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腿菇无公害培育技术
2020-12-24伦志梅山东省莒县阎庄镇农业综合服务中心山东日照276535
●伦志梅(山东省莒县阎庄镇农业综合服务中心 山东 日照 276535)
●蒋学杰※(山东省莒县农业农村局 山东 日照 276500)
鸡腿菇学名毛头鬼伞,又叫鸡腿蘑、刺蘑菇,日本人称之为细裂夜茸,因其形如鸡腿,味似鸡丝而得名。鸡腿菇盖肥柄脆,润滑爽口,含有人体必需的8种氨基酸,味甘性平,有益脾胃,具有清心宁神、助消化、增食欲、降血压、抗肿瘤等功效,常食可提高人体免疫功能,增强抗病能力,是世界卫生组织(WHO)和联合国粮农组织(FAO)推荐的集“天然、营养、保健”等功能于一体的16 种食用菌之一[1]。鸡腿菇以其独特的食疗保健功能和艳丽的色泽、鲜美的味道以及可观的效益,深受消费者和生产者的喜爱[2]。种植鸡腿菇需要适宜的环境条件。鸡腿菇培育场地要近水源、无污染源、环境清洁。可在室外搭棚栽培,也可在室内栽培。菌丝生长的最适温度为23~26℃,在16~22℃的温度条件下子实体发生数量最多,鸡腿菇产量最高。出菇的适宜温度是13~17℃。
1 培养料配方
鸡腿菇的培养料配方有以下两种。配方1:棉籽壳94%,过磷酸钙2%,石灰2%,石膏1.5%,尿素0.5%。配方2:玉米芯94%,石灰3%,过磷酸钙2%,尿素1%。
2 发酵
根据配方将原料称重,建堆前先对场地和工具进行彻底消毒,将原料曝晒24h。建堆时,将主料和辅料混合均匀,加足水分(培养料含水量65%~70%),做长度不限、截面为梯形、底宽1.2m、高0.8~1.0m的料堆。建堆后,用直径4~5cm的锤形木棒在料堆上部每隔40~50cm打一个通向料底的透气孔,防止料堆厌氧发酵。加盖覆盖物发酵,使料温达到55~60℃,保持 24h翻堆,连续发酵 3 次。翻堆时,要检查基料失水情况,按料水比1:0.2 加水,经7~10d完成堆积发酵,最后摊开料堆排出废气,当料温降至30℃时上畦栽培。
3 建畦播种
根据菇棚走向建畦,在菇棚内挖深15~20cm、宽80~100cm、长度不限的菇畦,留宽0.5m的作业道。浇透底水,畦面撒施石灰粉150g/m3。播种可采用层播法。先在菇床铺1 层厚5cm的培养料,然后撒1 层菌种,如此共铺3 层料、撒3 层菌种。播种后,覆盖消过毒的薄膜和报纸发菌。为观察料温变化,透过塑料薄膜于料内约10cm深处插1 支温度计。接种4d后,每天掀动1 次覆膜通风透气,使10cm深处料温不高于25℃。20d左右鸡腿菇菌丝可布满料层。
4 覆土
当料面菌丝数量较多且直立状生长时,揭掉覆盖的薄膜和报纸等覆盖物,增加通风量,让菌丝倒伏,约2d后向料面均匀覆土,通常是先覆1 层直径0.5cm、厚2cm的土粒,待土层中有菌丝生长后再覆2cm厚的细土。
5 发菌
保持覆土湿润,维持菇棚内空气新鲜、光线较暗。温度保持在23~25℃,空气相对湿度保持在80%~85%,并给予一定的散射光照。当土表露出大量米粒状子实体原基后,进入出菇期。
6 出菇期管理
为促使早出菇,棚内空气相对湿度应保持在85%~95%,温度保持在12~24℃,夜间加大通风量。给予适度的散射光。若棚内温度高、湿度大时,加大通风量;温度低时,可在中午进行通风换气。
7 采收
当子实体长到8~10cm、菌盖光滑洁白、包裹紧凑结实时,及时采收。采收时,用手捏住菌柄基部,将菇轻轻旋转拔起。采收后的菇脚坑用土填平,不留菇脚,以免发生腐败。采收第1 潮菇后,对料床及时补充水分,满足下一潮菇对水分的需要。