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议论文写作中论点与论据如何有效勾连

2020-12-25策划执行

新作文(高中版) 2020年11期
关键词:尊师同情论据

@策划/ 执行/

问:在议论文写作中,我老是习惯于把观点与材料混杂在一起,表面上看是观点鲜明,材料丰富,实质上是两张皮,论点和论据之间互相脱离,两者之间缺乏必要的联系桥梁。如何避免这种情况?

答:可以通过搭建以下几种语言支架,让文章精准而深刻。

1.搭建“究其原因(根源)”类词语支架,追根溯源,因果分析。

在行文过程中,要学会用好“原因在于”“究其原因”“是因为”之类的原因词语,拎起议论说理的原因分析、溯源探究。例如有篇作文要求针对社交媒体几乎都是正能量满满的“点赞派”发表看法。看法无非是支持“点赞派”和反对“点赞派”两种。这时,可以用“究其根源”词语拎起深入分析:

之所以反对“点赞”,是因为在漫天飞舞的点赞图标中,海量点赞本质上已固化为一种习惯性动作,“点赞”功能退化成了“已读”功能;点赞不再是发自内心的赞许,更多的是源于一种情面上的认可,或是礼节上的表态,甚至是源于盲目的从众心态。泡沫化的点赞已将点赞沦为了一种廉价的社交工具,沦为了巩固世俗人情的工具,沦为了奉承与迎合的工具。

2.搭建“反观当下”类词语支架,联系社会现实,进行针对性分析

在写作中,论述如果转入阐述现状,常见的切入语就是“反观当下”,或者变化为“拎清现实”“让我们看看现实吧”。

3.搭建“诚然”“固然”“当然”类词语支架,进行辩证分析。

围绕论点摆出某些观点(或论据)以后,既承认肯定其正确的一面,又辩证分析其不合理不恰当的一面,通过对比衬托,进一步明确自己的观点。这是对前面所述内容的审视拷问和拨转反证。

4.搭建“对于……(来说)”类词语支架,从不同角度展开论证。

深入论述一个问题,往往要考虑到问题涉及的诸多方面,我们借助“对于……(来说)”的句式,就可以进行多方面论述,增强论述的全面性和辩证性。

例如,以“尊师面面观”为题来论述,运用“对于学生……真正的尊师,是万分尊重老师的劳动”“对于家长……真正的尊师,是密切配合老师培育人才”“对于社会……真正的尊师是鼎力协助老师办好教育”这样的句式,可以全面地有层次地清楚地展开论述。

5.搭建“不是……而是……”类词语支架,阐述对概念的深入认识。

运用“不是……而是……”的句式支架,分析需要阐发的话题概念与其他概念的不同之处,通过破除常人的、常见的、常态的认识和观念,让读者在出人意料的破立语言中,获得深刻的启示。

例如:

同情不是居高临下的恩赐,不是装模作样的慈悲,而是人与人之间一种和谐的连接,同情者与被同情者之间同等的情感流动……同情不是一种荣誉,一种交换,而是一种与功利全然无关的情感享受,不可为求名而施与,因为只有达到主客相投、物我两忘,才能达到善行的顶峰。

这里运用“不是……而是……”的句式,把“同情”与一系列容易混淆的概念进行辨析比较,表达了对“同情”这种美德的深刻认识。

猜你喜欢

尊师同情论据
争做少年好榜样
她的委屈,没有同情分
恰当使用论据
恰当使用论据
教师节品味尊师联
不该有的同情
用好论据“四字诀”:准、新、精、美
那些理财被骗的人,有多少真正值得同情?
同情
尊师重教问题的浅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