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张炜作品国际学术研讨会暨第二届中国文学国际传播上海交大论坛综述

2020-12-25赵思琪

关键词:张炜文学文化

赵思琪

(上海交通大学外国语学院,上海 200240)

上海交通大学以服务中国文化“走出去”的国家战略为宗旨,秉承“学科融通、文化传承、中西互鉴”的学术理念,一直致力于推动中国文学国际传播的有益尝试。继2018年首届中国文学国际传播上海交大论坛取得丰硕成果后,2019年9月13日至15日,由上海交通大学外国语学院多元文化与比较文学研究中心主办的“张炜作品国际学术研讨会暨第二届中国文学国际传播上海交大论坛”在上海交大徐汇校区成功举办。会议以嘉宾主旨发言、圆桌讨论、嘉宾对话三种形式展开学术交流。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复旦大学、南京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美国西肯塔基大学、日本一桥大学、韩国仁荷大学等国内外科研机构和高等院校的四十多位中外文学界专家、译者济济一堂,共襄盛举。与“文汇讲堂”携手举办的“心灵世界的多维解读”嘉宾对话会,吸引了300余名听众参加。上海交通大学党委副书记周承、文科处处长吴建南致开幕词。上海交通大学外国语学院副院长、多元文化与比较文学研究中心主任彭青龙主持了论坛与对话会。中国作协副主席、茅盾文学奖得主张炜亲临论坛,分享了他四十载勤勉笔耕的创作理念与时代感悟。会议围绕张炜作品的文学创作艺术与人文内涵、中国当代文学的外译、传播与接受等议题展开探讨,引起了学界、译界、媒体及社会的广泛关注。

文学是沟通人类心灵的桥梁,也是文化价值观的重要表征。中国文学的国际传播是中国文化“走出去”国家战略的重要方面,也是推动中国文化软实力建设的重要途径。通过发掘和研究中国文学的人文内涵与世界价值、翻译和传播中国文学经典、在海外主流刊物上发表推介中国文学的文章,有助于消除文化隔膜,增进理解和信任,这需要中外文学界的专家学者、国内外翻译家的共同努力。会议希望通过跨国界、跨学科、跨语言的研讨交流,推动中文界与外语界联合、联手、联动,团结协作共助中国文学国际传播。

张炜作品的文学创作艺术与人文内涵

文学作品是时代的产物,带有民族精神与地域文化的烙印。好的文学作品能够扣响时代之弦,让乐音在时间与空间的维度上不断传播,超越年代与地域的局限,引起不同读者心弦的共鸣。作为中国当代文坛的标志性人物,张炜为国内外读者奉献了《古船》《九月寓言》《你在高原》《独药师》《艾约堡秘史》等十余部优秀的长篇文学作品,共计1 800余万字。自1993年来,其作品被翻译成20多种语言,在世界范围内流通。张炜笔下充满诗意的文字,彰显了他对历史记忆、文化传统和时代现实的理性思考,表现了其独特的文学创作思想和艺术风格。

稳定、独特的文学风格是一个作家创作艺术渐趋成熟的标志。在宏观层面把握张炜文学作品的风格是本次研讨会的首个关注重点。中国社科院外国文学研究所所长陈众议研究员在“风格——评张炜最新小说”的主题发言中指出,张炜与其同时代作家的不同之处在于,他是理性的外国文学读者,在语言、结构上没有被“洋化”,始终坚定守护中国文学语言传统的“纯正性”,堪称中国文学传统最清醒的守望者,其风格可用一个“正”字来概括。他又强调,张炜的作品貌似传统,却超越传统,充满了应时应事之宜,内容与形式、机巧与风格水乳交融,是创造性继承、创新性发展。复旦大学中文系陈思和教授就风格议题发表了不同见解。他认为张炜作品风格的独特性体现在其作品熔抒情性、自然性与民间性为一炉,透露着一种“野”劲,非“正”所能涵盖。他认为张炜的“野”体现在抒情诗一般的语言背后有宏大的自然观以及独特的民间性来支撑。两位中外文学界的大家就风格的争鸣展现了各自的学术风采与学术智慧,为会议营造了良好的学术交流氛围。事实上,对中华文化传统的“守正”并不与自然性和民间性的表达相排斥,“正”与“野”看似对立,又有内在联系,这恰恰体现了张炜叙事作品的内在张力和丰富内涵。

在探讨张炜文学风格的基础上,与会学者进一步分析了张炜作品中的文体特征及叙事艺术。华东师范大学金雯教授从文体视角分析张炜作品的语言特征,回应了陈众议研究员的观点,认为张炜创新性地继承了中国叙事传统。她提出张炜作品中突出的抒情性可以理解为一种“散文化”特色,所谓“散文化”,就是将作者的态度、思索和语气赋予其笔下的人物,用一种精神旨归统领整部作品。通过对《九月寓言》的文本分析,金雯指出张炜在借鉴、吸纳西方小说叙事长处的同时,也延续了中国“散文化”小说的脉络,创新性地融合了中西叙事手法,但与莫言等作家迎合西方范式不同,张炜始终坚韧地守护中国叙事传统。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副所长程巍研究员聚焦张炜文学创作中的“消极感受力”,认为张炜从当下充满强大的政治意志、启蒙意志与个人意志的时代现实中抽身,用不疾不徐的叙事节奏构建了一个消融二元对立的消极自由世界,将古今历史、万事万物从被囚禁的状态中释放了出来。上海交通大学尚必武教授以《古船》中洼狸镇百年来的众生百态与历时变迁为例,分析了张炜小说中所表现出的事件性和“去事件化”之间的叙事张力。他认为一方面,小说固然以对土地改革、文化大革命、集体公社等的书写在历时轴线上凸显、强化作品的事件性;另一方面,作品又暗暗诉诸了齐泽克所言的“去事件化”的写作策略,让轰轰烈烈的事件归于平静。这种叙事暗流背后的动因是一己私欲与利他性理想的角逐,这例证了张炜艺术创作的“守正”思想。

张炜坚定地拥抱传统与时代,但对写作潮流始终保持审慎的态度,坚持将个人作品扎根于历史与土地。复旦大学郜元宝教授称张炜所著卷帙浩繁,但万变不离其宗,他的作品始终扎根于时代现实,将古典与现代、东方与西方联系起来,让千年的中国文化传统在文脉中流动。苏州大学王尧教授称张炜是“错位中的先锋”,认为其思想和创作与现实构成了一种错位的关系,他不在潮流之中,或率先,或滞后,张炜没有利用某种意识形态去诠释,也没有被某种现实主义的潮流所干扰,他的作品却因此具有了先锋意义。“错位中的先锋”一语中的,道明了张炜与潮流的关系,引起了中外文学界多位学者的共鸣。吉林大学张丛皞教授以《独药师》和《白雪乌鸦》为例,分析了张炜历史小说的独特性。他认为张炜的历史小说没有顺应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潮流对历史进行虚化处理,而是极力抗拒秉持正史和虚化历史的两级倾向,挖掘和尊重原型历史,以史融诗,以诗证史,并深切观照时代命题,积极融入理性的中西文化发展的文明史观,渗透着人类价值共同体的基本理念,开拓了历史小说创作新维度。

张炜作品中的人文关怀虽植根于中国大地,却跨越了地域与文化的局限,引起海外读者的共鸣,因此极具世界价值。上海交通大学何言宏教授认为《古船》具有“历史先知”般的杰出与卓越。在上世纪80年代的历史语境下,张炜展现了与60、70年代国际主义的人文关切不同的“世界人文的中国思考”,这在大地、历史、文化、政治和人性等基本主题,以及人物型构、叙事艺术和语言策略上,均有深刻的体现。上海外国语大学周敏教授探讨了《古船》对乡村共同体想象建设的意义。她指出,与埃斯波西托的通过“免疫和移植”的生命政治策略来保存共同体的设想不同,《古船》依赖于个体和个体的伦理道德,这反映了将乡村共同体依托于个体对共同体的回赠之上的愿景。她认为独具中国特色的乡村共同体想象成为了《古船》至今意义非凡的重要原因之一。韩国仁荷大学洪廷善教授以儿童文学《寻找鱼王》为例,指出其背景、人物、叙事方式虽均与韩国民间儿童文学不同,但字里行间透露出的“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思想观念对韩国读者而言是亲切又熟悉的,因此受到读者的欢迎。

中国当代文学的外译、传播与接受

中国文学走向世界的过程包括创作、翻译、传播、接受等多个环节,环环相扣,紧密相连。正如上海外国语大学宋炳辉教授所言,中国当代文学本身的内在价值,即文学作品的审美价值和在内容和形式上的创造性,是在世界范围内获得广泛关注和肯定的前提;同时,要意识到中国当代文学从翻译、传播、接受,再到产生广泛的影响是一个长时段的跨文化对话过程。

相较于其他的文艺形式,文学的特殊性在于其内涵经过了语言文化的编码,在不同的文化语境中,需要通过翻译进行解码和再编码,因此翻译是文学国际传播的基础。如何看待作家与译者的关系、如何评判译文的质量成为了翻译研究的重要问题。日本一桥大学汉学家坂井洋史教授作为《九月寓言》日译本的译者,提出作者和译者之间要建立一种对话的关系,这样的对话可以使阅读和理解更加深刻,并提高翻译的精确度和忠实度。他回忆了在翻译工作中与张炜书信往来的细节,并阐述了作者的意见与建议对于翻译工作的重要性。例如,在如何处理《九月寓言》中方言、土语等具有强烈地方色彩的语言问题上,张炜建议用日本某一地区的方言翻译书中胶东半岛的方言,这为他的翻译工作带来了有益启发。广东外语外贸大学褚东伟教授结合自身翻译张炜作品的经验,指出翻译家的创造力应体现在对原著纹理脉络的把握和对文本细节的重建上。翻译家应该尽一切可能贴近原作、以一种可以被接受的方式细致入微地再建原文的肌理,使译文像原文一样遵循着同样的脉络、以同样的节奏自然地流动。同济大学吴赟教授基于张炜外译作品少的现象,探讨了作家介入翻译过程的利弊,及其对中国文化“走出去”的启示。研究发现张炜在英语世界的译介作品数量较少,与其高产的事实形成反差,其原因在于张炜本人介入了翻译过程,对译文进行严谨慎重的审核,坚持要求保留作品地域性、民族性特色。她提出对翻译质量的考究不能只关注故事的传奇性与情节性,还应重视文学语言风格的完整性。她认为张炜的实践给中国文化“走出去”战略的实施提供了一个重要启示,即不能为了实现对外交流的目的而影响作品品质,应捍卫中国文学本身的精神与气质。上海师范大学朱振武教授的发言围绕如何看待翻译与阅读市场的关系展开。通过分析葛浩文的《古船》英译本,他总结出《古船》获得市场成功的两方面因素: 一是异化以求忠实,二是归化以求接受。这种调整是出于适应目标语市场的需要,而非改头换面。中国文学要想真正走出去,就是要培养、引导读者和市场,推出文学性强、艺术成就高和民族特色鲜明的好作品,而不是为了满足目标语读者或市场的要求而刻意增、改、删。

部分学者认为中国文学能否切实有效地“走出去”,固然与翻译有着密切的关系,但更有不少关键问题在翻译之外。上海外国语大学谢天振教授指出,中国传统的“只要作品翻译得好就不愁没有市场”的观念是在外国作品“译入”的语境下形成的,其背后是对先进文化的需求,是强势文化到弱势文化的输出。而中国文学、文化外译的情况则截然不同,因为国外受众对中国文学、中国文化的渴求相对薄弱,因而以译入的经验去指导今天的译出,是难以取得成功的。他以利玛窦的宗教外译为例,认为其成功的原因有二: 一是抛弃了以我为主的理念,在外译过程中积极适应对方的要求;二是在译介时,有意识地找出彼此间相通的东西。因此,他认为中国文学外译的关键在于须厘清译入和译出的关系,设法让英语世界对中国文学、文化产生兴趣。上海交通大学刘建军教授的发言围绕“中外文化交流中的文学标准由谁制定”的问题展开。他认为中国文学外译标准必须由中国作家和中国文学研究者来制定。他提出一个好的叙事性作品需要遵循四条标准: 一是必须得有引人入胜的细节和经典的场景,二是必须要有地方性和时代性的知识,三是必须具有丰富的哲理性,四是必须具有有味道的语言。文学标准的问题关乎审美内涵与价值观,刘建军的观点提醒我们在“走出去”的背景下需保持警惕,应在制定中国文学外译标准过程中发挥主体作用。

了解张炜作品的海外传播与接受情况,对于更好地推动中国文学“走出去”,推进中国文学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山东省文艺创作研究院副院长宫达研究员指出,中国当代著名作家张炜的作品在海外持续近三十年的传播与接受,是中国当代文学与世界文学展开良好对话的表征。从整体上看,1993年至今张炜作品的海外译介和传播呈现时间长、空间广、语种丰、种类多等四方面主要特征。山东师范大学顾广梅教授指出,张炜作品的接受大致分为两种途径,一是海外汉学家的接受与研究,二是翻译者的接受与研究。研究发现,海外研究者特别看重张炜作品中的地方性、时代性、人类性和世界性特色。上海交通大学都岚岚教授从世界文学的研究视角出发,探讨了以张炜作品为代表的中国文学在世界文学关系网络中的流通。她认为世界文学体系、世界市场与意识形态之间关系复杂,按占有文学资本的比例可分为中心、边缘和半边缘地区,中国当代文学虽然尚处于中心以外区域,但这不意味着其海外传播就处于不变的劣势中。她首先肯定张炜的作品是世界文学体系中的一部分,且处于动态的全域关系网中。其次,她认为张炜作品的跨文化流通具有事件性特点,研究者应关注译本在跨境流通过程中如何影响或改变目标文化读者。

论坛与嘉宾对话会主持人上海交通大学彭青龙教授认为,张炜身上有难能可贵的“三淡”精神,即淡泊、淡雅、淡定,这使得他能够创作出一部部优秀的作品,成为中国当代文坛的杰出代表。在中国文学的国际传播过程中,作者、译者、出版商、读者一同构成了一条知识生产链。因此,中国文学国际传播不仅是语言的问题,更是国力的问题。他呼吁中文界与外文界的学者积极开展对话交流,相互取长补短,共同为中国文化软实力建设添砖加瓦。

张炜在致辞中向与会专家、学者和译者表示感谢,并分享了自身从事文学创作的感悟与对中国文学海外传播的看法。他认为作家无法选择时代,唯有面对当下的时代现实,解决问题,走出困境,才能迎接喜悦、获得成果。他坦言自己在写作中借鉴了很多西方经典文学的艺术手法,但更注重从中国古典文学中汲取力量。面对中国文化“走出去”的时代呼唤,他认为写作、学术、翻译、传播相互联系,但又有各自的规律与要求。好的翻译作品旨在传播语言艺术,不能急于求成,一定是作者和译者两个人合作产生的新的生命。张炜认为,过分苛刻的要求不利于文学传播,同时也会破坏作家写作的心态。在漫长的文学创作道路中,他始终把写作当成最大的乐趣,尽可能淡薄功利,同时充分尊重读者的文学阅读能力,通过大量的写作努力讲好故事,并将作品视为独立的生命(1)张炜.当代作家要警惕聂鲁达描绘的“黄昏广场叫喊”[EB/OL].(2019-09-16)[2019-10-05].http://wenhui.whb.cn/zhuzhanapp/jtxw/20190916/289586.html?from=singlemessage&isappinstalled=0×tamp=1572850543546.。

本届中国文学国际传播上海交通大学论坛在首届论坛成功举办的经验基础上,深入推进跨国界、跨学科、跨语言的学术探讨与对话交流,集聚各方研究优势,开拓多元研究视角,取得了重要的学术成果,这为加快中国文学“走出去”、推进中国文学国际传播能力建设、提升中国文化软实力提供了可行路径。

猜你喜欢

张炜文学文化
福建2次不同类型强对流天气对比分析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Fast-sweeping Langmuir probes:what happens to the I-V trace when sweeping frequency is higher than the ion plasma frequency?
年味里的“虎文化”
我们需要文学
“太虚幻境”的文学溯源
张炜社会兼职
谁远谁近?
我与文学三十年
“小村” 的挽歌与“融入野地” 的理性突破——关于张炜《九月寓言》的两点辨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