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数次被欧洲大陆“隔离”
2020-12-24晨阳
晨阳
英国发现的变异新冠病毒来势汹汹,导致全球超过50个国家和地区对英国发布不同程度的旅行限制措施,英国《泰晤士报》形容称,“欧洲对英国关上大门”。对于孤悬海外的英伦三岛,这种被隔离的感觉分外难熬,毕竟在过去数百年间,英国曾数次主动或被动与欧洲大陆“切割”。
离婚案引发的“脱欧”
虽然“日不落帝国”的殖民地曾经遍及全球,但如今提及英国的第一印象通常仍是“岛国”。然而从12世纪到15世纪中叶,统治英国的金雀花王朝在法国拥有广袤领地,当时的英国其实并非岛国。虽然英法百年战争的惨败让英国几乎丢掉所有的法国领地,但仍保留下加莱这个立足点,英国民众此前从来没有担忧会被欧洲大陆“隔离”。
但英王亨利八世的一场离婚案改变了一切。这个在英国历史上毁誉参半的著名人物,曾先后有过六任王后。1527年亨利八世派特使求见教皇克雷芒七世,申请与王后离婚,理由非常简单:王后凯瑟琳年过四十,生育无望,如若继续维持这段婚姻,英格兰王室会因没有合法的男性继承人而陷入危机。
如今英国王室离婚案只能算是花边新闻,但在当时可是非同小可的事。在“君权神授”的那个时代,教会对欧洲王室的影响力极大。天主教仅承认一夫一妻制,除非特殊情况,教会不得批准离婚诉求。何况凯瑟琳当初是以寡嫂的身份嫁给亨利八世,这是当时的天主教婚姻制度明文禁止的,两人联姻全靠教会从中斡旋。如果教会再批准离婚,不是自己打自己脸吗?但亨利八世向来对教会忠心耿耿,贸然将其离婚申请驳回又怕伤了这位欧洲君王的脸面,于是教皇选择了“以拖待变”。
没想到的是,亨利八世等不及了。他先是将凯瑟琳王后逐出王宫,随后宣布迎娶王后的侍女安妮·博林。这种未获得教皇批准自行离婚的举动直接挑战了教会权威。为维护新婚姻的合法性,亨利八世还接连通过《至尊法案》《继承法》《叛国法》等多个法案,剥夺教会在英国的一系列权力,确立国王才是教会首领,使英格兰教会从教皇领导下的罗马天主教中独立出来,并没收大批修道院积累的财富。
愤怒的教会宣布开除亨利八世的教籍,传统天主教强国西班牙和法国也相继将英国视为“可憎的异端”,英国突然发现自己遭到整个欧洲大陆的敌视。英国商船时常会被纵横四海的西班牙海军扣押,或被挡在欧洲大陆的港口之外。1558年法国占领加莱后,英国彻底孤悬海外,这种孤立感显得尤其突出。
无论如何,亨利八世与罗马教会的公然决裂,第一次让英国体会到来自欧洲大陆的疏离感。这也被视为后来英国“脱欧”的文化根源。
艰难熬过拿破仑“隔离期”
18世纪末的法国大革命后,欧洲君王们开始惶惶不安,英国联合荷兰、西班牙、普鲁士、奥地利、俄国、瑞典等欧洲国家先后组成反法同盟。但在法国天才军事家拿破仑面前,反法同盟一再遭到失败。借助政治和军事手段的双重夹击,拿破仑几乎控制了整个欧洲大陆,只有英国还在借助英吉利海峡“负隅顽抗”。
拿破仑原本计划出兵登陆英国本土,但法国海军敌不过久经考验的英国同行。眼看直接军事手段行不通,拿破仑转而求助于经济封锁——作为一个岛国,英国本土面积狭小,发展工业所需的大量资源都依赖于进口,没有国际贸易,英国强大的工业体系就无法正常运转。应该说,这一招的确打在了英国的要害上。
1806年11月20日,拿破仑在柏林发布了著名的《柏林敕令》,准备“以大陆战胜海洋”。它与此后的一系列敕令明确宣布“封锁不列颠诸岛;禁止同英国进行贸易和联系;由英国及其殖民地驶出或曾驶往该地的任何国家的船只,都被禁止在欧洲各港口内停泊”。
由此,从俄罗斯沿着北欧和法国西部海岸以及地中海沿岸直到达达尼尔海峡,形成一道铁壁,满载货物的英国商船只能停留在铁壁之外。时隔数百年后,英国再次被欧洲大陆拒之门外。
在拿破仑的“大陆封锁政策”实行初期,英国经济的确遭到极大打击,不但与欧洲大陆的贸易基本陷入停顿,中立国也迫于拿破仑的压力退避三舍。但英国很快利用加大掠夺海外殖民地的方法给自己“回血”,而欧洲大陆各国却因为“大陆封锁政策”苦不堪言,不得不暗自借助走私逐步恢复与英国的贸易往来。据统计,英国出口总值从1805年的4820万英镑逆势上升到1810年的6100万英镑。1810年12月,俄罗斯首先对中立国开放本国港口,拿破仑的“大陆封锁体系”被撕开缺口,英国商品源源不断地输往欧洲各地。认为对英国封锁“功亏一篑”的拿破仑挥师东征俄罗斯,结果在寒冷的冬季损兵折将。失去武力支持后,拿破仑被迫于1814年退位,英国艰难熬过了“隔离期”。
防被孤立,持续申请“入欧”
二战后,西欧国家已经认识区域经济一体化的重要性,但英国此时却与欧洲大陆的法国与德国展开主导权的争夺战。法德于1957年建立由6国组成的欧洲经济共同体(欧共体),英国则在1960年建立由7国组成的欧洲自由贸易联盟(欧自联)。但英国很快意识到,自己国力已经严重衰弱,没有加入欧共体“可能会使本国遭受欧洲大陆的歧视和孤立”。讽刺的是,英国虽然是欧自联的发起者,却早在1961年就申请成为欧共体成员国。
但在法国政府看来,英国为加入欧共体而提出的一系列要求,将导致欧共体成为“一个模糊的自由贸易体系”。再加上法国总统戴高乐怀疑美国试图通过英国控制欧共体,因此先后于1961年和1963年两次否决英国的加入申请。直到1969年戴高乐下台、1971年英国宣布结束英美特殊关系后,欧共体才于1973年1月接纳英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