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信息素养的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价值旨趣浅析

2020-12-24王佳

中国教育信息化·基础教育 2020年12期
关键词:小学信息技术信息素养价值

王佳

摘 要:文章通过对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教学现状进行分析,从育人层面和用计算机解决问题层面,通过多项数据分析、调查问卷和事务模型,另辟蹊径,在抛开“灵魂、展现和挑战”后,阐释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三大价值,即打造思维基础、发展情感态度和建立价值意识,为教师教学中的价值把握提供参考。

关键词:小学信息技术;价值;信息素养

中图分类号:G623.58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8454(2020)24-0073-04

自我国在20世纪80年代开展计算机课程以来,经历了不同的发展阶段,逐渐演化为以培养信息素养为目标的信息技术课程[1]。关于信息技术课程价值的研究,早在21世纪初就在世界各国普遍开展,到2010年后,受到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冲击,又开始了新一轮的全面系统研究,特别是信息技术对人类文化的冲击和生活方式的改变,以及在学习过程中不断体现的对信息技术本身更高的价值要求和功能的实现诉求,成为了信息技术课程研究和发展的重要趋势。

一、小学信息技术课程与信息素养

信息时代、大数据社会,信息素养日益成为各类人群学会学习的重要标志。作为未来社会的储备力量,中小学生的信息素养培育是国家科技创新能力的抓手,其重要性不言而喻[2]。江苏省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主要任务中明确指出,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把信息技术作为支持终身学习和合作的手段,为适应信息社会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打下必要的基础。由此,信息技术课程越来越受到各级地方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的重视,其对学生信息素养的形成、信息素養所需基础技能的训练以及信息素养必须的情感基础的奠定有着极其重要且难以替代的作用。小学阶段是学生对信息技术认知、理解和掌握的起步阶段,这一阶段的基础训练和情感培养,对学生未来自主探究信息技术、充分利用信息技术设备、提升自我创造力具有一定影响,对其信息素养的形成也具有积极意义。

二、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教学现状分析

目前,江苏省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设置教学内容覆盖“信息技术基础”“算法与程序设计”“人工智能初步”“机器人技术”“物联网技术”五个模块,小学阶段为144课时,初中为108课时[3]。所教学内容既可满足日常应用方面的功能性需求,也能促使学生在自主探索和拓展开发方面得到一定的意识引导和知识铺垫。2018年教育部下发《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有专家就其中教学应用层面和信息素养层面的内容进行评析,认为“信息技术无论怎样发展,都要谨防技术理性超越价值理性”[4],反映出目前信息技术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两大痼疾。

1.在重技术层面和重育人层面间摇摆不定

长期以来,关于信息技术课程教学,是着重技术层面的指导,还是育人层面的引导,始终在德育条线和教学条线之间存在一定非严格意义上的不同理解,即教学条线对信息技术课程的考核,偏重于学生实践操作和知识点掌握,德育条线虽然对学生信息素养零散提出过要求,但量化考核的实施存在一定难度或者缺失,由此摆在信息技术学科教师面前的是基于对学生技术层面掌握要求和学生情感或者意识层面共情与激励的教学选择,而这对于教师们大多不是一道选择题。

针对三所集团化学校12位信息技术专职教师跟踪近30节课堂教学的一项关于“信息技术课堂教学各环节教学时间”的统计分析情况不难看出(见图1),真正涉及明确育人信息的仅在课堂小结中有所涉及,在其他部分虽然也会偶尔带到,但往往是发现部分学生误操作和班级共性问题时的“提醒”,而非是教学设计中的“安排”,严格地说,课堂教学仅仅实现了个体内在价值中关于知识与操作、信息处理的方法与技能的部分[1]。

2.在用计算机解决课堂教学问题和用课堂教学来解决计算机的问题中徘徊不定

在一份对三所集团化学校三至五年级各50名学生的关于信息技术课程课堂学习关注点的调查中发现(见表1),三年级70%以上、四五年级65%以上的学生均只清楚具体学习的知识点、教学过程中教师的讲解和随堂练习,对于教师在教学设计中涉及的爱国思想培养、团队协作精神引导等,大多没有提及或印象模糊。

结合教育心理学中有关期待效应相关研究表现,教师对学生教学过程习得的期待往往在学生具体学习过程中施加影响并左右最终学习结果。在信息技术课程教学过程中,自教师到学生仍然偏重于解决计算机本身的问题,而在结合三维目标进行的目标与任务、过程与方法及情感与态度等教学目标任务完成的过程中,仅有少量涉及到学生信息素养、现实模拟等。虽然经过几轮改版,教材完善了计算机应用过程中良好行为习惯等方面的内容,且都明确了教学目标与要求,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或按部就班指导学生阅读了解,或片面强调“多个不准”,情感认同和意识形成仍有待形成,针对计算机安全使用良好道德规范,目前也缺乏必要的检验和考核手段。令人欣慰的是,各级各类研讨课已经开始了对学生信息素养培育过程的关注,不少一线教师和信息技术专业研究人员也不断对在课堂内关注信息素养培养进行解读和研究。

三、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价值

《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为教育信息化工作指明了方向,也为学校有效开展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实施、凸显信息技术课程的价值作用提出了要求。其中提到的“现代精神”,也就是我们在信息技术知识点教学、技能传授过程中必须确立的以培养学生信息素养为主的价值取向。

1.抛开“灵魂”,搭载信息技术课程打好解决实际问题的思维基础

多年前的信息技术课程教学或各学科在采用信息技术辅助教学的过程中,往往会提到“灵魂”一词,或称这些设备为课堂精彩的“灵魂”,或称现代化手段为实现精彩的“灵魂”助力,亦有称学科教学与技术设备的有机融合为“灵魂”。其实,信息技术及其使用方式是我们追求教学效果的工具,真正的“灵魂”是教学过程中利用信息技术“完美”实现“知情意行”的教学目标。

有研究人员在阐述信息技术时,采用与古代技术所谓“解蔽”方式来形容,即强调了其“显现”的功能,认为信息技术是一种新形势下的“促逼”[5]。毋庸置疑,这样的“促逼”已经深入人心,就如以往使用电教设备因考虑寿命问题而需要填写登记记录,发展至今已经没有教师会在完全不使用电教设备的情况下进行课堂教学,但我们也应该清晰地看到,学生作为教学的主体这一点不能有变更。信息技术课程要解决的是“灵魂”本身的问题,所以,学生对信息设备使用的思想基础,决定了他们学习信息技术课程的起点,也为日后用好信息技术手段来解决现实生活问题打下了坚实的思想基础,教师则扮演好“让学生逐步自我实现技术内化”的“促逼者”角色。

而要打好这个思想基础,从其构造入手,将信息技术解决实际生活问题的思想基础看成由知识技能、累积经验和思维习惯三块组成的存在相互关联又相互区分的容斥图(见图2)。①知识技能既包含了课堂或课后通过同伴交流、亲子交流等途径对部分信息技术知识要点、技术要点(特别是游戏)获得并累积的经验,也包含了个体在信息技术学习和练习使用过程中自我形成、自我调整养成的运用计算机等信息技术设备解决问题的思维习惯,当然,天赋的影响也确实是存在的。②累积经验在思维基础中,依靠外界或潜移默化或显而易见的影响,既在实现知识技能缺口弥补,也在拓展个体知识技能在社会层面的理解和应用。当然,累积经验的外界影响还包括了通过自身认知水平提高带来的信息素养提升,这点恰恰弥足珍贵。③思维习惯在思维基础中的地位比较特殊,有相当部分学者在研究时单列思维习惯,认为思维习惯在概念中强调其“稳定性”。笔者认为,思维习惯对于单纯的每一个体,是构成并充实其知识技能的一个重要影响因素,对知识技能的形成和完善起着催化和限制的作用。当然,除了个体在长期实践过程中形成的“稳定的一面”,思维习惯还不断接受着圈际影响,如经常与喜欢电玩的伙伴一起,自然对场景布局、动画效果等会多一些感知,对文字录入、编程设计可能缺乏兴趣。因此,我们需要在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中充分了解学生知识技能,发挥累积经验、思维习惯的正能量作用,打好思维基础。

2.抛开“展现”,搭载信息技术课程形成智慧发展的情感态度

很多人提到过这样一个话题,即教师的课堂教学像是一场“表演”。毋庸置疑,教师需要“表演”,但其出发点和落脚点始终在发挥其“主导”作用,而非真实的“表演主体或主角”。因此,我们需要的“表演”是抛开“展现”的一面,展现“引导”的重点。学习本身是一种最为复杂的心理行为,外在表现有很多方式,如贺斌强调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智慧学习”的自我指导,张虹等构建的智慧学习活动模型,祝智庭等提出的翻转课堂重构[6]等,这些研究主要基于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促进学生内涵发展和情感认可,即所谓内心愉悦下的情感表现、情感认可与情感冲动,这也构成了信息技术课堂教学过程中让“主体”积极参与的情感要素。

笔者在三年级选取两个实验班和一个对照班开展一项关于“信息技术课堂教学心情状态与学习状态”调查,在“画组合图形”和“访问网站”两节课中,实验班教师通过适合学生需求的“表演”,发现学生的心情状态与学习效果、课堂配合度的关系极为密切,可以借用任天堂游戏机中的“吃豆小精灵”作为示意图来表示(见图3),即当学生在课堂学习时,如果心情愉悦,那么他会像“吃豆小精灵”一样,快乐、快速地大嘴吞入知识点、基本技能和以往课程中较难掌握的“组合图形叠放”“收藏夹整理”等自我拓展和同伴互促的内容,甚至自主尝试在教师讲解基本知识点前就掌握新知,这样的情感态度自然形成了对新知探究的积极的“情感冲动”。而对照班按部就班教學,教师不进行调节心情的“表演”,学生在遇到困难与阻碍时如“吃豆小精灵”迅速“弯折”,“弯折”两三次后Game over!这也意味着学生在这节课甚至在短期内学习这些课程的主观积极性明显处于低位。由此,如何将教师的“展现”转化为让学生情感认同,快乐引导,充分调动学生在心情愉悦中智慧地解决实际问题,成为了问题的关键。积极的情绪益于身心健康,身心健康创造美好智慧,而信息技术课程是很好的载体。

3.抛开“挑战”,搭载信息技术课程建立创新人才的价值意识

教育的功利化虽然饱受争议,但仍然不断出现超纲超前的情况,以致于教育部多次发文进行矫枉。“挑战”带来的收获是丰厚的,但“挑战”本身却要遵循一般的教学规律。在信息技术课程实施过程中,如何抛开以“挑战”为根本目的的“挑战”,实施“跳一跳摘果子”的“挑战”,是引导学生自己创造自我并得到价值认可的重要途径。有研究表明,信息技术的“普世价值”推动教育变革的价值取向改变[7]。信息技术课程分别从文化价值和关系价值对学生创新意识形成和创造行为的产生有着积极影响。以四年级“中国传统节日”的WPS制作教学为例,除让学生充分感知中国传统文化,渗透传统文化图、文、音等具体概念外,学生通过“浸润”范围的不断扩大,借用WPS素材库、图形设计、文字搭配等创造性地展示自己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并在演示或小组合作中对其他学生产生文化熏陶,进而让更多学生在对传统文化认可的基础上,融合技术,应用技术,创新实践,不再局限于“程式思维”。

信息技术课程所体现出的对全学科教育内容的生产、分配、重组以及围绕“时代现实问题”的解决方案,都是日后创新人才必备的基本素质,而对于各个知识点的基本特征和知识结构间的逻辑联系,在信息技术学科学习时,通过“尝试—问题—撤销—再尝试”的过程,突破现有结构和统一范型,学生通过自主探索和同伴交流,得到自我知识点的重新布局,形成新的知识根基,信息技术学科利于学生创新意识的形成,很大程度上由于其试错和纠正过程的便捷化和记忆化,学生以尝试的心态在操作过程中极易快速执行。如教学“Scratch简单动作”单元时,学生往往对一只小猫的动作感到轻松,对小猫要实现有逻辑响应关系的多个动作时,大多在自我学习时感到困难,特别是“嵌套”等的应用,部分学生甚至感到无从下手,这时教师组织互动课堂,推进共享思维,引导学生通过数学、逻辑学等其他关系学科的简要了解,让学生从已有方法中去寻求突破,在相互启发中去创造发现。在“学生信息技术课程中任务完成影响因素分析”大数据调查中,发现除了“教师引导、自主练习和同伴交流”外,创新思维的影响在完成作品的“可视性”和“功能性”上是最强的,融合创新思维的作品的“个性化”程度是最高的,而这些作品所体现的科学素养、责任意识和社会实践层面的核心素养尤为明显。

四、结语

信息素养是需要终身学习的能力之一,也贯穿在整个中小学阶段的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中,理性创造信息技术课程的学科价值,在学生思想、情感和态度方面得到积极认可,既有创新意识下的协作型创造共同体,也有资源经验分享过程中的学习共同体,进而不断创设出适合学生现实需求和未来发展的学科环境。

参考文献:

[1]刘向永.信息技术课程价值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4.

[2]钱冬明,赵怡阳,罗安妮.中小学生信息素养现状的调查研究——以成都市为例[J].现代教育技术,2019,29(6):48-54.

[3]苏教基[2018]8号.省教育厅关于印发《江苏省义务教育劳动与技术课程纲要(2017年修订)》《江苏省义务教育信息技术课程纲要(2017年修订)》的通知[Z].

[4]褚宏启.为信息技术找到灵魂[J].中国远程教育,2018(9):13-14.

[5]李栋.信息技术时代教育学理论的想象力——基于知识生产与理论重建的视角[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9(4):13-24.

[6]陆灵明.智慧教育研究现状、内涵及其特征分析[J].上海教育科研,2020(2):19-24.

[7]吴南中,夏海鹰,张岩.信息技术推动教育形态变革的逻辑、形式、内容与路径[J].中国电化教育,2019(11):24-33.

(编辑:鲁利瑞)

猜你喜欢

小学信息技术信息素养价值
一粒米的价值
高中信息技术教学如何培养学生信息素养
“给”的价值
“通信系统仿真”课程教学改革探讨
浅谈创客教育下的小学信息技术教学实践研究
借助MOOC打造一门有趣有视野的信息素养通识课
基于新课程理念的小学信息技术游戏化教学探析
小学信息技术教学高效课堂的构建
信息技术教学中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培养探析
小黑羊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