资料,还为农机化技术在实际生产中示范、推广奠定了基础。
“梦想都是奋斗出来的。要想靠奋斗实现梦想,就得有奋斗的本领。”王敏说,农业技术是个硬碰硬的活儿,在指导群众实际生产过程中,每个技术人员都必须参与生产实践,必须现场解决各种技术难题,这就需要农技人员不但要具备丰富的理论知识,而且还要掌握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否则就会在生产实践中“摔跟头”。自打走上农机岗位后,王敏就潜心学习农业和农机知识,向书本学、向农业专家学、向农机技术人员学。特别是2012年王敏被任命为埇桥区第一农机技术推广站站长后,学习就成了他每天的必修课,坚持边学边干、边干边学,积累了经验,增长了才干。如今,他已成为宿州市小有名气的农机农艺“土专家”。
创新服务解难题。多年来,王敏依托各类农机化发展项目,搭建科技创新平台,鼓励技术人员开展小发明、小创造活动,而且所有职工轮流当老师。他经常组织技术人员现场学习各种机械化技术演示,不断提高全站人员技术素质和服务本领,为农机化技术在实际推广应用中打下坚实基础。
科技服务孺子牛。20多年来,王敏用青春和热血追逐梦想,用智慧和汗水执着奉献。为有效拓展新技术和新机具推广途径,他按照“农机人员直接到户、指导服务直接到田、技术要领直接到人”的推广模式,在全区选择一批生产技术较好、科技文化素质较高的农户,组织农机科技人员长期定向帮扶。遴选出990户作为科技示范户,在26个乡镇、163个村派驻了99名农机科技指导员;组建了由推广、培训、安全监理、技术检测调试人员参加的农机科技入户工作专家组,针对农民技术需求,开展“一户一策”技术指导和服务,构建了“专家组+技术指导员+农机科技示范户+辐射带动农户”的农机化科技成果转化应用快捷通道。在他的带领下,农机技术指导员进村入户累计达3万多人次,辐射带动周边更多农机户,使农机新技术、新机具得到普遍应用。
平凡岗位展风采。7 300多个日子,王敏用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用军人的作风带领团队,为农机化事业奉献青春和汗水。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如今,王敏和他的团队像犁铧一样,在农村广袤的大地里默默耕耘、不断探索,在希望的田野上谱写着一曲曲丰收赞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